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学交流

徐坤:东龙村:繁华落尽,唯美依旧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2-03

  江西省宁都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 “文乡诗国”之美誉,是著名的红色故都,有“赣南粮仓”之称,翠微峰风景区尤为著名。应宁都县邀请,作家何建明、叶辛、李炳银等20余人,分两批前往宁都 考察,有感于宁都的历史人文、红色岁月、风土人情,大家纷著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汇成本书。

 

  走进东龙村,就仿佛走进一座立体的中国传统建筑博物馆。这个寂寞的小山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东南部的田埠乡境内,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 有着400余户人家。就是这个2000多人聚居的古村落,却已经有了1000多年的历史!从北宋乾德五年(967年)开始建村,经过历朝历代的打造,如今 东龙村已经形成“百座宗祠”“百口池塘”“百间大屋”“半千古塔”的宏伟景观。千百年来,虽经无数次战乱和兵燹的破坏,但是在当地人的精心维护下,仍有一 大批古建筑完整保留下来。其中仅祠堂就有48座,其他如书院、古塔、庙宇、凉亭、石桥、寨堡等完整保留下来的明清建筑也多达160栋。东龙村当之无愧称得 上“中国江南第一宗祠村”称号。时光的记忆凝固在一瓦一石、一砖一木上,引得到此观光的游客颇多遐想。

  盛夏6月的一个阳光晴和的上午,我们一行十几个人来到这个距宁都县城50公里的小村子。一进村口,一行人就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但见远处青山环 抱,近处绿水淙淙。看得见溪流环绕,走不完阡陌纵横。左手是千顷荷花飘香,右手是万亩稻田碧绿。好一派南国水乡美丽景象!再往前,只见宗庙祠堂、围墙碉 楼、红椽青瓦、老屋林立。真个是“古来忠孝门第住,历代耕读人家居”,一股悠远辽阔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村口大石碑下,一支演“茶篮灯”的队伍已经装扮完毕,正准备隆重登场。披红挂绿的演员们,叮叮咣咣的锣鼓声,制造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 喜庆气氛。演员身上那绚丽斑斓五彩缤纷的服装颜色,真真是晃瞎了人们的双眼!只见为首的是位一身绿绸缎、腰扎大红丝绦巾、头缠明黄手巾板儿的老汉,他正卖 劲地手敲一盏铜锣,音色清脆,“当——当!”旁边是一个道士样装扮的壮年,头顶黑巾帽、身着蓝道袍、腰系皂罗裙、腿扎白色灯笼裤,正甩动一对木鼓槌狠擂一 面牛皮红鼓。身边,则是一群艳粉女子,一律红绸子小褂短衣襟,肥腿裤,腰扎大黄丝绦带子,肚腩前系一黑围兜,明红色腰鼓斜挎在胯骨轴,“咚不隆咚锵”, “咚不隆咚锵”,鼓声整齐、悦耳,步伐紧凑、有力,鼓点和步伐统一,齐奏出欢天喜地心情雀跃之状。演出队伍的身后,只见那用古代米汤勾缝严丝合缝的青砖寨 墙上,贴了一张红底金字的大红喜报。喜报上写的是:

  喜 报

  就读于宁都中学的我乡东龙村中村组李北之女李罗敏同学,在2013年高考中以616分的优异成绩勇夺全市文科状元。

  中共田埠乡委员会 田埠乡人民政府

  2013年6月23日

  嗬!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千年古村,又出了个高考文科女状元!这就好比是鲤鱼跃龙门啊!所以那鼓点就“咚不隆咚锵”,“齐不隆咚锵”,先声夺人, 分外高亢雄壮!“茶篮灯”的演员们也以发自内心的百般热情,在村前最大的李家祠堂广场,载歌载舞,演出了一场全本的丰收戏,表达对远方来的客人的欢迎以及 对村子里又出了一个女状元的喜悦。

  “茶篮灯”也叫采茶戏,当地特有的剧种,是赣南客家人载歌载舞的一种舞蹈形式。东龙村的这支队伍,看起来是一支经验丰富、体态成熟、由中老年人 组成的表演队。他们舞弄着扇子,打着腰鼓,不断变换着队形,嘴里唱着高亢嘹亮的曲调。为首的男主角,用竹竿挑着写有“五谷丰登”的灯笼,跑圆场、曲膝、绕 行、盘花步,指引着队伍形成各种矩阵和扇形。后边两侧的采茶女举着“国泰”“民安”的牌子,跟随着男主角的步子变换位置。乐队的琴声“吱——咯”“吱—— 呀”跟进盘桓,唱腔跟舞步一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祠堂两端高大的门匾以及祠堂前的两棵老杉树似乎都受了吸引,跟着微微颔首震动。“咿咿呀”,“咚咚锵”, 锣鼓点和演唱打破了千年的寂寞和寥落,很有一些“梦回古典”的怅惘和惬意。

