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勇气照亮人生旅途 ——读张健著《巅峰》(解玺璋)
“六一”期间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当今有些儿童读物,过分强调浅显和幼稚,孩子们并不买账,认为作者和编者小看了他们。孩子们的意见很值得大人们重视并认真加以对待。儿童本位不能不讲,但怎么讲法,其中却大有文章。如果我们把儿童本位仅仅理解为轻松、快乐的幼稚游戏,单纯追求有趣和放松,可能就大错而特错了,这种由成人强加给孩子的轻松、快乐,与单方面的灌输、说教怕是没有什么不同。
当时我正在读张健的《巅峰》。此书出自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名下,但它显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少儿读物”。在这本书里,作者写下了他在1991年随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南迦巴瓦峰,1993年随海峡两岸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亲历亲为、亲见亲闻,及其内心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我对登山运动少有了解,读了他的书,似乎才有了一些感觉,内心也受到很大的触动,读到动情处,我几次落泪,不能抑制,心里很为这些英雄感到自豪、骄傲。有时我想,这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他们的心智、情怀和别人有些什么不同呢?作者在中日联合登山队第一次攀登南迦巴瓦峰失败,队友大西宏(日本人)将生命永远留在南迦巴瓦峰之后写道:“活着,就该有勇气向自己挑战!能向自己挑战的人,就是举起生命之光照亮苍茫人生的前行者。”
作者笔下的登山队员都是这样勇气十足的人。一个叫王勇峰的队员,5年前曾经错失突击珠峰顶峰的机会,这次终于登顶成功,与其他5个队员站在峰顶之上。但下撤过程中却意外失踪28小时,经历九死一生,靠顽强的毅力,战胜艰难险阻,回到营地。后来,他对作者这样说:“登山者的目标不是登顶,而是体验人生中的勇敢行为,向自己挑战。这是一种灵魂的攀登,把壮丽的雪山和大自然抱在怀中,向世界上热爱生活的人呼唤一种崇高和美好的生活信念。”作者记下了这一番话,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传达出这样一种精神,一种虽九死而终不悔、顽强不屈、勇于攀登的精神。他说:“登山者对人生的热爱,对自然的不屈挑战,暗示着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生命之英气。”老一代登山家、原中国登山协会主席曾曙生对作者的这部作品大加赞赏,认为它的意义和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范畴,写出了登山运动的“文化价值和人生价值”,他说:“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们从这本书中一定能受到启示,收获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
由此可以想见,四川少儿社看重此书,未尝不是想给青少年提供更多有思想、有意义、有精神价值的读物,以弥补当下少儿读物的缺失和不足。如前所述,在当下琳琅满目的少儿读物中,不缺轻松、快乐、漂亮、有趣,缺的恰恰是内心的勇气和担当、理想和信念。这可能是在近年来青少年阅读中表现出来的另一种片面和偏颇。我猜想,青少年未尝不能读或不想读《巅峰》这样能赋予他们人生勇气的作品,在这方面,成年人不能小看他们,事实上,他们完全可以理解并接受这种精神价值,并为登山队员跨越生命极限的勇气和担当所感动。我们常常感叹这一代青少年养得太娇气,犹如温室里的花朵,身体和内心都比较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他们成长中的这种缺陷,在我看来,与阅读有直接的关系。我的意思不是说读了《巅峰》就一定会怎样,而是说像《巅峰》这样的作品,太值得推荐给今天的孩子们阅读了,它就像一面镜子,至少可以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身上潜藏的勇气,并将它激发出来。
按照中国传统儒学观点,勇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潜质,有时,我们面对人生困境,也许会显得勇气不足,但并非我们缺少勇气,而是勇气在我们的身体中还处于休眠状态,有待于激发和唤醒。怎样才能激发或唤醒我们的勇气呢?先哲们主张致良知,就是教你在生活中磨练自己,通过读书和实践,实现自己的内心选择。作者在书中多次讲到,他就是带着很多的人生困惑迷上登山的,“在南迦巴瓦峰,在珠穆朗玛峰,在风暴喧嚣的雪山之怀,我的心灵便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多年来一直苦苦寻找的东西是什么。”他的这种经历无论对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是一种启示,他告诉我们,没有勇气的人生是灰暗的,而勇气来自你的直接参与和面对。他在书的“楔子”里讲到每年来澳大利亚精灵岛繁殖的燕鸥,长大以后,要从南半球飞越太平洋,穿越赤道,最后到达北极,行程4万公里。一路上,海天苍茫,狂风暴雨,而它们的勇气,就在于张开翅膀后的义无反顾。在他看来,我们人类也有这样的精灵,就是那些勇敢的登山者,他们的勇气照亮了自己,也将照亮我们的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