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相知 乡情相悦
——“京味文化之旅”台湾行记

[关闭本页]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立文 发布时间:2016-04-21

  四月的宝岛,春意正浓。

  四月的宝岛,伴着温润的海风,再次响起了京腔京韵。

  从新竹到嘉义、高雄和屏东,再从彰化到台中、桃园和台北。4月12日至20日,第16届“京味文化之旅”交流演出团向台湾同胞奉献了8场演出、8场书画笔会、两场座谈会、4次参访对接、6场魅力北京图片展,观众达万人。

北京舞蹈学院团队演出舞蹈《踏歌》。
北京舞蹈学院团队演出舞蹈《踏歌》。

王媛媛表演京胡拉唱《虞姬泪》。
王媛媛表演京胡拉唱《虞姬泪》。

京腔京韵传乡情

  铁片大鼓来自京东,太平鼓来自京西;再加上京剧、京胡、河北梆子……主题为“乡音相知,乡情相悦”的这台节目,贯穿着浓浓的京味儿。

  铁片大鼓表演者王淑玲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的3个段子《春之韵》《老字号》和《戏说古人》,均系自编自演。1999年,王淑玲第一次来台演出。在她的老师魏喜奎的徒弟中,就有台湾艺人。

  口技表演者冀勇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牛玉亮的高徒。他让舞台上响起清亮的鸟鸣、隆隆的雷声……

  京西太平鼓也是二度来台演出。团队中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高洪伟师承其父,其父师承其祖母。2009年,一台名为《鼓乐声声祈太平》的节目连演8场,高洪伟等30多位表演者,把太平鼓敲得地动山摇。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王媛媛表演的京胡拉唱《虞姬泪》,把京剧《霸王别姬》中的一段西皮二六,与名曲《夜深沉》串演,炫技而又声情并茂。

  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孙云岗,用近10种管乐,串吹出一阵悦耳的民族风。2013年,他曾经随“京味文化之旅”来台。

  国家一级演员张四刚表演了文戏武唱的河北梆子《寇准背靴》。第一次来台演出的他,用深沉、浑厚的唱腔和震帽翅、甩靴子等“武”技,征服了观众……

  无论在剧场里,还是在社区和乡村,看演出的都是最基层的群众。“京味文化之旅”向台湾同胞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观众们用笑脸和掌声表达赞美和认同。每场演出结束后,他们都久久不肯离去,争相登台与演员们合影留念。

  12日,新竹县文化中心的演出定于19点半开始。天下着大雨,一位老人下午便从桃园市赶来,在剧场外等票。他说,去年的“京味文化之旅”他看了,觉得很过瘾。有的观众,甚至追着演出团,连看两三场。

  “京味文化之旅”也为两岸艺人提供了交流和互相学习的机会。

  洪涛说唱艺术团团长曹锡荣听说大陆同行到了高雄,早早便赶到活动地冈山文化中心。曹先生全家都是杂技、魔术和曲艺演员,他还有一个小丑魔术特技团,团长是他太太。曹锡荣说,他经常往来于大陆和台湾岛之间,他的团队曾经在深圳欢乐谷驻地表演。团里的道具,也大多是从大陆买来的。

  有多场演出是两岸艺术家同台表演。在嘉义大学,台湾的钢琴家、普通观众与大陆歌手共同演绎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在客家人聚居的六堆,台湾老艺人林文彬一口气表演了三段快板书。

挥毫泼墨写友谊

  第16届“京味文化之旅”的另一大收获,来自于和台湾文化社团、协会的交流。在台期间,9位画家和书法家,与台湾同行共同参与了10场座谈会和笔会。有100多位来自台湾各县市的艺术家参加了“京味文化之旅”的活动。

  到台湾的第二天,演出交流团便前往台湾书法学会参访、座谈。台湾书法学会目前有会员1300多人,办有会刊,经常举办笔会等活动。学会会长沈荣槐,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面对大陆同行,他挥笔写下一首诗:“常辞宝岛彩云间,千里北京数日还。两岸交流停不住,友谊已过万重山。”

  在8场笔会上,两岸的书画家们现场共同挥毫泼墨,一共创作了200多幅作品,这些作品除用于机构间的交流,大部分都送给了台湾民众。

  19日,在桃园,书画家们一走进长庚养生文化村,便被求字索画的老人包围了。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八旬老人,向书法家刘楣洪索要了3幅作品,然后掏出一个红包递过来,刘楣洪婉拒了。

  艺术家们还参访了台湾舞蹈家协会、台湾杂技协会和台湾文艺家协会。通过走访和座谈,不仅相互切磋、砥砺,还签订了多项合作意向书。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沈强说,第16届“京味文化之旅”在台湾有三大收获,一是收获了掌声,二是收获了知识,三是收获了友谊。活动向台湾同胞展示了北京的魅力,加强了同行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两岸学者和艺术家们在弘扬中华文化和繁荣创作等方面,达成了多方面的共识。这充分说明了,两岸人民间血浓于水的关系,是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的。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