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网络世界的个体命运和精神困境——孟小书新作《猎物》研讨会举办
近日,孟小书新作《猎物》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举办。此次研讨会是“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4精品研推工程”第五期,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文艺出版社承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出席会议,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主持会议,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担任学术主持。
《猎物》
《猎物》为北京作协签约作家孟小书的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24年出版,是北京作协2022年度签约扶持作品,由《狩猎》《白色长颈鹿》《终极范特西》三个中篇构成。网络世界的林林总总,与现实温情与残暴纠缠往复,无尽的故事在作家的笔下产生,展现了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深层次困境。与会专家对这部作品的文本实验、叙事结构、主题内涵、人物塑造等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贺绍俊认为,《猎物》采取了列车式的小说结构,三部中篇就像三节车厢,彼此独立又相通,形成递进再反转的关系,使得文本更加复杂,内涵更加丰富。小说展现出作者跨文化的思维,其中对于盖先生为代表的西方人物的描写很精彩。将猎场作为人类社会的象征是这部小说深沉的主题,作者并没有刻意彰显,而是将主题完全隐藏在故事情节之中。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指出,《猎物》既可以看成三个独立的中篇,又可以看成一部有关联的小长篇,以互联网作为“猎”的重要工具,在叙事中完成三个连击,展现出现代社会青年的普遍精神困境。作者利用有限的篇幅,表现出丰富繁复的社会现实、充满起伏的个体命运,自由、生命、困境这些人类面临的终极问题,在互联网世界中被不断追问、不断探寻。
《文艺报》原总编辑、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
《文艺报》原总编辑、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梁鸿鹰认为,三部中篇由舒缓、平滑、顺理成章变为紧张、刺激、反转,第三篇戏剧性加强,叙事更为意想不到,展现出人性和现实的复杂性。这部作品不是围绕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而是以出走与突围引发的结果来建构叙事,远行、打猎,都是对于自由与新生活的追寻。同时,他认为小说还应加强对人物心理世界的深度挖掘。
北京文学期刊中心副主任张颐雯
北京文学期刊中心副主任张颐雯认为,《猎物》一方面叙事结构、矛盾设置、情感和价值观是传统的,另一方面小说又将网红经济、电信诈骗等社会热点融入其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当下性。小说反映出时代生存模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现实为核心,而是以虚拟社会为核心,网络对人物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刘大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刘大先认为,《狩猎》中网红Leila既是网友的猎物,也是K的猎物,构成双重自我憎恨的时代病。《白色长颈鹿》中老贺和竹桑困在个体的内心当中,无法走出异己的执拗认知。《终极范特西》中,诈骗犯和网络主播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情感劳工。在虚拟空间从数字意义上把握世界,依然无法承载现实的沉重,这部作品揭示了时代的情感真相。
《光明日报》“文荟”版副主编饶翔
《光明日报》“文荟”版副主编饶翔指出,新作以“猎物”为主题,对资本操控的互联网时代的人类处境进行了抽象的、深刻的思辨,同时又对真与假、善与恶、囚禁与自由等人类永恒的命题进行了思考,呈现了作者作为“感伤小说家”的本领。同时,小说中也仍然可以看到对于真情的渴望,其中反复出现的、相互陪伴的白色长颈鹿,是深存于作者内心的天真。
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
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重点分析了《猎物》所表现的异域空间。他指出,从世界文学来看,不是每个国家的文学都能出现大量异域空间,中国作家对异域空间的写作也经历了不同阶段,从聚焦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拓展到对世界不同角落的关注。异域空间的写作对于作家是很大的挑战,把没有那么熟悉的地方写得特别熟悉,这体现了作家本人的能力。
《青年文学》杂志主编张菁
《青年文学》杂志主编张菁指出,《猎物》有三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整体感,作品中的每个人物都不是孤岛,自然和人类也相互依傍,人物所面临的困境也呈现出某种整体性。二是思考力,小说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和追问,即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中如何摆放自己,如何找到和世界相处的自洽性和平衡感。三是情感力,作家努力让笔下的人物有透气的可能,让读者看到生活的温情与希望。
《收获》app主编走走
