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评论

《开埠》对重庆文化的新开掘(周晓风)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24

  重庆作家王雨先生勤于耕耘,继长篇小说《填四川》之后,近期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重庆出版社联合推出了长篇小说新作《开埠》,引起文坛瞩目。

  《开埠》是一部以1891年重庆开埠为背景的历史题材小说。作品以虚构的清朝地方官员夔关监督宁承忠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为主要线索,以清末民初的川江和重庆码头为主要场景,集中描写了宁承忠对洋人走私不共戴天,与贪腐官员的明争暗斗,以及与女袍哥喻笑霜之间的情爱纠葛。小说题材新颖,故事曲折,语言明快,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极富特色的重庆开埠史。在我的印象中,《开埠》是王雨用力最多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不仅对重庆城市沿革、历史文化乃至方言习俗等都有详实的描写,尤其对重庆的码头文化、移民文化和袍哥文化给予了集中展示,可以说是对重庆文化的一次富有深度的新开掘。

  重庆在地理位置上因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而形成渝中半岛重庆主城。重庆主城两江四岸绵延近百公里,行船往来成为古代重庆交通首选,并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重庆码头文化。重庆码头文化物质形态的典型代表有以朝天门、望龙门、通远门、临江门等十七座城门。与这些城门相对应的则是一座座码头,码头上下涌动的人流,以及围绕这些人流所形成的吊脚楼屋,河街店铺,茶馆酒肆等五光十色码头生活形态。清末巴县知县王尔鉴曾提到老重庆有巴渝十二景,其中大部分都与码头有关,如字水宵灯、龙门皓月、黄葛晚渡、海棠烟雨等。但重庆码头文化作为生长在这片奇特地理环境中的人的生活结晶,其核心还在于其中所展示的重庆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所蕴含的人文内涵。长篇小说《开埠》对重庆码头文化有相当丰富精致的描写。小说第七章对此作了有意展示,写宁承忠和情敌孙达祥为取得王雪瑶的好感,争相表现对重庆码头的了解:“宁承忠喜欢大江,喜欢舟楫林立的水码头,兴趣盎然:‘重庆府有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据说像九宫八卦’。孙达祥接话:‘是恁么说的。’王雪瑶说:‘多数城门都挨江。’扳指头,‘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望龙门、储奇门、金紫门、临江门、千厮门等等,都临水路,只有通远门一门接陆路。’孙达祥喜欢雪瑶脆悠悠的话声,笑道:‘雪瑶的记性好,通水路的城门多,说明重庆的水路繁华。’宁承忠看码头感叹:‘水码头里呢,除了朝天门之外,就数这太平门来往的船舶最多。’他希望太平门太平,担心洋人会来搅乱了水码头。”但《开埠》对重庆码头文化更深入的展示还在于对传统重庆码头文化在开埠通商后所产生的巨变的描写,以及书中各色人等围绕重庆开埠所产生的激烈的文化冲突。其中尤以宁承忠为代表的宁家兄弟父子和以李泓寿为代表的李家以及以武哲嗣为代表的武家三个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和性格冲突最为突出。作品描写三个家族围绕开埠所展开的矛盾斗争生动以及主人公自身性格的发展,展示了开埠前后重庆码头文化所发生的巨变,包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也赋予了重庆码头文化有待深入开掘的历史文化内涵。

  《开埠》对重庆的移民文化也作了富有特色的描写。其中尤以对主人公宁承忠的形象塑造最为引人注目。在长篇小说《开埠》的人物设计中,宁承忠是作者此前另一部长篇移民小说《填四川》中女主人公宁徒长孙儿的孙子,本是清代填四川移民的后裔,经过几代人的拼搏,终于在重庆站稳脚跟,从地方官夔关监督最后做到二品钦差大臣,但宁承忠仍然保持了移民的性格特征,并且与重庆码头文化融为一体。《开埠》对重庆移民文化的新开掘除了承接了《填四川》的移民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关联之外,着重对移民后裔与客居地文化的融合以及围绕重庆开埠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思想情感和人物性格等方面所发生的种种波澜展开了丰富而深入的艺术描写,勾画出生动而富有时代特色的重庆近代移民史的历史画卷。其中尤其对宁承忠对于重庆开埠的矛盾心理和逐渐认知过程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使传统移民形象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小说描写宁承忠的几个儿子也都继承了父辈秉性,努力有所作为。大儿子宁继富继承岳父家业当上了大河钱庄的掌柜,二儿子宁继国在叔父宁承业的支持下毅然到美国留学,学成回国后在重庆宽仁医院当外科大夫。宁氏家族成为重庆地方移民成功人士的代表。江湖女侠喻笑霜则在干爹武哲嗣的资助下留学日本,回国后又在宁承忠大儿子宁继富的帮助下把生意做到了上海滩。可见码头文化本来就是移民文化的基础,但重庆的移民文化除了有因自然地理和历史传承等原因以外,还与政府的移民政策有关。因此,重庆的移民文化具有更多区域文化建构的政治学、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在百万移民建三峡大坝的今天,艺术地展示重庆移民文化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建设意义,仍然是文学创作的一座富矿。

  《开埠》对重庆文化新开掘另一点值得重视的是,塑造了一位江湖女侠喻笑霜的形象。小说通过喻笑霜的描写,既深入刻画了重庆女性敢做敢为、泼辣豪爽的性格特征,又从一个方面对重庆及川东地区袍哥文化给予了极富特色的艺术展示,在某种意义上填补了袍哥文化的审美表现空白。喻笑霜本是万县码头“一壶醉”餐馆的小老板,从小跟随“嗨”了袍哥的父亲弄拳习武,耳濡目染养成江湖豪气。父亲参与历史上的重庆教案被朝廷追捕和袍哥兄弟出卖出逃在外,后因疾病身亡,给她留下了这份家产。喻笑霜出于生命的本能,对魁伟正直的朝廷官员宁承忠一见钟情,以后又因为生存的需要,投靠了重庆码头的袍哥大爷武哲嗣作干女儿,并正式加入袍哥组织。作品不吝篇幅对近代重庆袍哥仁、义、礼、智、信五大堂口及其行规行话做了相当深入的艺术展示,尤其细腻描写女袍哥闲大爷喻笑霜热情似火,以及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侠义性格,并把这种传统袍哥的侠义性格与小说中围绕重庆开埠所涉及的爱国和正义品质联系在一起,对袍哥形象作了全新的审美诠释,使喻笑霜成为全书最靓丽的艺术形象。

  长篇小说《开埠》对近代重庆开埠这一重大题材的艺术表现还涉及辛亥革命和重庆蜀军政府成立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和李鸿章、立德乐、杨沧白、张培爵等诸多历史人物,作品对此虽然有所涉及,但还显得比较单薄。作品的艺术语言生动明快,不少地方官话与方言话语杂糅而显得不够纯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小说在艺术上的完美性。但长篇小说《开埠》仍不失为近年来重庆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