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家》
北京人爱说个“您”
北京人就爱说个“您”。
我出生在北京西北郊区太行山余脉的西峰山村。自打记事或自打会说话那天起,母亲就叮嘱我对长辈一定要称呼“您”,否则,就被视为没家教。那时全村的孩子都这样,即使调皮、淘气、捣蛋的毛头小子,和大人说话时,也是毕恭毕敬“您、您”的,这一点不含糊。所以不光是我们一个家庭,所有的家庭都是同样的教育模式。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面的不断扩大,“您”所称呼的范围和对象也在扩展,不仅仅是对长辈,对很多人,也要称呼他们“您”。
北京,这个大讲文明与礼仪的地方,不管是城区,还是郊区,到处都深透着“您”的文化;不管是居民,还是农民,一样习惯并喜欢称呼“您”。“您”确实无时无刻不在温润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大爷您好哇!您老吃了吗?来!您坐!我给您上茶!您慢用!看您老那面目儿、那气色多好啊!得过百岁!瞧您那一大家子!四世同堂,有您的孝子贤孙们围着您、伺候您,您说您多福气呀……”听听!这就是一个北京人和一位年长的北京大爷在唠呢,一段简短的道白,一共用了12个“您”字。北京人就这样,张口闭口都爱说个“您”。“您”字当头,不“您”不言,不“您”不快。
熟悉北京,首先是从了解北京的方言和北京人的习俗开始。无论是祖辈生活在皇城根下的“老北京”,还是迁居这座城市的移民;无论是集聚在这里的“北漂”,还是跨洋探求京味儿文化的洋学生,只要身临这座古老的城市,就能感悟出北京新鲜的味道。光说北京的“您”文化,就足以让他们产生浓烈的兴致与兴趣。
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泡炼,北京人为他们所喜爱使用的“您”字注入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您”有尊重尊敬的意思,有爱戴爱慕的意思,有佩服认可的意思。当然,这是对“您”字在正面含义理解的前提下所下的结论,如果跑偏了、理解歪了,那就不是这样的解释了。“您”字按其正常的功能,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能调节和抑制双方的性格差异与隔阂,能缓和彼此的生疏与僵硬。这仅仅是我对“您”字含义的一点理解,不足以诠释“您”字的全部含义。
“您”是北京人特有的恭敬用语,很多地方说话时都要带“您”字。比如问候的语言:您早,您好。致谢的语言:谢谢您,您可是帮了大忙了。慰问的语言:您辛苦,麻烦您了。祝福的语言:您保重,祝您健康长寿。问候用语:您挺好的?您忙吗?祝贺用语:给您道喜,祝您成功。征询用语:您需要什么,我帮您。应答用语:请您多指正,谢谢您的好意。道歉用语:对不起,打扰您了,给您添麻烦。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离不开您的话语。
北京人爱说个“您”,是有其说道和理数的。“你”和“您”两个字的发音,显然前者轻松顺嘴儿。但为什么北京人非曲着舌头拐着弯儿别着劲,要发“您”的音。恐怕这里边不只是简单的发音的事了,里边肯定有讲究,有故事,有来历。在北京,说话时用“你”和“您”两个字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如果您要有心观察,细心体味,精心琢磨,那一定是有区别的,不管是说的,还是听的,心理反应都会不一样,别看就两个字的不同发音。
北京人打招呼、聊天、唠家常,都习惯带个“您”字,怎么说,怎么顺。在长期的与人交往交流过程中,特别是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师傅、对比自己年龄大的人,非常注重使用“您”字,似乎不带您字,就张不开口,而且使用频率异常之高。这可能是老北京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素养决定的。
