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的网络文学初探
在网际流传甚广,影响也较大的网络小说,主要是玄幻、科幻、仙侠、穿越等类型,而出版较多又较有市场的网络小说,则主要是青春、言情、官场、职场等类型。
表面看来,2011年网络文学受到前所未有的瞩目:继参评鲁迅文学奖之后,这一年有7部网络文学作品入围茅盾文学奖,虽然在第一轮的评选中落马,毕竟已往前迈出标志性的一步;中国作家协会吸纳唐家三少、当年明月等网络文学作家为全委会委员,作协重点扶持项目中也包括了网络文学;鲁迅文学院举办了4期网络作家培训班,中国作协组织“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结对交友”活动,希望网络写手受到传统文学写作训练,能够逐渐走向成熟。
葆有活力的新兴文学板块
种种迹象表明,不仅仅是主流文坛在向网络文学作家敞开了怀抱,评论界也以积极的姿态靠近网络文学:由广东省作协创办、杨克主编的《网络文学评论》创刊,网络文学研究院成立。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北大新世纪网络文学研讨课”开课,这位曾沉浸于传统文学研究的年轻学者,在表示对传统写作的失望之余,转身投向生气勃勃的网络,并在其中找到了文学的希望所在。
尤值一提的是,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2011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们正在策划评选网络经典作品。
所有这些,是以飞速发展并逐渐各霸一方的网络文学作品作为支撑的。2011年,网络文学越来越多地影响社会潮流并形成文化现象。《失恋33天》被改编成电影,《步步惊心》、《宫》、《后宫甄嬛传》等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不过十年时间,中国的文学网民人数达2.27亿,约占网民总人数的47%;以不同形式在网络上发表过作品的人数高达2000万人,注册网络写手200万人,通过网络写作(在线收费、下线出版和影视、游戏改编等)获得经济收入的人数已达10万人,职业或半职业写作人群超过3万人。在网络作家队伍中,男女作者比例基本持平,18~40岁的作者占75%,在读学生约占10%。
网络文学真的走向成熟了吗?
“网络文学领域,既泥沙俱下,又藏龙卧虎,丰富性中具有芜杂性,芜杂性中又有可能性。现在的网络文学,已逐渐成长成为传统文学之外的一个葆有活力的新兴文学板块,这个板块可能没有传统文学看起来那么清晰和规整,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它确实是文学写作爱好者演练才华的一个超级舞台,也是文学写手与文学读者彼此互动的一个活动平台。”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评论家白烨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愿意在传统文学的青春期的意义上,来看待网络文学,并对它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
据白烨提供的统计数据,2011年小说出版总量达到了4300多部,除去少数中短篇小说集之外,长篇小说应在4000部以上。其中传统的严肃文学类小说约在1000多部,近3000部的长篇小说应为类型化的网络小说。现在的长篇小说领域,传统的严肃小说与网络的类型小说并行发展,各行其道的情形,已是一个基本的定势。那么,2012年的网络文学有何新的发展趋势?
过去的网络小说的出版运作,多为与图书文化公司合作的地方文艺出版社,现在随着出版社与文化公司的普遍联营与深度合作,出版网络小说的出版社已越来越多,但出版作品较多,影响也较大的,主要是那些并购了一些知名图书公司因而市场运作更为到位的出版社,如凤凰传媒、长江文艺、中南传媒等,还有一些出版大社也开始介入网络文学的出版,如人民文学、中国青年、作家社等。白烨认为,这是出版改制与市场运作的一种必然选择,因为现在有市场又有效益的文学图书并不好作,网络小说因为已经在网际积聚了一定的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把它们转化为纸质作品出版,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反而还可能作出连锁的效益,如版权转让、作品改编等。这样一些原因,使得网络小说渐渐成为出版选择中的一个热点。
给纯文学突围提供借鉴?
从网络文学本身的创作看,2012会有怎样的趋势?题材有何变化?白烨认为,要从网络与纸媒两个方面来分析。
网际的网络小说与纸质的网络小说,日渐呈现出各有侧重的两种趋向。在网际流传甚广,影响也较大的网络小说,主要是玄幻、科幻、仙侠、穿越等类型,而出版较多又较有市场的网络小说,则主要是青春、言情、官场、职场等类型。似乎网上流传的题材类型,多偏于浪漫意蕴的虚构,而纸质作品的出版,更偏于现实生活的写实。
总体来看,网络小说的题材丰富,写法多样。而在这背后,是不同追求的分野,不同情趣的互动,是写作与阅读的细分。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间网络小说改编影视的力度很大,有影响的作品也很多,如《失恋33天》、《遍地狼烟》、《步步惊心》、《钱多多嫁人记》、《裸婚时代》、《白蛇传说》、《后宫甄嬛传》等。这些成功的影视改编涉及到的题材,都有可能会带动新的网络小说写作,使言情、军旅、后宫等题材持续火爆。
文学是时下最重要的出版板块,所谓文艺类新书和畅销书,至少有二分之一,来源于网络。文学是时代的风向标,但是文学期刊等所生产的“文学”已经越来越代表不了时代的风向标,而网络文学所生产的“文学”却越来越靠近大众的流行趣味和社会潮流的走向;植耕于全民自由写作的互联网精神中,文学的“言语即生产力”得到了真正的释放,所以,网络文学十年,诞生了自己的经典、传统和风格。
于是,2011年,“第一次”在传统文学界和评论界出现了这样的声音:研究“主流文学”,不如研究“网络文学”?网络文学代表着文学的未来?或者说,网络文学之路,是不是可以给纯文学突围提供某种程度的借鉴和启示?
无论怎么问,其实质都是一种:我们在变相地承认,要解决传统文学所面临的困境和所直面的挑战,我们必须要“向网络文学看齐”。网络评论家庄庸提出,第一,研究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第二,洞悉网络文学新生产机制。第三,找出其中可以互相补充、同融共生的路径。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并没有掌握网络文学的核心生产机制。所以,如何能够知道它与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区别,并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互相补充,同融共融成为2012年网络文学发展核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