文化援藏,首都艺术家再谱新篇
——2016首都艺术家代表团赴藏文化交流慰问活动侧记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赵志伟 发布时间:2016-07-07

  6月中下旬的西藏,格桑花盛开的季节,这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骑行爱好者、旅行家、观光客,在这众多的入藏队伍中,有一支队伍特别显眼、引人注目。20日上午,他们抵达拉萨附近的贡嘎机场。刚出航站楼,一条条圣洁的哈达就迎了上来,披挂在他们的脖颈,他们是由北京市文联与拉萨市委市政府、北京援藏指挥部等共同开展的“共话京藏情·同筑中国梦”——2016首都艺术家代表团赴藏文化交流慰问活动的艺术团全体成员。

  这一行70余人,在北京市文联主席张和平的率领下,汇聚了北京及周边省区的不少艺术名家,涵盖舞蹈、歌唱、杂技、相声、器乐、曲艺、魔术、书法、绘画等多个艺术门类,在20日至30日总计11天时间内,奔赴拉萨和林芝,面向基层群众,深入社区、学校、乡村、机关、驻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开展7场文艺演出和7场书画创作交流笔会。他们连续5年把来自北京的问候传递给西藏的父老乡亲,用手中的笔墨以及歌舞技艺向西藏人民传达着首都人民的关爱和记挂,为“京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之情抒写新的篇章。“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也是我们第5次来到西藏开展文化交流慰问活动。”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刚杰表示,文化援藏是一个细活,要考虑到观众的需要,要把西藏人民需要的文艺精品精准地送给他们。


演出结束后,首都艺术家们合影留念 刘子畅 摄


北京万兴歌舞团表演舞蹈《盛世欢歌》


活动结束后,林芝中学的学生们纷纷围住艺术家索要签名


马佳在演唱《强军战歌》之后靠吸氧缓解高原反应


首都艺术家在精心创作书画作品 刘子畅 摄


藏族群众在观看演出 刘子畅 摄


口技演员冀勇与学生互动演出


王博、张艳的魔术表演《中国红》


梁子、高飞与藏族学生合作表演相声《超级嘉宾》


尹菲儿的女声独唱《节日》 刘子畅 摄


孟文豪演唱歌曲《仰望雪域》


北京杂技团表演杂技《蹬鼓》 刘子畅 摄


高原的女声独唱《春天的芭蕾》 刘子畅 摄


王俪霏的女声独唱《芦花》 刘子畅 摄


崔宝山表演《民乐串烧》


刘鑫、高林表演杂技《肩上芭蕾》 刘子畅 摄

  “希望下次还能见到如此精彩的表演”

  “让人们都凝望你呀,我的喜马拉雅;让人们都呼唤你呀,善良美丽的珠穆朗玛……”创作型歌手孟文豪演唱的《仰望雪域》倾诉了对西藏的深厚情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口技传承人冀勇带来《欢天喜地》《家禽狂欢曲》《军营的一天》等多个节目,其惟妙惟肖的表演震撼着全场观众……在拉萨和林芝,连续11天7场文艺演出和7场书画创作笔会,从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拉萨城关区塔玛社区、武警西藏总队第二支队、拉萨SOS儿童村到林芝鲁朗国际小镇、林芝解放军某部、林芝市直机关单位等,北京的艺术家们走到哪里就将欢声笑语和祝福带到哪里,雪域高原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好看,好看。”拉萨城关区塔玛社区的藏族妇女、腼腆的社区环卫工人降央卓玛像高原的格桑花一样呵呵地笑着说。在拉萨SOS儿童村,8岁的藏族小男孩洛桑尼玛坐在塑料凳子上,一边吃着饼干,一边挥舞着小小的胳膊模仿舞台上演员的表演,看得手舞足蹈。“非常感谢北京文联的艺术家们为我们带来这么好的表演,非常鼓舞人心。”武警西藏总队第二支队、一脸小麦色肌肤的武警战士纪浩在观看文艺演出后激动地表示,“希望下次还能见到如此精彩的表演,鼓舞同志们在以后的训练和执行任务中不断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

  整个慰问演出期间,艺术家们先后表演了百余个(次)文艺节目,舞蹈、杂技、魔术、相声、口技、歌唱等,丰富多样、精彩荟萃。杂技节目《空竹》《蹬鼓》《肩上芭蕾》由来自北京杂技团的几位年轻演员倾情奉献,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才13岁,都是首次来西藏演出,不仅要克服普通人初来乍到的高原反应,更要铆足精神和体力控制好表演中的节奏和精准的空中动作,可谓难上加难。青年歌手姚剑演唱的《2016》,北京歌舞剧院王俪霏演唱的《北京的金山上》《在希望的田野上》,马佳演唱的《强军战歌》,斯琴巴特尔的男声独唱《鸿雁》、呼麦表演《我的大草原》,孟文豪的男声独唱《我要醉在草原上》 ,尹菲儿的女声独唱《节日》、歌舞串烧《飞舞 天涯》《靠近我 干杯朋友 执着》,歌手高原的《春天的芭蕾》《阳光路上》等,如阵阵春风,飘荡在雪域之巅。