别看“您”和“你”在发音上只很小的区别,但意思就大不一样了。被称呼者,听到“您”的称呼,立马就觉得心里热乎、亲切、舒坦,感到受尊重了,有尊严了,有面子了。称呼者,道出一个“您”字,一样觉得与对方会意的亲热、近乎、舒服。同时,更享受了谦虚、畅怀带来的舒心、快感。表面上虽心里觉得在对方面前“矮”了一小节,委屈一小下,好像没与对方在一个辈儿上,不能和人家平起平坐,但是用了“您”字后,咂摸咂摸滋味儿,其实挺好的。一点也不觉得亏什么,也不觉得比对方小,比对方矮,反倒心里觉得是一种释然与宽慰。
北京人喜欢称呼您,由来已久,是从祖辈上传下来的,至于源自哪个具体年代,我翻阅了很多资料但都没有找到与其密切相关的讯息。关于“您”的由来,《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词语分册》有这样一段表述:唐朝以前,汉语中只有“你”,而没有“您”字。从唐朝开始有了“你们”的说法,表示第二人称复数,当时写作“你弭”。“你们”二字连续,读快了就念成了“您”的声音了。于是,到了宋元时期,很多作品中都把“你们”直接写作“您”。这时的“您”只是“你们”的合音,并没有别的意思。 宋元以后,“您”逐渐由表示多数向单数过渡,专用于第二人称单数,开始有了表示尊敬的意思,由于“您”源于“你们”,所以现代汉语中第二人称代词“您”后面不能加助词“们”表示复数,但可以说:“您俩”“您仨” “您几位”。然而,当对方人数很多而需要表示尊敬时,以上说法都难于使用了。于是人们创造出“您们”这个具有概括性的表示第二人称复数的敬词。 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人在书信、讲话中,开始使用了“您们”这个说法。一些语言学家也积极主张用“您们”这种说法。那么北京人为什么爱说个“您”字,从这段对“您”的描述中还是没有找到相关的出处。
我想北京的“您”文化,积累的应该是很长时间了,因为它已经浸入到北京人的骨子里去了。别看一个“您”字,用好了,它就是阳光,就是春风,就是雨露,恳切地深情地向对方说声“您”,能烙平以往很多皱皱巴巴的事情。要说“您”字,咱不夸张,有时它就像抓来的一剂良好的中药,能从根儿上调理症结,撤火、行气、活血、化瘀,积存在心头的不顺、不快呀,嗓子眼聚集的一些不爽呀,听到了“您”这、“您”那,都能得到大气化小、小气化了的有效调理。
“您”,其实就是一个人称代词,你(含敬意)。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您”的解释。但“您”在北京这一特殊地域的演化,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称代词了。应该说,它身上有很多功能,会用,是有温润、调补功效的。
“您”字的结构,上边是个“你”字,下边是个“心”字。我觉得怀着一颗真心、一颗爱心、一片诚心,对待你,你会不被感动吗?你还会木然吗?你还会冷若冰霜吗?“您”就是把“你”放在“我”心上,以心相待。
北京人对长辈或上级的称呼,自然不用说了,张口闭口的“您”。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也不乏有人称呼“您”,看来北京人爱说“您”真的是彻底习惯了。我身边曾经有一个局级领导,对下属不管是年龄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从来都是您、您的。这让他的下属很是受宠若惊,他交代下属的事情,布置的一些工作,自然很顺当。下属们认为这位领导知道尊重人,虽不耍官腔儿,不摆官架子,轻声细语,但感觉他的官架子仍很大,他的威力也很大,下属们都愿意从心里把这位领导交办的事情做好。尽管他没拍桌子,没吹胡子瞪眼,没有一句是强硬的指令性的拍板,但下属们非常服气,愿意为这位领导把工作做好,事情办妥。看来用好“您”字,还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机关办公氛围。