《收获》app主编走走将《猎物》定义为一部功绩社会小说,她认为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劳动异化的社会、一批劳动异化的人。Leila这个网红主播就是第一批伪自恋者,这是文学史中的崭新形象,她们在功绩社会的强迫下,生产自己、经营自己、展示自己,把自己当成猎物提供给别人。《猎物》的整个创作过程也是对抗浮躁的过程,给出了一种停止自我剥削的可能性。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员丛治辰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员丛治辰认为,《猎物》开拓了年轻一代都市经验的新视野,同时直面新媒介带来的新变化,丰富了当代小说的题材选择。作品关注人的当代处境,关注人心的损伤和心理焦虑,在悲剧性的心灵书写中发现自然的外在风景,从对猎物的猎取中发现对生命的悲悯与尊重,让精神遭受严重挤压的现代人找到某种救赎的可能,同时将最远离自然的人和自然连接在一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刚指出,《终极范特西》是他最喜欢的作品,这部作品是对逃离本身的反讽。逃离是青年写作非常流行的一个主题,即要逃离虚无的、恐慌的、小资产阶级的个人困境。Leila作为一个逃离者,逃离孤独,逃离身体残疾带来的各种歧视,逃离建立在谎言上的生活,但是她的逃离最终指向的她心目中的远方,却是缅北的电诈园,这是对当下青年写作的一种流行价值趋向的巨大反讽。
《人民文学》编辑部副主任马小淘
《人民文学》编辑部副主任马小淘认为,孟小书的小说总能提供非常新鲜的经验,但又处理得非常自然。她的写作非常有生命力,始终尝试各种生机勃勃的题材,但她的底色还是很朴素的,她在光怪陆离的生活表面还是关注形形色色的人的挣扎和欲望。《猎物》讲述了非常残酷的故事,但作者展现出了非常轻快的处理残酷的能力。
青年作家孙睿
青年作家孙睿认为,第一篇《狩猎》是彼此狩猎的故事,Leila作为网红主播,在网上博眼球,其实就是给网民布下陷阱,但最终也被网暴所击倒。第二篇《白色长颈鹿》是老贺跟竹桑之间的互相解救,同时也带出母女、父女之间的解救与被解救。第三篇《终极范特西》和第一篇似乎是平行时空的关系,K把Leila解救了,两个人在另一个新环境里又发生了新的危机。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张鹏禹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张鹏禹认为,这部作品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男性与女性之间、网民与网暴对象之间三个层面的狩猎。他指出,这部作品实际上延续了现代文学的一些潜在的叙述模式,比如鲁迅的“看与被看”的模式,在狩猎过程中形成一种杀与被杀的模式。另外一个延续而来的文学传统是来自鲁迅的《我之节烈观》,其中提到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恰与网络暴力形成同构。
鲁迅文学院青年教师张天宇
鲁迅文学院青年教师张天宇认为,《白色长颈鹿》书写了一种别样的亲情关系,以及在这样的亲情关系之中家庭成员的心理。小说中Leila的死为我们提供了细致观察当下家庭情感的切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自我、渴望摆脱家庭关系的父亲和迷失自我、缺乏人格独立的母亲,而Leila在其中是没有存在感的。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孟小书对于新情感的发现。
《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曹译
《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曹译认为,这部小说处理了两个命题,一是走到生命的新命题上,小说直面现实,把现实置于真正重要的视野中考虑。二是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互相理解的难题,作者引入性别视角和互联网视角,展现了人物之间互不理解的矛盾。小说直接进入当下流动的叙事空间,展现出作者再推进一步的叙事能力,使得小说实现了更复杂、更深入的抵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万小川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万小川梳理了孟小书的创作历程,认为2010年至2014年是放飞想象的初探阶段,以《多伦多的小爱情》《走钢丝的女孩》等为代表;2014年至2019年是独特的青年写作阶段,失败青年、家庭危机、都市迷惘、主动逃离等关键词,勾勒出其创作的总体风貌;2019年至今,表现出写作的新变,把自我置于现实之中,在人物关系中去发现人的处境以及与外部世界扭曲错位的关系。
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
张莉认为,《猎物》是孟小书非常重要的进步,孟小书找到了自己写作的“自留地”。她指出,孟小书是一个具有敏锐性和当代气息的作家,网络时代人际关系根本性的变化,在她的作品里面得到非常好的呈现。她指出,孟小书能够非常好地传达出青年的生存状态和青年亚文化对整个时代变化的影响,期待未来写出更多传达当下青年精神生活的作品。
北京作协签约作家、《猎物》作者孟小书
孟小书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她坦言,距离最近发表的小说,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中间也遇到了很多写作的困难,专家对于《猎物》的解读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对于今后的写作也很有启发意义。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
赖洪波指出,为青年作家召开专题研讨会,是各个代际批评家对青年创作力量的托举,也是对青年创作的推介和助力。《猎物》展现出青年作家介入现实的勇气和能力,她把社会热点用文学的叙事勾勒出来。但是社会热点进入文学后如何呈现,还需要持续的创作探索。目前作品所展现的社会的广度和人物性格的丰厚程度,还有不少需要提升和探索的地方,期待在各方面的共同助力下,以孟小书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作家进一步提升介入现实、用文学书写现实的能力,展现更为丰厚的文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