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评论

最应该被倾听的人群(邱华栋) 

[关闭本页]
来源:文艺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15

  丁燕所写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为什么在当下文学界取得了相当瞩目的成绩?首先是因为她涉及到了重大题材。她所写下的非虚构作品,既有涉及大自然主 题和环境保护主题的,如《沙孜湖》,也有贴近个人体验,从女性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相的《孕妇周记》《双重生活》等,而她真正对中国加入全球化这一进程有文学 上的书写贡献的,是她将视线投放到珠江三角洲广大的产业工人群体的社会性题材《工厂女孩》《工厂男孩》。这两本书的横空出世,构成了她在当下非虚构文学创 作的亮点,也是她自身非虚构创作强有力的三大支点之一。

  中国追赶现代化的步伐、规模与方式已令世界瞩目。新时代的种种特征,演化趋势,以及它所带来的新的戏剧冲突,都是以往的书写所不曾面对,当然也 未能表述的。在2013年出版了《工厂女孩》后,丁燕于2016年5月出版了《工厂男孩》,她将视线投放到“80后”、“90后”男工的生存状态,以亲历 者的探访,作家的情怀,铭记下她所目睹到的风起云涌或暗淡幽微,描绘出新生代产业工人历尽沧桑的人生百态和心路历程。《工厂男孩》是一次直面新时代的新尝 试。这也是一部能留给未来,并可能被未来所回顾及重视的非虚构佳作。

  在《工厂男孩》一书中,丁燕向读者描述了一幅尖锐的东莞城市肖像——关于衰退和发展、关于破坏和重建、关于伤痛和希冀。她用她对东莞这座城市的 诚恳,描述了这座城市如何膨胀式发展,又如何自我修复。在她看来,东莞是中国最具戏剧性色彩的城市,也是被污名化最严重的城市,其风格类同西部片,其成长 饱受争议。然而,30多年来,东莞以“海纳百川”之胸怀,让无数打工者汇聚于此。这些打工群体的困惑与无奈,爱恨与情仇,如万花筒里的璀璨碎片,复杂多 变、难以预测,但又意义深远。以直面的方式目睹打工者的生存现状,引发了丁燕的惊叹与沉思,促她记录下她所目睹到的当下。纵观全书可知,让她始终念兹在兹 的核心问题,是发展大潮中人如何维护其个体之尊严。

  描述打工群体的题材虽然写实,但却并不讨喜。要让读者愿意打开书读下去,并且在读的时候付出同情性的理解,作家要不断地引导,以自己的生命经验 和诚意作为引子才行。真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非易事。从2014年年初至2015年年末,丁燕盘桓在东莞樟木头镇的工厂路上,将这里作为田野调查的地点。 在她看来,也许出现在这里的问题,正是转型期中国所面临的困境之所在。

  珠江三角洲“80后”、“90后”的工厂男孩之遭遇,是当下中国底层青年命运的缩影和隐喻吗?我们了解他们的感受吗?我们知道他们的挣扎吗?他 们在国家的文化生产中缺席,但这并不表明他们不存在——他们以沉默的方式出现着。这些男孩多为留守儿童,在松散的状态下野生野长。他们大多不会种地,对土 地不像父辈那样眷恋,也没有城市生活经验,不懂得储蓄。虽然能因不顺心而跳槽,但却因频繁换厂,根本存不下钱。当进入车间工作时,他们又要遵守层层训诫, 这让他们生出强烈的“断裂感”。

  另一个可怕的现实浮出水面:在工厂帝国,男性的地位明显低于女性。没有爱情,没有稳定收入,和父辈有着深刻隔阂,缺乏医疗保障,这一切,都是男工们所面临的问题。他们蜗居大城市缝隙却又无法留在这里,但也一时回不到乡村,变成了“四不像”,一个悬浮的阶级。

