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拉萨,相隔万水千山,但20多年来一直因“援藏”而紧紧连结在一起。这其中,文化援藏之力功不可没。如今,又一支文艺队伍挑起了文化援藏的重任。6月20日至30日,北京市文联与拉萨市委市政府、北京援藏指挥部等共同开展“共话京藏情·同筑中国梦”首都艺术家代表团赴藏文化交流活动,用文艺之笔再谱一曲“京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之歌。
京藏艺术高原邂逅
在北京市文联主席张和平的带领下,代表团一行70余人,面向拉萨、林芝等地的基层群众,深入社区、学校、乡村、驻藏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开展7场文艺演出以及7场书画创作笔会,一时间,京腔京韵与藏族歌舞在广阔的青藏高原上邂逅并绽放。
“雄鹰在天空自由的翱翔,仰望雪域、仰望着布达拉,高原上的姑娘像美丽的格桑花……”6月22日,在活动的第一站——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作曲家、歌手孟文豪把他以西藏为题材而创作的歌曲《仰望雪域》唱给了台下数千名观众。动听的歌声、真挚的情感让在场的师生为之动容,一条条洁白的哈达经由观众献给了孟文豪。
当天的节目中,由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学生带来的舞蹈《吉祥谣》、《朗玛堆谐》以及师生合唱《我们相聚在一起》以浓郁的藏民族文化特色获得热烈的掌声,并得到了北京艺术家们的广泛肯定与赞许。孟文豪听了他们的藏语合唱后激动地表示,他计划在之后的创作中借鉴藏族传统音乐,并计划在歌曲副歌部分加入学生的合唱段落。
“没有想到我们的歌曲能得到北京艺术家的认可,他们还要跟我们合作,这实在太令人兴奋了。”该校学生、当天的表演者之一边巴坦言,为了这次演出,他们经过认真排练,而这一过程也带给他们许多乐趣。边巴告诉记者,作为班里的文艺尖子,高中毕业后他打算继续学习艺术。“我们这里的家庭大多是搞农业或牧业的,家里人仅仅只把民族歌舞当成是一种农闲时的娱乐方式,并没有提高到艺术的认识层面上,这次艺术家们来慰问给了我更多直面艺术梦想的信心与勇气,我要把他们的认可告诉我的父母。”边巴说。
京味儿十足的表演深受欢迎
“以前只在电视里看过抖空竹,平时没有机会现场听相声,如今这些都满足了。”环卫工人尼玛卓玛被京味儿十足的表演所吸引。6月23日,北京艺术家代表团走进拉萨市城关区塔玛社区进行文艺慰问,该社区附近街道的数百名环卫工观看了这场演出,由北京杂技团表演的杂技《空竹》与梁子、高飞带来的相声《超级嘉宾》,给了藏族同胞们一份难得的礼物。据了解,当地的环卫工人每天要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平时忙碌而辛苦,很少获得文化艺术的滋润。“今天能看到如此精彩的演出实在难得。作为环卫工我们也应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生活,今后我们也要在工作之余,发展艺术特长,组织歌舞晚会等,活跃我们的业余生活。”尼玛卓玛说。
每场演出中,舞蹈、歌唱、杂技、相声、器乐、曲艺、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均同台绽放光彩。但拉萨、林芝的地理位置不同于北京,高原的低气压与缺氧环境几乎挑战着每位艺术家的表现。
“姑娘们一上台都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一招一式格外讲究,下场后往往拼命喘气,要及时吸氧才能缓解,这比在北京或其他海拔低的平原地区演出要难得多。”北京市大兴区文委副主任马宪颖说,这次由大兴区文委选派、北京万兴歌舞团带来的舞蹈《秀色争春》将国粹京剧的一招一式与中国古典舞相结合,让藏区观众眼前一亮。京剧青衣的飘逸俊秀被舞蹈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让在场的每位观众都感受到了浓郁的京味儿。
文化援藏要持久、细致
“这是我们第5次来到西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每位艺术家都毫不‘惜力’地表演及创作。”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刚杰表示,相较于前4年,今年的活动有诸多亮点,艺术门类增加了,活动形式内容丰富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整个团队也一次比一次更了解藏族同胞以及藏地群众的喜好。“文化援藏,是一个细活儿,要考虑到我们的观众,要把其需要的文艺精品精准地送与他们。藏区观众很少现场看到魔术、相声、口技、杂技等表演,我们就让他们尝够‘鲜’;藏区的群众能歌善舞,我们就特意安排他们与北京的演员互动交流。”
自2012年首都艺术家代表团赴藏文化交流活动开启以来,西藏不仅牢牢吸引着大批的舞台表演艺术家,也同样成为内地书画家心中圣洁的艺术净土。此次活动期间,程茂全、廖廷建、窦志强、张建豹、孙孝材等北京书法家、美术家和南杰旺扎等藏族书画家还开展了笔会交流,以笔墨会知音、相互切磋,并赴布达拉宫、羊卓雍措等地采风、创作,用书画勾勒心中的“世界屋脊”。
“在援藏工作中,文化援藏是直接贴近藏区民众、惠及民众精神生活的有效方式,我们既要推崇高雅艺术深入基层,也要把接地气的交流互动搞活、搞实;要送上最精彩的节目,更要用最真诚的情怀打动每位藏区同胞。”刚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