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家》
古城·水韵·风情
沿着蜿蜒的古长城行至高处,凭栏俯瞰怀柔全貌,城区栖身于山环水绕之中,静穆而闲逸。刹那间一种久别回归的激动涌动于心,莫非这真是世外仙境?
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不可逆转的疾行脚步,我们悲哀地看到:城市越来越相似,诗意越来越匮乏。而怀柔,这古城、水韵、风情,不仅是适宜个体成长的空间,更是滋养了多民族融合的记忆之泉、文化之壤。怀柔人将自己的城市诗意地定位为“山水怀柔”,这应该是他们对古老智慧和传统哲学的纪念与坚守吧。
古 城
城市的灵性来源于它的历史,怀柔,这座古老山水城的记忆因古刹而深厚,因长城而悠远。
万事万物皆有因缘。“怀柔” 这富有诗意和灵性的名称,早在唐贞观年间置县时就有。正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深切感悟于《中庸·哀公问政》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的寓意,才有了对少数民族的“怀柔政策”;才有了北方靺鞨族近万人的内迁;才有了唐王朝大规模扩建红螺寺,以求民族和谐、天下统一。
“京城之北,皆佳山也,然多为大雄氏之居,而红螺山大明寺为最旺。”徜徉于红螺慧缘生态谷中,你会惊叹,这样一座小小的古城竟能包容那么深厚悠远的宗教文化。
红螺寺原名为大明寺,始建于东晋,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园林,也是千年佛教圣地。由于它是十方常住寺,所以从辽金时代开始,寺庙以西,沿甘涧峪这条终年甘泉不断的山谷两侧,便逐渐形成属于红螺寺下院的众多小寺小庙组成的古寺庵群。明万历年间《县志》记载:此地区有“二十四寺、七十二茅庵”。翠竹环绕或松柏掩映下的古建筑群,静谧安详,禅意悠远。能在如此清幽的净地拜祖参佛、修身养性,与甘泉叮咚和悠扬钟声为伴,远离世俗尘嚣,岂不悠哉、乐哉?
历史的变迁使长城淡出了军事舞台,但那象征着华夏民族不屈灵魂的巨龙形象却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这里的长城多是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由明初朱元璋的大将徐达督造而成,以慕田峪长城保存最为完好,克林顿访问中国时攀登的就是这段长城。怀柔境内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发的“野”长城,最“野”的,也是最古老的。最早能追溯到秦灭六国统一中原时的战国时期开始。“箭扣” 的险峻、“天梯” 的陡峭、“长城结”的悬秘、“飞鹰倒仰”的雄奇,每一段城墙仍保持着那一贯的姿式,伟岸挺直,雄视前方。触摸着青色砖墙,仿佛在触摸历史,昔日的铁马金戈、今天的残垣断壁。漫步于堞墙之中,感受远古的气息,每一块青砖都记录了阳光或者血腥,每一个角楼都承载着欢乐或者悲伤。站在烽火台上,极目远眺,巨龙盘旋于群峰之巅, 听风在诉说着守候得悲凉与沧桑,不经意间,你的心会因历史的回音而剧烈震颤,无限古意荡涤胸怀。
“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城市要体现对个体人的爱护,而城市人则要爱护城市的集体记忆——城市历史。也许正是历史的厚度赋予了怀柔人历史的远见。相比于很多城市, 怀柔算不上富裕,然而怀柔人保护历史文化的意识和力度却远远超过了很多城市。当我漫步于长城古老的青砖上, 品茗于古朴的院落中,沉思于千年紫藤下时,我深信,对历史记忆的珍惜非但没有阻碍怀柔发展,反倒为怀柔的城市经营开辟了一条充满灵性的诗意之路。
水 韵
山无水则枯,城无水则涩。如果要寻找怀柔的灵性之源,我想当然应该是水。
水韵于美,怀柔的水美在纯净、美在神秀。游人常常感叹,这座城市的中心居然会有那样一汪碧清剔透的净水,美玉般纯净温婉。如若不是多事之风弄皱那一池净面,恐怕你还沉浸于梦境里的仙界瑶池。水的甘纯不仅吸引了大雁、白鹤来这里栖息,还吸引了全国各地食品饮料企业的“金凤凰”入驻这里。
怀柔水神秀如绝代佳人,虽幽居深谷,却始终不乏慕名而至者。在深山,涓涓溪流婉转于幽谷深涧中,如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半遮半掩,娇羞动人;在丘陵,小河则欢畅于密林深草间,如新嫁少妇一般或抑或扬,明媚妖娆;在平原,水流汇聚于开阔平地,河湾形成巨大的镜面,将蓝天白云、青山绿树,知名的、不知名的各色野花和青草,连同悠闲的牧人和羊群统统包容倒映在母亲般平静宽阔的胸怀。神秀其外,灵慧其中,是水韵的极致。
怀柔水不仅美,最重要的是能“育”,还能“养”。蜿蜒流淌的汤河, 以她绵绵的深情为汤河川写下动人故事,以她碧绿的柔情给满乡染上幽远的韵味。早在传说里的神鹊口衔朱果放置于天女衣内,从而孕育了满族人祖先的故事之前,汤河就已经温柔地守护着这片山川土地了。她目睹了“彭”姓满族人由沈阳城外迁至河边,在那形似喇叭的谷口定居,从此繁衍生息;她见证了当年进贡皇室的“鹰手、杨木、胭脂” 三个营地,兴衰演绎到如今的“喇叭沟、长哨营、汤河口”三个乡镇人民政府的历史过程;她更珍藏着那片始终未开发的“处女地”——原始次森林,穿越了唐宋元明清的历史烟云,却秀色不减,深情依旧!