  虽然关于工厂和车间的影像,似乎已尽人皆识,但其内部蕴藏的秘密,却为大多数人所不知。《工厂男孩》以详尽的一手调查,以浓郁的文学笔触,细致 地勾勒出一个个感人的生命故事,并对这些事和这些人进行精到分析,对“最广大的沉默之群体”的情感状态、生命要求及内在的社会逻辑进行了全景式的探讨,让 读者了解到农民工不只是悲情的一群,他们也在努力抗争、适度调整、奋勇开拓,试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命运。

  《工厂男孩》所展现出的技法与魄力是毋庸置疑的。丁燕以诗人的情感、小说家的技巧、人类学家的眼光再现了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特殊生活,而那些褶 皱深处的细节,通过她的描述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丁燕的行文似乎保持着一种古典的平衡和清晰,其叙述分外客观、冷静又细致,充满了刀锋般的速度和力 量。整本书像一个瑰丽澎湃的立体剧场,每一个独立篇章又像是一场激情演出,而那些场景所编织出的悲喜剧则令读者既惊叹又惋惜!

  时间帮助了丁燕,让她得以慢慢厘清工厂路,观察到这条街的秘密,目睹到母与子的战争,亲历了学生工的抗争,参与到那群给“女神”打电话的男工群 体中……凡此种种,像张上下勾连的大网,廓清了工厂帝国中青年男工的多维度生活场景。而这,也注定了《工厂男孩》和那种走马观花、隔靴搔痒式的写作完全不 同。在这本书中,人性的、善的和温暖的因素,艰辛的、挣扎的和自我奋斗的叙说,寻求实现自我价值和爱的归属的故事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时代交响中最激 越的一章。

  丁燕来自西北新疆,南北兼容的背景为其提供了多样化的观察方法。这个背景与她两年的耐心相结合,让她在整理满坑满谷的素材碎片时,生发出纵横的 想象力,不仅将各类碎片黏合,且重新塑形并赋予其新的灵魂。在创作实践中,她似乎已寻找到了一种独属于她个人的表达方式——既保持典雅的文学性又不失鲜活 的原生态。她的观点从来不是口号式的规范陈述,而是有血有肉,充满生活气息的描述。她似乎从不带预设的情绪,也从不将生活现场简单地二元对立化,而力图在 条分缕析中,将各种乱麻般的难题一一梳理,提纲挈领地揭示出来。

  丁燕带着社会批判和革新的愿景,但却并不拘泥于理论窠臼,而以灵活变动的目光,密切盯视生活现场,提炼鲜活细节。《工厂男孩》异常好读,其原因 也许正在于这本书里没有说教。扎实的田野调查让丁燕的文字以丰厚的实证带出理论再造的可能。通过对场景和人物的描述,她将作家内在的倾向性表达了出来,她 的深度和力度,则隐含在她的叙述中。而一部有真知灼见的著作,也许正在于对真实生活的体味和解读,让思想冲出藩篱,在现实中寻找到土壤和水,扎根于大地 上。这本书也证明了像丁燕这样的作家,也许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指出问题之所在。

  现在,我们已深刻地认识到,单靠传统的经验已不可能给激变中国以更多解释。我们发现,如果不用某种方法来协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整体亦很难进入 良性循环的发展。也许,为青年产业工人寻找历史定位的时刻已然来到。而在这样的时候,丁燕的新作《工厂男孩》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虽然生存举步维艰, 然而,个性张扬的“80后”、“90后”男工却不服僵化管理,勇于探索生活可能,以人性的方式反对异化,为过上独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而奋斗。他们是新 工人阶层的雏形,也是未来中国之希望,所以他们的声音最应该被聆听。

  每一个个体生命尽管都有其自身的挣扎、奋进和苦乐,但生命本身都是值得尊重的。人生总是在平凡中绽放出善和爱的花朵。丁燕做到了以平等的眼光注视他者,以时光的尺度丈量生命,以作家的情怀描述生活,并记录下那些他者的面孔如花朵般绽放的璀璨瞬间。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