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远方
——“共话京藏情,同筑中国梦”活动纪实

[关闭本页] 来源: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张景华      发布时间:2015-07-08

  “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有爱就是天堂……”踏着1300多年前大唐文成公主的足迹,2015年6月15日至25日,80余位首都艺术家在北京市文联的组织下,带着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意,奔赴雪域高原,开展“共话京藏情,同筑中国梦”文化交流活动。

  在为期11天的活动中,艺术家深入社区、牧区、学校、部队,奉献了6场文艺演出和8场书画笔会。所到之处,受到藏族同胞、解放军及武警官兵、边防战士、广大学生的热烈欢迎,谱写出一曲感人的“汉藏一家亲”民族团结之歌。


与台下官兵互动


看望当地牧民


热情的观众


曾小燕为战士演唱


音乐辅导课


口技表演


书法交流


变脸表演


现场挥毫


器乐串烧

  藏族妈妈说:希望艺术家常来

  6月17日上午9∶30,首场演出在拉萨市城关区娘热民俗风情园拉开帷幕。热情的藏族同胞不到7点就从牧区下山,跋涉两个多小时来看演出。

  艺术家不顾旅途劳累,精心准备了20多个节目,包括戏曲、舞蹈、音乐、曲艺、杂技、魔术等多个艺术门类。孔庆学演唱的《妈妈就是我的梦》,阿龙、苏李伟的变脸表演,祥子、佟楠的相声《学啥像啥》,于点儿的魔术和冀勇的口技,次仁宗吉和多吉顿珠演唱的《山谷的回声》《吉祥的格桑山》,器乐串烧《天路》及热闹的狮子舞,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83岁的卓玛奶奶手拿转经筒,在女儿的陪伴下一边转经一边看演出,看到开心处抿嘴一笑。演出结束后,她拉着演员的手依依不舍:“这么好看的节目,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非常难忘。我要多活几年,希望艺术家常来!”

  中国杂技团的芦思文,今年只有15岁,她和同伴合演的杂技《四人技巧》赢得国际金奖。她说:“这里演一遍比在北京演三遍都累。虽然觉得已经发挥到最好,但还不够理想。希望有机会再来,将自己的最佳状态展示给藏族同胞。”

  在海拔4800米的当雄县纳木错乡,艺术家看望了当地牧民,并送上了慰问金和文艺节目。看到演员冻得发抖,一直靠翻译交流的藏族大妈端出一杯杯热气腾腾的酥油茶。

  在拉萨武警二支队,海政文工团曾小燕唱了《青藏高原》和《天路》两首歌,由于话筒出了问题,每首歌她都唱了两三遍。她说:“看到战友们那么热情,我很受鼓舞。为了驻藏战友,拼了!这是真正地为人民服务,很接地气!”

  正是演员们的坚持,让相隔4000公里的北京和西藏变得没有距离,让两地人民心贴心。

  值得一提的是,由作曲家宋青松、陈卫东联合创作,青年歌唱演员汤俊、王聆燕演唱的歌曲《到人民中去》,首次在西藏献唱,这首歌曲是为践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精神创作的。抵达当晚,四位艺术家还在为如何更好地展现这首歌的内涵进行切磋。

  在拉萨,如同回到了温暖的家

  “天上飞的是什么,鸟儿还是云朵?我把自己唱着,你听到了没……”在军营、在学校、在社区,每当青年歌手李嘉石唱起《天籁之爱》时,下面就汇成了千人大合唱,优美的旋律在空中回响。走下舞台,演出现场一片沸腾,合唱声、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李嘉石脖子上洁白的哈达也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雪山”。

  李嘉石说:“西藏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从小就非常向往。这次随北京市文联赴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圆了我的西藏梦。我被台下的观众感动了,戴着他们敬献的哈达,看着他们纯真的笑脸,我更感到京藏两地的民族情意。希望不遥远,歌声层层飞。愿我的歌声带给他们快乐吉祥!”

