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与韵味的和声——评王久辛长诗《芦花红,芦花白》(刘笑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作家们倾心创作出一大批聚焦抗战的文学作品,以此表达中华民族铭记历史、缅怀先 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信心和决心。在诗歌创作中,王久辛的长诗《芦花红,芦花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王久辛钟情于抗战题材的创作,如祭奠南京大屠杀的 长诗《狂雪》、歌颂百团大战的长诗《肉搏的大雨》等。此次,王久辛以强烈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创作出了一部有筋骨、有温度的优秀诗作。
如何弘扬抗战精神,如何提高抗战文学的社会价值和精神力量,这就需要作家们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到历史纵深处去思考、发现和挖掘。以往王久辛侧 重于重大历史事件的描绘,此次,长诗《芦花红,芦花白》则以充满深情和色彩的笔墨,为中华民族文学长廊增添了一位普通抗战英烈的感人形象。在对历史的探寻 中,王久辛的目光聚焦于一位普通的抗战女英烈。诗中的主人公叫朱凡。1939年秋,朱凡参加了江南抗日义勇军。1941年初她任区委书记。1941年7 月,日伪大规模“清乡”,她不幸被捕,被日寇捆系在急速开驶的汽艇后活活拖死,牺牲时年仅22岁。王久辛实地了解到朱凡的事迹,敏锐地感觉到她的文学价 值,并称之为“江南的赵一曼”。其实,我们的抗战史和抗战文艺,正需要这样对全民族,对每一段历史时空、每一个感人故事、每一位英雄个人进行深度发掘、严 谨论证、探究意义、叩问灵魂,再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去创作。有深度自然有高度,有感情自然有才情。中华民族抗战文学需要的是有历史感的作家、诗人们,进 行有细节的发现与描绘,惟有此,才会使抗战文学的画卷更加色彩斑斓、激动人心、异常生动,从而更加深入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 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对人民,要爱得 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王久辛正是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抗战烈士真挚、彻底、持久的爱,从而使我们记住了“纤尘不染、清素高洁”的朱凡。她的 形象,因为被赋予了文学的意义,从而如穿透黑夜的晨光,具有了“夺魂摄魄、令人惊艳”的恒久之美。
一部成功的诗作,不仅要有灵魂,还必须有韵味,也就是艺术价值。《芦花红,芦花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对核心意象“芦花”的成功捕捉和运 用。芦花是普通的,也是崇高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正因为有了无数普通而又崇高的志士们,才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芦花之红,红 在民族的尊严,红在勇敢的抗争;芦花之白,白于惨烈的牺牲,白于无声的祭奠。这红与白,既是意境,也是色彩,更是精神。“什么是信念 信念就是/泪水之外 生命之外/看不见的刚强/没有性别也不分老幼/天长地久 海枯石烂/也不会改变的/心的所属 灵魂的归依/并且时刻被人敬仰”。在长诗中,诗人把对历史的拷问,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对英烈的赞美,对民族精神的颂扬,浑然一体于洋洋数百行之诗作中,完 成了自己对抗战文学的又一次跨越。
诗人娴熟地运用蒙太奇的手法,用“被捕、担当、拷问、诱降、狱中、就义”等6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全方位展现了朱凡烈士从被捕到牺牲的全过 程,艺术地提炼出烈士最感人、最生动的精神世界,热情讴歌了烈士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为争取国家独立与自由拼死斗争的伟大精神。镜头转换之间,诗意跃然之 处。诗人说过:“优秀诗歌的真正价值,是美学的价值、审美的价值”,这充满感情和正义力量的诗句,形成了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 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以独特的审美价值,让人读来热血沸腾,久久不忘。
长诗《芦花红,芦花白》保持着一种语言的惯性。带动语言向前推进的,是诗人充沛的情感、鲜明的意象,以及作者深刻的思考。这种思考,化为了诗中 描绘的议论:“人的生命 只有一次/一旦选择了担当/必须用生命作抵押 否则/你凭什么——/把泰山压下去/把忠诚举起/把热血洒出去/把永恒迎进来……”在娱乐化、低俗化不同程度存在于文艺作品中的今天,王久辛对弘扬主旋律 题材的坚持,显得格外具有“坚守”的意义。文艺作品如何防止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倾向,如何防止媚俗、低俗、庸俗的倾向,我想,只有像王久辛等作家、诗人 一样,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情怀,以“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追求,才 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才能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积极贡献。长诗《芦花红,芦花白》很快被《光明日报》刊登,并在新媒介上广泛传播,正从一个侧 面证明了优秀文学作品的价值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