怀柔的水不仅孕育了古城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三百年的满韵清风,更滋养了满汉两族的子孙后代,使男人山一般豪迈,女人水一般柔美。河流多是从地下涌出的泉水河,一年四季都有水,这样有灵性的水不仅“养”活了人,还“养”活了鱼。从北美引进的珍贵冷水鱼种只有在这些数值非常好的活泉水里才能生存繁殖,肉质鲜美。“不夜谷”的“那里、山吧、劳模山庄”,总是不同的模样,红鳟鱼的清蒸、侉炖、烧烤或喝汤,总有一款适合你。过去只火爆了“怀沙河、怀九河”流经山谷的红鳟鱼,如今已“游”向全国。
依着野长城,依着静悠悠流淌的小溪,把着杆儿,看鱼儿在水里嬉戏。满眼的青色,空气中含量很高的负氧离子能把心跳调整到最佳节拍,让疲劳的身体完全松弛,心情因而变得轻松起来。什么也不用想,什么都不愿去想,树与树之间的吊床上,满谷子野百合香甜了梦境。那炸河虾扑鼻的香味将你唤醒,青嫩的水葱、金黄的玉米饼子、鲜绿的山野菜样样馋眼,诱惑着你久因应酬而麻木的嗅觉神经,更有那农人纯朴热情使你宾至如归。
岁月如河,时光似水。就在钢筋水泥不断逼退自然灵性的今天,像怀柔这样充满灵性的山水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风 情
美丽的卫星城,青山绿水绕半城,来到怀柔就到了山水之乡。登上山巅,遥望青山环抱,秀水环绕,实在是再理想不过的居住环境。人生活在这里,心灵怎能不清澈?情感怎能不纯朴?
在绿水青山间,且寻且悟:这山是要用来读的,这水是要用来品的,这人是要用来亲的。巍巍燕脉,总有欲与天公似比高的大丈夫气魄;清清秀水,虽不乏冲激万千朵雪莲盛开的激情,但大多还是淡泊宁静,婉约含蓄。天与地、山与水,阴阳调和、刚柔相剂,一切是那样自然和谐。事实上,怀柔不仅是中国北部地区太阳能观测站点,也是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地。天文与民俗,一个勘天一个察地,同时占有这两项殊荣不能不说是将天上人间和谐统一的又一个现实奇迹。
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共生。生在这样自然的环境中,怀柔人比其它地方人更容易明白、也更能践履这样一种天人之道。
古城因山水而具神韵,因民俗而生风情。炊烟又起,踏着新修的柏油路,信步在深峪处,顿觉时光好像慢了下来。村头、道边,随处可见三两个老人悠然闲坐,神态安然;往往就在不远处,有那天真烂漫的一群孩子正嬉闹玩耍。天然的《颐老乐少》水墨画,动静交替着徐徐展现在你的眼前,久违的诗意在天地山水间,在淳朴的街巷间,在人们的心间缓缓流淌。
有灵性的山水自然最能养人,山村里多有寿星。“家有一老,黄金活宝。”农人坚守这信条,将老人当宝一样供着。老人们自己倒还没觉得怎么老,宅前院后仍帮衬家务不辍劳作。农田归来的男人女人们也是有说有笑,怡然自得。山里人的笑容,一样的坦荡、坚定和纯朴,这是一种不卑不亢、从容温和的气度;一种知足知乐、宽容接纳的胸襟;这也是山沟里的最动人的民俗风情。
“怀来之,柔安之。”源于《诗经》的内涵,赋与了小城平和的性格和宽容的胸怀。千百年来,多民族融合在这里和平共处。如今,怀柔女神仍一如既往,伸开热情的臂膀,对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世界游人迎以春天般温暖的怀抱。
古今中外都在追求着人类的理想:最理想的生存环境应该是诗意的环境。尴尬的现实总不容忽视,城市化的车轮一往无前,能够生长植物的泥土越来越少,能够提供心灵自由飞翔的空间越来越小。是什么力量让怀柔完好地存这份超然?固然是因为地理位置的相对偏远,山水如画的风景和独特的民族风情,但我想,重要的是,怀柔人正以诗的灵性经营着美丽的怀柔山水,这才是更为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