  鼓声停息,舞步中止。古村落瞬间安静,重又回复到远古的静谧状态。在如此庄重的静谧里,导游李姓书记指引着我们,一步步一点点走入东龙村的深处,从一幢幢老屋和一面面古墙上,细细品味它的悠然,它的独特。

  站在东龙村的总祠“李氏家庙”前,愈发感受到这个千年客家古村的壮阔,体会到东龙千年历史的沧桑。李家祠堂作为东龙的总祠,是祖先祭祀中心。这 里风水绝佳,前面有一片开阔的水田,后面有连绵的群山,祠堂前有一片足有足球场那么大的开阔地叫作“墀”,在古代是作为“藏风纳气”所用的。一面巨大的照 壁建在墀的尽头,照壁后面,塑有著名文学家“易堂九子”之一的李腾蛟的雕像。照壁前面,植有两棵巨大的古杉树,老树虬枝,傲然挺立,据记载距今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这座府第式结构宗祠,属于砖木结构,坐西北向东南,占地约750平方米,气派阔大,共用42根大柱支撑,雕梁画栋,柱与柱之间由方木连接,榫 头多雕有莲花。它是为祭祀东龙第六代上祠开基祖先念四郎,由其后裔十五世李经禄、李经达于明洪武年间兴建。乾隆、道光、光绪年间均有重修。伫立祠门当中高 悬“李氏家庙”匾额下,体会着这座庞大建筑的规模与气度,从一根根房梁椽子满是虫蛀与风蚀的斑驳里,仍能想见当年钟鸣鼎食的繁华。类似的祠堂,全村竟然有 40多座!叫人怎能不感叹当年名满天下的华盖东龙村?

  东海有龙,兹建此村。东龙村的历史,更远的可以推到唐代。据说东龙人的祖先当年决定在这群山环绕的崇山峻岭中建造一方居所,他们率领子孙们劈山 开路,挖山不止。此事感动了东海龙王,龙王率龙子龙孙虾兵蟹将前来协助,他们吞云吐雾,喷水浇田,将村庄轮廓归拢至现在的“高山盆地”模样。至此,村民才 将原来的东屯村改叫东龙村,以纪念和感谢东海龙王。

  而东龙村真实的历史要追溯到宋乾德五年(967年)李翊俊来东龙打猎,见这里风光旖旎,是一方风水宝地,遂举家迁居东龙,开始了李氏家族在东龙 繁衍生息的日子。历经1040余年,达到住户800多户,人口5000多人的鼎盛。明清时期东龙成为闻名遐迩的富庶之地。仓廪实而知礼节。东龙历史上“江 山代有人才出”,1000多年间出现各类文武举人、贡生秀才等人才400多人。现如今,东龙村中村组李北之女李罗敏同学又成为赣州市的高考状元,接上了东 龙村的文脉。这让东龙的父老乡亲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经过几个世纪的商业复兴和文艺繁华之后,东龙村虽然也经历了盛极必衰的过程,但是它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基本保存完好。在相当长的一 段历史时间里,小村静静蛰伏在时光的深处,以历史哲人的姿态,淡然沉思着自己的过往。直到时光进入21世纪,东龙村的价值才重新被挖掘发现,又开始新一轮 的声名远扬。2007年,赣州市首届“和谐·魅力乡村”评选中,东龙村荣获“最佳历史文化奖”。2009年,东龙村又被评为省一级的“江西省历史文化名 村”。2010年4月,东龙村被中国优秀建筑专家评审委员会列为“中国民族优秀建筑——历史文化古村镇示范项目”,5月又列为“赣州市乡村旅游示范点”。 2011年5月,在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委员会举办的“中国景观村落”评选中,东龙村光荣当选。东龙村的前景如此广阔,它就像有幸藏在历史深处的巨 蚌,怀珠韫玉,时刻准备着被人开掘出来,重新大放异彩。

  (摘自《发现宁都——中国名家看宁都》,作家出版社 2014年11月出版)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