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秀莹:短篇的馈赠与暗示
本报讯 10月25日到11月3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了首届中青年影视编剧高级研修班。参加研修班的近百名中青年影视编剧都是全国各省市文联、作协、影视家协会精心选送的优秀人才。研修班期间,这些富有潜力的中青年编剧不仅聆听了著名编剧、导演、制片人、专家的讲座,还就影视剧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这次研修班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培养创意创作人才”的指示和要求,实施北京“创意与创作人才百人工程”计划,推进首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影视创作,广开创作人才的大门,为编剧人才聚焦北京搭建平台。北京影视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连生告诉记者:“近几年影视作品虽然很多,但精品少,能叫得响、留得住的更少,特别是能走向全球的太少,如此,便急需生产出能够助推中国影视文化创意经济的作品来。首都北京作为全国的首善之区,是影视文化发展的中心,因而不仅要强化自身,还要对全国起到引领推动作用,影视编剧班由此问世。”北京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编剧班,要求北京影视协积极培养影视文化创意、创作人才,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大力扶持影视精品力作,繁荣影视艺术事业,促进首都乃至全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进入研修班的门槛是:从事编剧或文学创作2年以上;有作品在地市级以上媒体发表;有成型影视作品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各省市文联、作协、影视家协会推荐。对于影视从业人员来说,从事影视创作一段时间后,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遭遇创作的“高原反应期”。于是此次研修班的培养目标便是为进入“高原反应期”的中青年编剧充电,注入新的创作灵感,拓宽创作思路,开启创作智慧,帮助他们从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来审视影视创作,同时也帮助中青年文学创作者跨进编剧艺术创作的门槛,扩大优秀编剧队伍。
在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创作学习过程中有10天的集中培训,为保证研修班的质量,北京影视协聘请了13位多年从事影视剧理论研究的专家、教授和具有丰富影视艺术创作经验的编剧、导演、制片人。这些影视行业领军人物毫无保留地与学员交流创作经验、从业感悟、最新成果,并结合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的成功案例进行详细介绍和重点分析;针对广大编剧普遍关心的如何实现作品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编剧马继红介绍了如何编好“命题”剧本的心得体会;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刘一兵介绍了电影剧本的写作要领;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著名导演赵宝刚介绍了自己和编剧经常遇到的问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导演郑洞天介绍了“导演向编剧要什么”;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著名导演张纪中介绍了剧本创作与文化市场的几点思考;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著名编剧陆天明分析了文学艺术第二次回归的必要性及影视创作的前景;中央电视台影视部主任汪国辉从央视电视剧播出情况来分析当前受众对剧本的需求。这些领军人的经验、感悟和分析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这些中青年影视编剧智慧的门窗,一方面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架构能力,发现并克服自身创作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也将使他们在政策把握上有较为明确的方向,有利于今后创作出更优秀更有影响力的精品来。研修班上还通过多种渠道为编剧学员们提供了免费剧本著作权服务和网络交流平台。
张连生介绍说:以“中青年影视编剧高级研修班”的形式,树立中青年编剧精品意识,按照北京市委宣传部的要求,整合编剧创作人才,把全国的中青年编剧组织起来,集体开展创作选题规划,确定以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作为创作重点,这种办法在全国影视编剧行业中尚属首次,是一次创新,也是一次尝试。同时,为了进一步扶持编剧的创作,成立了协会的编剧专业委员会,给每位编剧创作的剧本提供免费的法律版权服务,保护编剧的知识版权。
11月3日,首届中青年影视创作高级研修班毕业典礼在中国信息大学如期举行。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朱明德、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孙向东,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主席李廷芝,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著名编剧王兴东,北京广播影视作品审查中心主任阎于京等同志为83名编剧颁发结业证书,其中21名编剧被授予优秀学员的光荣称号。
经过集中培训,编剧学员们一致表达了此次学习受益良多的强烈感受,由衷地感谢北京市文联、北京影视协为他们提供的这次学习充电机会。他们表示将在各自的创作工作岗位上,积极投身影视创作,把建国60周年、2008北京奥运、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题材作为近期创作重点,与首都影视编剧携手,为繁荣影视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