  除了藏族同胞的热情,援藏干部的细心和体贴也令李嘉石感动。到西藏的第二天,晚上他刚走进餐厅,《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从天而降,原来这天是他的生日。北京援藏指挥部的宗昊、霍亮等同志,专门为他精心准备了生日蛋糕,这让还处在高原反应中的他,如同回到了温暖的家。

  其实,不仅是李嘉石,艺术团里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书法家陈国华,今年是第二次随北京市文联赴藏参加文化交流活动。他说:“在西藏的每一天,我都被援藏干部和驻藏官兵的奉献精神感动着。他们不是到西藏来看看的,而是脚踏实地在西藏拼命干,为建设美好的新西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4380米的错那县回到拉萨,他不顾剧烈的高原反应,连夜为随队司机、医生、导游、演员和记者等8人每人写了一幅字。

  说到援藏干部,拉萨市委副书记、北京援藏指挥部总指挥马新明令人肃然起敬,他已连续两届在北京援藏指挥部担任领导职务。他不仅自己来了,还动员妻子从北京调到西藏,一家人长期扎根在边疆。临别前,他拉住艺术家的手说:“看到你们来了,我们这些援藏干部感到很亲切很温暖。你们要多来,为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作贡献。”

  在高原,两地艺术家圆梦

  随北京市文联赴藏的10多位书法家、美术家中,有几位不止一次赴藏交流,他们中有些人已经与当地书法家成为好朋友。

  在西藏军区,书法家谭军立和拉萨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杰旺扎联手创作的书法作品“扎西德勒”,不同的字体,相同的情怀。谭军立说:“在高原献艺,我深深地感到,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是多么的和睦融洽。参加这样的活动,再一次受到灵魂的洗礼。”南杰旺扎说:“藏汉艺术家欢聚一堂一同创作,体现了汉藏一家、民族团结的意义。”

  在笔会现场,京藏两地的书画家尽情挥毫泼墨。书法家王献坤每到一地,都赋诗一首。在西藏军区,他挥毫写道:“西域高远天路通,藏典佛学中外名;军地一家同奋力,区顺民和万事兴;钢枪戍武强实力,铁纪伟略铸精兵;长缨紧握安华夏,城固族稳国繁荣。”

  “请把手伸出来,我们一起做游戏!”16日,在拉萨市教师继续教育学校,北京市第35中学的音乐教师刘玉,以一个“跟我摸鼻子”的轻松游戏,开始了她在雪域高原的教法培训课,与她一起的还有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郭志平和北京服装学院造型艺术系的贾宝峰两位老师。在拉萨,他们随北京市文联为当地99位音乐、美术老师和美术专业学员举办了5天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郭志平老师的最后一堂课上,很多学员带来了洁白的哈达和青稞酒。郭老师的课一讲完,大家就自发地一个接一个献上哈达。一条哈达一杯酒,伴着一曲藏歌,唱得郭老师心绪难平。

  错那县是一个海拔4380米的边境小县,人口只有1.5万人,全年皆冬。艺术团一行长途奔波13个小时,到了县城已是晚上9点。由于接待有限,只好分住在5个招待所里。等将大家安顿好,却发现文联的几位领导没地方住,此时已是凌晨。最后,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启刚只好带领文联的8位男同志在地下室和茶楼迁就了一晚。

  陈启刚说:“与广大援藏干部和驻藏战士比起来,这不算苦。能亲眼看到西藏的繁荣与发展,亲身感受西藏的和谐与稳定,是莫大的幸福。广大艺术家应该走出去,到祖国最需要的边疆哨所、牧区,为边疆的藏族同胞和解放军战士奉献我们的艺术,是艺术家的义务和责任。”

  首都艺术家赴藏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也受到了西藏、拉萨党委和政府及人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6月17日下午,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齐扎拉专门会见了首都艺术家代表团一行。他说:“今年是北京市文联连续第四年组织首都艺术家赴西藏进行慰问交流,拉萨各族人民从北京对口援助带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新生活中,真实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北京和全国各族人民在牵挂着拉萨,极大地增强了党的号召力、祖国的向心力和民族的凝聚力。”

 


 


文艺家协会

联系电话:(010)66048572 电子邮箱:beijingwenlianwang@126.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版权所有: © 2013-2020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