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评论

微阅读,一种败坏阅读风气的阅读(安武林) 

[关闭本页]
作者:安武林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2-12-13

  “微阅读”,是伴随手机短消息、网文、博文出现而兴起的一种阅读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在家庭中的普及,少年儿童的“微阅读”渐成趋势。这是信息爆炸、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所带来的阅读方式的转变,或者说是信息爆炸、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发达所带来的伴生现象。它的实质和我们流行的快餐以及文化快餐是一样的,营养不大,但对少年儿童却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据调查的数据,说是超过四成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微阅读”,据我看来,应该是超过六成以上的少年儿童在“微阅读”。我在乡村对小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阅读,只有“微阅读”,抽样为五个乡村学校,调查人次达八百以上。我以为,这是一种败坏阅读风气的阅读。

  据调查,“微阅读”的主要内容是:好友动态、娱乐明星、星座运程之类的话题。这些内容基本上以娱乐性为主,信息性为辅,夹杂一些伪知识性的东西。“微阅读”的内容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流行性,二是简单而又相似的重复性。“微阅读”基本上是以流行为基本的支撑点,然后是重复,而这些信息的内容基本都是相似的,简单的,属于没有任何阅读难度的轻松阅读,比儿童文学中所称的浅阅读更清浅。“微阅读”不是以汲取知识和开拓视野为目的的,它的根本目的是消遣和娱乐。这些信息既不能增加智慧,也不能传递知识;不能丰富心灵,也不能陶冶情操;基本上可以当作无聊之时的娱乐,如同在地铁上玩游戏打发时光一样。“微阅读”的重复,本身已经消解了阅读的意义。我们都知道,阅读本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表现形式是: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任何一个人的阅读都是如此的,它是自然的,又是社会性的。无休止的重复,无疑是对阅读价值本身的消解。

  我们在替孩子们忧虑的同时,也在替成年人忧虑。因为“微阅读”在成年人中所占的比例,一点儿也不比少年儿童中少。唯一的区别在于,成年人有阅读的积累,少年儿童还没有或者说很少有阅读的积累。几乎在任何一个场合,我们都能看到成年人正在聚精会神地进行“微阅读”。我以为,少年儿童的“微阅读”和成年人的“微阅读”都是一种败坏阅读风气的阅读。它本身会把阅读行为肢解得支离破碎,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会分裂成无数个细小的阅读行为。它不仅会破坏宁静的心态,而且容易把消遣和娱乐性的信息当作知识来加以吸收。毫无疑问,它会把人基本的能力——思考——束之高阁。缺乏思考,缺乏思想,这样严重的后果虽然不应该由“微阅读”来承担,至少它会加重这样的恶果。其实,“微阅读”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娱乐性,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就能宽容地汲取合理的因素,让其在阅读的行为中发挥合理的作用,至少,能调剂深入阅读所带来的疲劳。

  我觉得少年儿童是缺乏自制力的,对于“微阅读”过分迷恋,如同迷恋动漫和游戏一样。我们应当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我指的是书籍的阅读),让孩子们对阅读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自觉抵制“微阅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不爱书籍的阅读。如在引导无效的情况下,那么就需要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或者说限制性的措施。比如限制上网的时间,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等。这样看起来有些粗暴,但效果是明显的。至少,我对自己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三这个阶段一直是限制上网和使用手机的,这样就能减少孩子进行“微阅读”的时间。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下,或者说环境中,单一的努力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它必须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阅读习惯。

  最后,我不得不说,“微创作”和“微阅读”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我们追踪“微创作”的兴起以及繁荣,它和“微阅读”的过程是何其相似。所以,我要说的是,“微创作”同样是一种败坏创作风气的创作。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