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影像大师在哪里?(李成恩)
我最早受到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启蒙,对人类学纪录片有了强烈的兴趣。弗拉哈迪于1922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开创了用影像记录社会的人类学纪录片类型,那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在16个月里拍摄了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的生活,当年在纽约的首映获得极大成功。但他本人不是人类学家,他是一个关注人类情感、尊重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导演,他的作品也不完全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拍摄的,他后来还有两部人类学纪录片,一部是关于萨摩亚群岛的《莫亚那——黄金时代的浪漫曲》,一部是关于爱尔兰西海岸线外的阿兰群岛的《阿兰的男子汉》。他那朴素的带有人类学思想的拍摄手法,给我青春年少的学生时期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真正意义上的由人类学家拍摄的纪录片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1936年至1939年,贝特森与米德在巴厘岛上自觉以人类学思想与方法,拍摄了两万多英尺的胶片。到20世纪60年代法国人类学家让·鲁什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林共同拍摄了纪录片《夏日纪事》,这部作品体现了共享的人类学拍摄思想。同时期还出现了劳伦斯·马歇尔拍摄的《猎人》,记录的是布须曼人的狩猎生活。罗伯特·加德纳拍摄的《死鸟》,用鸟的死亡隐喻人的死亡,记录的是新几内亚的达尼人部落间的战争与宗教仪式的场面。但这些作品都没有超过《北方的纳努克》对我的影响,对弗拉哈迪的尊重还无人取代。
我国人类学影像纪录始于1927年,斯文·赫定在内蒙古白灵庙一带拍摄的买达尔圣节庙会活动的底片长达1100米。1933年,凌纯声、芮逸夫、勇士衡受当时的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派遣,前往湘西苗族地区调查,使用了电影摄像机,1934年,凌纯声和勇士衡在云南作民族考察的时候,再一次使用了照相机和电影摄像机。1958年,拍摄有《佤族》、《黎族》、《凉山彝族》三部人类学片。当时,这些片子被称为“少数民族科学纪录片”。直到上世纪80年代央视开始组织拍摄了反映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的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南方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等。
时至今日,我眼里的中国人类学纪录片大师终于出现了,他就是田壮壮。
我认为田壮壮的《茶马古道》系列之《德拉姆》即是国内最有分量的人类学纪录片。他自己这样说:“拍纪录片是让人很过瘾的一件事情,当你拍电影时,所有的发挥和演绎都不能脱离情节,而在纪录片中,你永远处于精神上的最高极限,因为一些精彩的东西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是他在拍完电影《小城之春》之后的一次出人意料的纪录片创作。
《德拉姆》拍摄的是茶马古道上的原住民族,记录的是正在消失的地域文化。这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纪录片,可以看出田壮壮对人与文化的尊重。这部纪录片里有一个15口人的多民族大家庭,用6种语言交流,有84岁的老牧师,104岁仍能吃拉面的怒族老人,与哥哥共有一个老婆的马帮商人,有着赶马人传奇经历的82岁的老马锅头,谈过恋爱的年轻喇嘛,拒绝求婚、想到外面世界看看的藏族女教师等等,还有赶马人痛失骡子后流下热泪,腼腆的小喇嘛和女教师的羞涩等细节镜头,诚实感人。
最近,我又认识了更年轻的文化人类学影像导演万玛才旦。他的第一部纪录片是《草原》,在此基础上扩充成了《静静的嘛呢石》,其他重要的作品还有《寻找智美更登》与《老狗》,后者还获得首尔国际电影节大奖。他是个沉默的智者,一起吃饭时似乎都是我在讲话。他的外表看起来像李安一样温和。回京后我又重温了他几部作品,我认为他是继田壮壮之后又一个重量级的文化人类学影像导演。令我羡慕的是他还正在拍摄一部关于藏族青年诗人的纪录片,最近将要剪辑一部拍摄多年关于小喇嘛的纪录片。
万玛才旦与田壮壮不一样的是他本身就是藏族导演,他太熟悉他所拍摄的对象了,他的创作是在一个大的人类学范畴下的忠实记录,他镜头里的故事还原了生活变化过程中的原汁原味的文化人类学的影像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