北京的商业店铺多如牛毛,“老字号”也是铺天盖地,这些都是高频率使用“您”、称呼“您”的地方。“您”代表和气,和气生财,微笑着待您,满腔热情地为您服务,您就愿意把钱花在这里,您还愿意再来,愿意当这家店铺的忠实的“回头客”。经过漫长的经营实践,“您”的运用,确实是北京商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我亲眼看到过老北京店铺发生的一幕情景:铺子里闯进来一个半大小子,抡着瓶子说要打酒。掌柜的赶紧跑过来笑脸相迎:您要什么酒打几两?我爸说打二两高粱酒!好嘞您呐!您这是五毛,一两一毛三,二两收您两毛六,找您两毛四,钱收好您!您还要点什么?不要了。好嘞,您小心!掌柜的直至目送这孩子出门。现在的店铺说不好了,但年龄稍大的售货员对待顾客还是您、您的,顾客是上帝吗!过去北京商铺的店员,对待顾客不称呼您,不面带微笑,掌柜的是要给他“拿隆”的,调理不过来不思悔改的要坚决辞退,毫无商量。
在北京市区街头或北京郊区农村,我看过很多吵架的场景。一开始双方剑拔弩张,对吵得异常激烈,大有把对方吞了的感觉。可是您注意听,细心观察,双方在破口的同时,还在坚守着平时的习惯,不忘称呼对方“您”。“您也老大不小了,您这是干嘛呀!没您这样的!”“您甭跟我来这套,您没资格跟我这儿白呼!扫听扫听,您这人也不咋地!”“您说深了!这就是您的不对了!您这也太伤和气了!”“刚才您说的话也不好听呀,我得说说您!街坊四邻的您至于吗!”“嘚!您消消火,我刚才的口气是有点冲。”“嗨!您别往心里去,我也有毛病!”我发现这里边有意思,用“您”字当头吵架,真的甭太担心,吵着、吵着,那条冒着火星子的曲线就溜下来了,一开始火旺的口气也不那么冲了。再吵,双方慢慢变成讲道理了,等到最后,能听到这样的结束语:“您别记乎我!我也一时冲动。”“我刚才的话也不好听,您包涵!”就这样,这场架就这么虎头蛇尾收场了。只要还用“您”字,双方的争吵就不会恶化到哪儿去,因为这里边潜含着双方对对方的尊重,也一直没忘了尊重对方。试想,如果“你”字开头,那这场架的局面就不好预测了,也许骂得狗血喷头,也许打得头破血流。
北京人对彼此的“亲家”称呼“您”是必须的,是早已经约定俗成的事情了。从女方到男方家吃过门饭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这一亲切的称呼,亲家们彼此都在攀比着高频率地使用“您”,生怕哪儿落了理儿,缺了理儿,您对我说一个您,我要还您两个您,用情感情。其实,在双方亲家的心里,“您”字后面似乎潜含着很多期待、很多希冀,想通过“您”来维系孩子们的美好未来。双方亲家的年龄不管相差10岁、20岁,甚至更大,那彼此也都是“您”的称呼,一点不含糊。“家和万事兴”。这方是聘闺女,那方是娶儿媳妇,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双方老家儿都希望小两口过得好,过得幸福,日子红红火火的,企盼两个孩子百年和好,白头到老。也许是在为孩子们做生活的榜样,也许是为孩子们创造和谐的氛围,亲家们用“您”字为孩子们、为小两口铺垫幸福之路。
北京除了讲尊老,还讲爱幼。北京的姑爷格外吃香,待遇极高。老丈杆子、丈母娘对姑爷是捧着加哄着,和姑爷说话,一口一个“您”。“您路上来冷吗?”“快进屋您!”“我这就给您做饭去!”为什么老丈人、老丈母娘对姑爷这般热情,这么殷勤?其实这是明摆着的事。闺女聘出去了,进了人家的门,怎么让姑爷对咱闺女好,疼她、爱她,不受气,好好过日子,老两口对待姑爷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您”就能够润物细无声。姑爷只要良心还在,是个真正的爷们儿,老丈人、老丈母娘的真情就不会不打动他,该怎么待人家闺女姑爷心里自然有杆秤。
