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理论评论

口罩后面是社会原型(师力斌) 

[关闭本页]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师力斌
发布时间:2014-02-26

  须一瓜的《白口罩》对当下的想象非常独特,具有原型色彩。它为我们观察社会运转建构了一个模型,方方面面都有涉及。

  小说在“非典”过去整整10年之后,重新让我们回味那种生死考验,咀嚼各式人等在死亡面前的不同选择。这让我想到《鼠疫》。通过一种类似于“霍乱时期”的想象性体验,让我们领略日常生活中难以觉察的人性和社会机制,读过之后,便会被它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它携带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历史记忆,仿佛在提醒我们,突发性社会危机并没有消失,它随时会窜到眼前。

  《白口罩》表面单纯,实际复杂,具有令人惊讶的想象力。它看似仅仅讲述了一个应对危机的故事,没有什么圈套或令人难解的意义,仔细品味却并非如此。它包含了对民间团体现状的关注及其与政府关系的思考,包含了对个人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存活环境的观察,包含了对宣传媒体运作状况的考察,包含了对公众舆论和社会心理的分析,还包含了对两性关系的探讨、对人的命运的思索,甚至还有底层生活的掠影(比如小麦到拾荒女老家的采访)等等,所有这些元素都巧妙地附着在危机故事的讲述中。此外,讲述故事的绵密和客观姿态,也是该作值得称道之处。我甚至觉得像极了一部好莱坞剧本,包括一个大的故事结构、许多小的戏剧冲突、核心人物、英雄主义、男女感情等。从上述任何一个方面展开讨论,都是有价值的话题。而最有价值、最核心的话题,还是对于社会机制的思考。

  读过本书会发现,它无疑是一个步步惊心的故事。突发危机对生命的威胁不是刀光一闪、一蹴而就,而是躲躲闪闪、磨磨蹭蹭、不断加码。明城的老百姓早就听说发生了瘟疫,因为在这个城市的田广区不断有人倒下。官方始终不承认,媒体一直不报道。身为报社记者的小麦,也仿佛陷身迷宫,不明就里。到底是不是传染病?有没有人因病死亡?医院到底接诊了多少病人?主管副市长向京到底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媒体不让报道“真实”情况?向京的傻弟弟向泉到底看见了什么?救援队老大康朝到底要找什么神秘的东西?医生苗博为什么总是遮遮掩掩?诸如此类的一连串疑问,始终在记者小麦的脑子里打转,困扰着她,也困扰着读者,吸引着读者。

  推动故事进展的每一个细节都埋着伏笔,每一笔都对下文起着决定性作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也就是说,小说的细节丝丝入扣,不能有半点差池。因此你的阅读也就不能偷懒。如果那个拾荒女是急性中毒,那么,市内田广区一带的传染病一说便是谣言;如果不是,那么传染病便大有可能。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苗医生就应该告诉记者真实的病情,就应该及时向上级主管副市长反映,市里就应该高度重视,及时制定应急方案,采取措施,媒体更应该报道事件的最新进展,让市民及早防范。然而,事件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反而朝向越来越错综复杂、越来越无法控制的方向发展。通过记者小麦之口我们知道,突然发病的人数越来越多,市民越来越恐慌,苗医生越来越忙,向京对康朝的神秘要求越来越急。用小说中的话讲,“口罩已升级为行贿品”。

  在叙述突发事件过程中,始终呈现了高度的悬念感,一环扣一环,环环险象,步步惊心。多条线索齐头并进:在不断有人发病倒下的危险中,小麦坚持探访病情真相;康朝作为救援队灵魂人物,为了救援队的资金问题,与他的前妻、副市长向京展开交易;向京的傻弟弟向泉发病和离家出走。众多线索交织成一幅大难临头图。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风声日紧。连记者小麦的同事都不惜丢饭碗,临阵脱逃。康朝家的保姆也在关键时候逃离。不顾一切地逃离,成为众人的选择。真相仍旧不明,恐慌仍在继续。小麦在寻找向泉的过程中,目睹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大逃亡,“那完全就是电视剧里逃难的恢弘场面”。“滚滚的出城大军弄出的尘嚣,几乎遮天蔽日。”“整个正和大道,就像一个流动的大广场,人、车、狗,都往城外一个方向流动。”至此,小说达到了一个高潮,也走到了十字路口。故事的谜底似乎就要揭开。然而,作者仍旧守口如瓶,前述诸多悬念依然困扰着我们。不断延宕谜底的公布,不断制造着新的悬念。政府如何应对大规模的混乱,读者拭目以待,当然也是对作者想象力的考验。小说在此出了一个奇招:政府召开了大规模的新闻发布会,目的依旧是辟谣安民,与危机爆发前竟然毫无二致!危机到底怎样收场,这对于亲身经历过“非典”的读者来说,无疑充满了悬念,艺术张力也得以充分显现。

  《白口罩》最有魅力的安排是它完全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恐怖的“非典”式危机,并非源自传染性疾病,而是一次医疗误诊带来的公共危机,源自一种放射性物质对人的伤害。在田广区突然发病而死的人,都由于接触了放射物。

  危机源于物质,并非人为,这个设计恰恰是理解小说思想主题的重要入口。真相大白后,我们对苗医生、向京副市长、康朝等人的种种误解随即化作同情与怜悯。特别是这位美女副市长,在小麦眼中原本属于毫无人性、冷酷无情、为了乌纱帽可以做出一切匪夷所思举动的人,原来有情可原。向京、苗医生并非串通一气、只顾一己之私利而不负责任、草菅人命。相反,他们为了化解危机,想尽办法,忍辱负重。向京甚至倒在新闻发布会场上,有一种顾全大局、独自担当的自我牺牲精神。奋不顾身寻找放射源的康朝、想私下里找到放射源化解一场公共危机的向京,他们最后都失去了生命。悬念重生的危机故事最后转化为个人命运的悲剧。

  向京和康朝的悲剧不是个人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揭开白口罩,露出的是社会机制的面孔。这正是《白口罩》最重要的思想主题。社会对于个人的强大制约,人的抗争的渺小,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得到了揭示。在我看来,呈现突发性公共危机中社会机制的运转状况,是《白口罩》最精彩的部分,具备了某种原型的属性。

  (《白口罩》,须一瓜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