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学交流

宗璞谈《中国哲学简史》:太上老君炼出来的仙丹 

[关闭本页]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2-28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日前,新当选的韩国总统朴槿惠的这番话,让这本问世60多年的书,重新受到了关注。

  与此同时,在《中国哲学简史》的最后,冯友兰的结尾语“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也在微博上流传。

  《中国哲学简史》有很多个版本。最初是1947年,根据冯友兰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讲稿,整理出版的英文版。1985年,由涂又光教授译成中文出版。后来,又出了赵复三的翻译版本。

  迄今为止,杭州的新华书店里,有12个版本的《中国哲学简史》,定价从19.5元到56元不等。其中被公认为标准的赵版,22万字,313页,不算厚。

  “归于内心的平静”打动朴槿惠

  “这本书原是60多年前,冯友兰在美国大学开讲座,向西方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英文讲稿,所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英汉中国哲学简史》的出版主持江奇勇说。

  而将这本书带到当下大众面前的,是朴槿惠的一句话。

  身为韩国第一个女总统,朴槿惠的故事很传奇。

  朴槿惠9岁时,就以第一女儿的身份随父亲朴正熙入住青瓦台(韩国总统官邸)。22岁时,母亲遭刺杀,她匆匆结束法国留学生涯回国,一度代行第一夫人部分职责。27岁时,她的父亲朴正熙遇刺身亡。

  江奇勇说,朴槿惠说的“最困难的时期”,应该就是这段日子。

  在《中国哲学简史》里,江奇勇认为最重要的逻辑,就是“出世与入世的统一、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高明与中庸的统一”。

  “实际上,就是平衡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不管什么阶层,什么职业,什么环境下,不论贵贱,只要达到自我平衡,就能达到满足。”

  在江奇勇看来,这大概就是打动朴槿惠的地方,“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归结于内心的平静,这是我们不断追寻的目标。”

  “中国哲学的魅力就在于此,能给人以生命的启迪,反思我们生活的意义。”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平说。

  “这本书像太上老君炼出来的仙丹”

  据说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第一本必读之书。他的学术贡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冯友兰已经渐行渐远,但他的治学精神、人生经历,以及对中国哲学的建树等等,却是常说常新的话题。

  1895年12月4日,冯友兰出生在河南。1915年毕业后考上燕京大学(现北京大学),后考入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研究生,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当时,西南联大的校歌,就是由他谱写。

  冯友兰以《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小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著作,成为中国近代以来能够建立哲学体系的哲学家之一。

  尽管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在学术之外,冯友兰都有可争议之处。但这不妨碍他的《中国哲学简史》,成为享誉全球的书。

  自从英文原版问世以来,迄今已有法、意、西、南、捷、日、韩等近十种译本出版。

  而中文版,如今有涂又光和赵复三的两种译本。

  二十世纪以来,由中国人用英文介绍中国文化的著作中,它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图书之一。

  “冯友兰的女儿宗璞认定的英汉对照版是赵复三先生的版本。因为冯友兰的英文原版中不仅有引用孔孟原话,还做了很多作者对此的解释,涂版在翻译回中文的过程中省去了这些解释,而赵版依然保留。”江奇勇介绍。

  “我常想这本书像是太上老君炼出来的仙丹,经过熔炼,把浩繁的史册浓缩得可以一口吞!” 对这本书,宗璞是这样评价的。

  哲学教授们说:

  这是一本很好的

  中国哲学入门书

  《中国哲学简史》刚出版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兼国学院院长何俊就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虽然书中涉及的中国哲人的思想流派早已烂熟于心,但何俊还是用了“清新”一词,形容当时的读后感。

  “内容通俗易懂,从中还可以看出冯先生深厚的学术功底,他用精练的语言,将中国数千年的思想发展脉络进行了一次梳理,如同一位长者在向你叙述一段段往事。”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董平也是中国哲学研究的 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对冯友兰这位哲学界泰斗充满敬意:“看冯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可以轻松地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 人是怎样思考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或是被利用的。比如儒家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评价孔子,真的很可读。”

  “更重要的是,他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哲学。”何俊说,“哲学是西方知识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在中国传统学术里,本没有哲学一词,但这并不等于我们没有这样的思考。在哲学形式下建构学术体系,冯先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何俊看来,如果对中国传统哲学感兴趣的人,这本是很好的入门书,也是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20多万字,篇幅不算长,但选材精当,文笔流畅,出神入化,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

  正因如此,何俊在给非哲学系学生上《中古哲学与思想史》公共课的时候,都选此书作为教材。

  记者 徐洁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