北京人从小就教育孩子对人说话一定要有礼貌,要懂事明理。称呼人一定要您、您的,不能你、你的。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街坊四邻的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都要称呼“您”,必须称呼“您”。称呼“你”是不礼貌的,对长辈是不尊重的。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对人不能“没大没小”“你我他仨”的!不然外人会笑话咱们,说咱孩子没家教、没教养,大人脸上也不光彩。所以早先北京的孩子,再淘,对长辈也是尊重的,称呼人也是您、您的。
北京是“首善之区”。“您”的文化内涵,属“北京精神”里边讲到的“包容”与“厚德”的范畴。北京人爱讲老理儿,遇事也不落理儿,习惯用理儿去衡量或对号每个人的待人接物、言谈举止,各种场合也就特别注重讲究文明礼貌。
在北京工作或学习的外国人特别是那些年轻人,专门来研究中国文化的留学生们,别看来到北京的时间不长,但早已经入乡随俗了,“吃了吗您?”“您在哪儿发财呢?”张口就来,他们和北京人一样喜欢称呼您,在北京生怕落了理儿。
现实生活中人们称呼您、使用您,大部分是对人尊敬、尊重、敬佩、认可的意思,但偶尔也有相反的意思,这种情况比重很小。事物有一个规律,等到了极端的时候,就会离心于原本。当您字的尊重、尊敬的意思理解到极致并使用得过了头的时候,您的本意就开始变味儿、走板儿了。比如遇到不高兴、不满意、不被赞许的人或事,有人就会跳出来反倒高频率连珠炮似的用“您”回应当事人。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发小、同学、同事、朋友,熟得一天谁也离不开谁的人之间,而且很多场合是以一种开玩笑的形式出现的,一般是正义的、积极的、占理的,替大伙打抱不平的时候,用您去“教训”“奚落”当事者。这时称呼您、使用您,就大有挖苦、埋怨、谴责、讽刺的味道了。不过带着您怎么挖苦、讽刺,对方也能够接受,因为他知道更多的是玩笑在里边,既没有人身攻击,也没有存心不良,因此很少为此翻脸,只得低着头微笑着任人数落。
我曾经采访过很多外地人,有当兵转业的军人,有外地来京工作的大学生。他们说在家乡跟谁说话都称呼“你”,从小到大没用过您,没有这样的习惯。他们对“你”和“您”的区别,真的是不很了解,也不很理解。他们有的人甚至把称呼“您”理解为是在讽刺对方,因为他们确实看到或听到有的人在不该用“您”的时候,用了“您”,因此给他们带来了误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北京的时间长了,渐渐感觉到在北京不敢轻易称呼谁“你、你”的了,因为周围的人统统称呼“您”,对长辈、对领导、对师傅、对年长者,甚至有的领导对下属、年长对年少者也称呼“您”,所以再不用您字,总感觉对人真的是不礼貌了,太不尊重人了,没有亲切感,好像不是家里人似的。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就不习惯称呼您,用您这个称呼感觉很假、很滑稽,有时认为是在讽刺对方。有时用您,对方不但不视为尊重,反而觉得是在受戏弄。比如您喝水吗?对方会说你没病吧。
我是老北京人,但生长在郊区。郊区和城区在老理儿上没有更大的区别。我也喜欢用“您”同不太熟的人来打招呼,不管是领导,还是师长,即使对方比自己年龄小,也一口一个您,而且是从内心发出来的,确实是以一种尊重的口吻对待“您”这个发音的。这主要是表示尊重对方,人家是领导、师长,就应该受到这份尊重。
眼下,北京的老人或是年龄偏大的人,还是习惯称呼“您”字。但是年轻人特别是80后的孩子,用“您”和人交流似乎很少了,他们没觉得“你”是不尊重人的称呼,也没觉得“您”是尊重人的称呼,我想父母和老师就没有分别强调这两个称呼,社会的整体氛围也不那么浓烈了。那以后,是不是还应和孩子们多讲一讲多强调一下“你”和“您”的区别,对不同的人应该用不同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