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评论

从“农家军歌”到知识交响(贺绍俊) 

[关闭本页]
作者:贺绍俊
发布时间:2012-05-01

  王甜的长篇小说《同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带给我异样的惊喜,仿佛是在一场习以为常的阅兵式上,突然走来了一个装配全新的方队,顿时觉得耳目一新。

  这部小说的立意是直接建立在当代军队的实质性变化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王甜敏锐地捕捉到这种实质性变化,并将这种变化组合成为一个“地方大学生集训队”,她带领这个集训队大踏步地走进了军营。尽管我是一个非军方人员,但以我的观察,中国军队的知识构成应该是当代军队实质性变化的标志之一。它体现在多方面:其一,军队普遍的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其二,更多的大学生进入军队决策层。用小说中集训队长的话说,这是一群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三高”兵,毫无疑问,这将是当代军队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一支习惯了唱农家军歌的军旅文学,应该学会演奏知识的交响。《同袍》就是这样一支交响曲。

  从这个角度来看《同袍》,我以为它最大的价值就是写了:知识要在军队的大熔炉中锻造成好钢,知识也会为军队的肌体输入最新鲜的血液。大学生集训队在R集团军装甲团经受了一次淘汰制的考验,只有那些真正理解军人精神的大学生才会和军队融为一体。这是一个关于军队大熔炉的主题,在这一点上,《同袍》和以往大量表现这一主题的作品是相似的,所不同的是,以往的作品基本上是遵循着让个体无条件地认同整体的思路,而《同袍》则是着力于表现个体如何在整体中找到接榫之处。当然,王甜最终要告诉大家的是,知识一定能融入军队之中,知识也必须融入军队之中,新的军队必然是由知识装配起来的。

  过去的军旅文学要唱农家军歌,是因为军营里活跃着一群农家子弟。但现在“三高”兵逐渐要取代农家子弟了。《同袍》写的是这一过渡时期的故事。“三高”兵的知识特征,势必会带来军人素质、军人品格、军人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改变。军队是否做好了准备来接受这种改变呢?王甜的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的。在这个过渡期内,军队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就有了集训队中众大学生与队长、班长等之间的矛盾,队长曾黑着脸训诫大学生们:不要把“你们的地方习气”带到部队上来;作为回报,大学生们则鄙夷地称军人为“那些当兵的”。最重要的是,在王甜看来,这是一种思维方式调整而带来的矛盾。她写到三班长用传统的服从命令方式让女学生们接受军队铁的纪律的训练,要求大家轮流打扫房间,但她没想到没有一个人呼应她的命令。王甜明确地写道:“因为她忽略了‘地方思维’与‘部队思维’接轨的问题”。我觉得,反复出现在小说中的“地方”一词,已经是一个特定的“地方”,这是一个携带着现代知识的“地方”,因此,所谓“地方思维”与“部队思维”的接轨,其实是现代的知识思维与传统的战争思维的接轨。在这一点上她甚至表现得异常大胆,揭示了军队在旧的思维定势下带来的问题,同时她也乐观地展示出现代的知识思维的介入,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小说始终强调了这种接轨是双向的运动:知识要经过锻造才能装配军队;一旦用知识装配起军队,军队将焕然一新。

  还应该注意到王甜的叙述立场和叙述的主视角。她怀着一种知识者的理想去想象军队和军人,于是她写了一名自觉去适应知识思维的政委,写他带着自尊向知识投降,也写他在三班长情感失控时,不仅不责怪三班长,反而举手敬礼向她表示道歉,因为他认识到:“军人更刻骨的牺牲是精神与感情的牺牲”——这正是知识思维的结果。王甜是在想象着在一个极力消弭个性的军队大集体中,如何小心地呵护个性的光芒。这样一种叙述立场和叙述的主视角,也许会更加受到当今年轻读者的欢迎,仿佛是打开了军营的大门,撤走了军营的岗哨,让年轻人的心自由地飞进来。这样一种叙述立场和叙述的主视角,也反映了用知识装配起来的当代军人的时代特征:他们更有主体性。正像王远的父亲、R集团军新任军长所感慨的:他们那一代军人是在血拼中才积累起自己的特殊人生经验,而他的儿子作为新一代军人“有独立思维,性格坚毅,知道在重重困难中找到方向”。然而,无论怎么变化,他们都是军人,伟大的军人。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