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禹:新闻78是一篇散文
36年前,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刚刚复校的中国人民大学报到,开始拥有了一个共同的集体——“人大新闻系78级”。大学四年,青春相伴,同 窗情深。告别校园后,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辛勤劳作,至今已走过了32个年头。蓦然回首,我们发现30年前的新闻理想硬硬的还在,我们各自肩负 的历史担当竟也殊途同归。今天,我们是那样珍惜“人大新闻系78级”这个名号,越发感觉到同学情谊的那份厚重与绵长。这,也是我们近年来能够连续7年每年 举办一次同学大聚会的根基所在。
然而,欢聚总有时,你我间还有太多的心里话没有说完,还有诸多宝贵的人生经历未能交流。因此,在2013年夏天的黑龙江伊春聚会上,大家共同发出了这样的呼声:是时候了,我们要给自己出一本书,我们要为“人大新闻系78级”出一本书!
一次同学聚会时,班里的老大哥孟国治曾认真地说:“咱们人大新闻系78级是一篇散文。”老孟说这话时,有批评新闻系的同学一贯懒散,拍张合影照也要班头招呼半天才成“形”的揶揄;更意味深长的是彰显散文一词的本义,即: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神不散”:1982年我们大学毕业后虽然天各一方,境遇不同,职务有别,但当年的理想、信念,这一代新闻人自身的正能量,没有散,也永远不会散!
新闻系78级同学有个微信群,天南海北甚至远居海外的老同学们几乎每天都要在这里碰面聊几句。说来有趣,我们这届是人民大学复校后的第一批学 生,招生时年龄宽泛,最大的和最小的能差十五六岁。如今虽话题随意,五花八门,但30多年来共同的精神追求还在,其明证有二:一是大家给微信群起的名字就 叫“78新闻佬”;二是一旦国家有难或有重大事件发生,必凝聚成一股力量,伟大而又坚强!去年4月20日雅安发生大地震后,关注灾情、声援雅安,成为所有 成员的共同心声!那天一早,“嘟嘟”、“嘟嘟”,群里在召唤:“听说四川地震了,谁知道雅安在哪里,距成都远吗?”随后,一条条信息传来:“4月20日雅 安发生7.0级地震!危急,危急!”从这一刻开始,随着灾情的披露和救灾工作的展开,手机微信“嘟嘟”的叫声不断。有几位总编岗位上正在值夜班的同学的信 息,最为大家关注,几个已退休闲赋在家的老大哥,简直成了这几个小字辈的“粉丝”,因为他们的信息快而准确,有一定权威性。大家首先想到了家在四川、重庆 的同学,纷纷询问他们的家人可安全?《珠海特区报》的陈平家在震区,此时他正在报社值夜班,他的短信内容是:“家里还没联系上。你们说,我听着。”显然, 他在会上。一会儿,终于等来了他的回信:“九旬老母亲居住四川内江,早餐后感到强烈地震发生了,迅速下楼,慌忙中没带手机,俺一直联络不上她,急了一天。 刚和老人通上话了,她说没有汶川那次那么厉害(老母亲是安慰我啊),只是匆忙中滑了一跤磕伤腰了……”顷刻间,“惦念!”“平,问候老母亲!”“总算联系 上了,消息还是欣慰的。”大家的语音、文字接踵而至,也都替他松了一口气,连远在加拿大的杨新和正在美国访问的杨小兵都发来红蜡烛的图案,旁边写道:“问 候母亲,天佑中华!雅安加油!”平时在群里聊天总有点没正经的鲁难,此时“还原”出了真面目,他的文字也很漂亮:“我到过雅安。从成都向南,途经西岭雪 山,那是一座美丽的小城。地震不能毁灭美好,天灾不可摧毁雅安。我的同胞一定会度过艰难,相信明天的太阳依然灿烂!”我们班的“小字辈”,只是年龄相对 小,他们中的好几位已是中央及省市级报刊的社长、老总,此时的他们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着,也替已经退职、退休的大学兄们继续践行着当年的新闻理想。
“神不散”的又一个明证,就是这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真实再现人大新闻系78级同学30年心路历程的综合性文集——《新闻78是一篇散文》。
此书的征稿编辑工作始于2013年7月底的黑龙江伊春同学聚会,终于2014年4月中旬的上海——普陀山同学再次相逢。
近40篇新闻学子积30余年实践历练的心血之作已尽在书中,无需赘述。需要向广大读者说明的是,这本书开宗明义已说清楚,它是写给我们自己的, 是我们走过30多年新闻之路、人生之路的履痕。因此,它的题材、体裁没有限制,只要文从心生、真情实感,就一定是“越是你自己的越是大家的”。
相对于恢复高考后入学的77、78级同学的出书热,我们这本文集的出版确有些迟了,但愿它能后来居上,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和知音。因为它不仅是 一本全新的实践版的新闻教科书,也是我们以“新闻78”的名义,怀着敬畏之心,集体写一篇散文,共同向理想、向青春、向人生,所做的一次郑重的致敬。
(《新闻78是一篇散文》,周建明、卢盘卿主编,同心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