  梁子、高飞表演的相声《超级嘉宾》,把说学逗唱和电视节目融为一体,并邀请武警战士、藏族农牧民朋友等先后上台合作表演,逗得在场观众哈哈大笑。夫妻档王博、张艳的魔术表演《中国红》技艺高超、不露痕迹,观众们看得如醉如痴。崔宝山的《民乐串烧》吹、拉、弹、唱变幻莫测,时而激越,时而婉转,把多种民族乐器演奏完美地串联在一起,现场感十足。特别是北京万兴歌舞团的演员们或开场、或压轴献上的舞蹈《盛世欢歌》《秀色争春》,将青春的活力以及中国古典美学的韵味和旨趣永远地留刻在西藏人民的心中。

  此外,拉萨歌舞团次仁宗吉的女声独唱《祝寿酒歌》、多吉顿珠的男声独唱《格桑山》,以及林芝当地演员表演舞蹈节目《工布牧歌》、歌伴舞《春满林芝》、舞蹈《新芒康锅庄》等,极富藏民族特色,与首都艺术家们的表演交相辉映。

  然而,精彩的节目背后凝聚着演员们不辞辛劳的汗水和付出。此次赴西藏演出的北京万兴歌舞团的舞蹈演员都是20岁左右,均第一次踏足青藏高原,第三场演出结束后,演员赵煊赫的心率达到138,“浑身都在发抖,吸氧时手抖到连她自己都不能把设备塞进鼻孔”,该团领队张亚静说,另一名演员刘佳伟更是高烧将近38度,“不得已送医院输液了”。但是,“无论多么艰难,高原反应多么厉害,这些孩子都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该团的另一位领队、北京市大兴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马宪颖表示。

  此次赴藏文化交流慰问活动期间,不仅文艺演出现场观众反响热烈、积极互动并参与演出,来自北京的书画家们也是难掩内心的激动,纷纷用手中的笔墨描绘西藏的风土人情,勾勒京藏之间的深厚友谊。北京文联理事、书画家孙晓材所绘的雪域雄鹰,用简洁的黑白青及淡黄色将西藏的高原及雄鹰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中国美协会员、书画家张建豹的《煮茶待客》缘起于他在西藏的所见所闻,画中的藏族小孩身着藏袍,跪在地上专心致志地吹火煮茶,如在眼前。中国美协会员、书画家余光清,上世纪80年代曾在西藏服役两年,对西藏的山山水水感情很深。“经过这么多年的援藏,西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光清说,援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援助和资金的资助,更体现在精神和文化上的扶持,“文艺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艺术家也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被陶冶,而西藏是净化艺术家心灵的好地方” 。

  “用最真诚的情怀打动每位藏区同胞”

  5年文化援藏,首都艺术家们的足迹几乎踏遍西藏的山山水水,高原之巅到处流淌着京藏两地人民亲如一家的友谊,也温暖着很多援藏干部的心。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来自北京的援藏干部、校长张大力告诉记者,这所学校是2013年北京对口援建的中学,2014年夏天开始招生,经过短短两年时间的发展,该校目前已经成为拉萨地区高中录取分数线很高的中学之一,是很多外地领导来拉萨后指定参访的模范中学。“学生们只有小部分来自城区,大部分来自牧区,全部实行寄宿制。”张大力特别提到。

  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首都艺术家们的表演结束后,当地藏族学生表演的舞蹈《吉祥谣》 《朗玛堆谐》以及师生合唱的《我们相聚在一起》以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获得现场热烈的掌声,得到首都艺术家们的一致肯定和赞许。“没有想到我们的歌曲能得到北京艺术家的认可,这实在太令人兴奋了。”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学生、舞蹈《朗玛堆谐》的表演者之一边巴次仁开心地说,他特别喜欢文艺表演,为了这次成功演出进行了多次排练,“高中毕业后打算继续学习艺术,我要把北京艺术家对我们的认可告诉我的父母”。

  自2012年首都艺术家代表团赴藏开展文化交流慰问活动以来,西藏不仅牢牢地吸引着大批舞台表演艺术家,也同样是书画家心中圣洁的艺术净土。演出同时,来自北京的书画家程茂全、廖廷建、郑轩、窦志强、张建豹、孙晓材、王志学、余光清、郭孟祥与藏族书法家南杰旺扎、索朗旺久等一起挥毫泼墨,共同开展书画创作交流笔会,或互相切磋、或合作书写,并为武警官兵及学生们题字以示激励,用手中的笔墨传递京藏情、共绘中国梦。

  “相较于前4年,今年的活动有诸多亮点,艺术门类增加了,活动形式和内容丰富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的演出实践,整个团队也一次比一次更了解藏族同胞以及当地群众的喜好。”刚杰坦言,藏区观众很少能在现场看到这么多的魔术、相声、口技、杂技等表演,我们就让他们尝够“鲜”;藏族同胞能歌善舞,我们就特意安排他们与北京的演员互动交流。“在援藏工作中,文化援藏是直接贴近藏区民众、惠及民众精神生活的有效方式,我们既要推崇高雅艺术深入基层,也要把接地气的交流互动搞活、搞实;既要送上最精彩的节目,更要用最真诚的情怀打动每位藏区同胞。”刚杰表示。

  (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赵志伟摄)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