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2024“文学京彩季·大家小课”诗歌单元圆满落幕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7-26

  文学之海无涯,学习是渡海之舟。近日,“文学京彩季·大家小课”诗歌单元圆满落幕。该活动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作协承办,先后邀请诗人、诗歌批评家、清华大学教授西渡,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研究员臧棣,诗人、翻译家、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进行专题授课,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诗歌创作的经验和理念。130余名文学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现场参与活动。其中两期活动进行了线上直播,观看人数56万余人次。活动由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主持。


诗人、诗歌批评家、清华大学教授西渡

  7月10日,2024“文学京彩季·大家小课”启幕。第1期邀请西渡主讲,主题为“浅谈诗歌写作的语言问题”。西渡从诗歌的性质谈起,认为诗歌是以情感的方式来使用语言,是不可更改的语言形式,任何一个字的改动都可能造成诗歌原有情味的损失。谈到用什么语言来写诗,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词汇层面,要以当下的、生动的口语作为材料进行萃炼、加工、提升;句法层面,不必刻意强调诗在句法上的特殊性,要吸收散文句法上更丰富、更复杂的表达,扩大诗歌表现的边界;在篇章层面,诗的章法主要遵循情感、想象展开。他寄语年轻的诗歌创作者,强调“写作是一种工作,不是神灵附体”,“每首诗都只体现了创作所形成的一种状态,它几乎永远可以重作和修改”。


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大学研究员臧棣

  7月16日,臧棣以“诗和身边的事物”为题展开授课。他从关乎诗歌本质的争辩讲起,指出对于诗歌和日常生活关联的认识,在当代诗歌界存在重大分歧,可概括为五个争论焦点:一是诗歌基础之争,即日常经验是否能够作为诗歌的源泉;二是想象力之争,即诗歌到底是可体验的,还是偏于经验的;三是价值之争,即是否宏大事物、崇高风格就比日常事物天然具有优势;四是真实之争,即诗歌的写作到底偏向主观还是偏向客观;五是审美态度之争,是否应该强调细节和精确。臧棣强调,在当下的文学观念中,对细小事物价值的贬低绝对是偏见。他认为,对日常事物的书写非常重要,要用足够的事物来支撑充沛的情感,把诗人对存在的深刻洞察、对重大问题的价值判断,代入到细节的褶皱里面,这样才能避免空洞化的表达,让诗歌内容变得充实而有意蕴。


诗人、翻译家、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西川

  7月22日,西川以“诗的问与答”为题展开授课。根据会前征集的普遍性问题,西川作出了回答。他从古典诗歌谈起,指出要深入到历史现场去研究诗人、研究诗歌。谈到杜甫的伟大,他认为杜甫之所以能够成为诗圣,不仅仅是因为诗写得好,更是由于“安史之乱”之后,整个唐朝社会的文化风气、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的诗歌参与了对中华文明、中华道统的重塑。他认为,从古典文学到今天的文学,不是诗歌的不同,是语言的不同。古诗所使用的古汉语和新诗所使用的现代汉语,在节奏、观念、文化背景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站在古诗的立场上来批判甚至谩骂新诗是不科学的。对于诗歌写作者,他突出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指出每个人的才华是自身无法决定的,但是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阅读,如果我们视野不够,说多少东西都是别人说过一百遍的东西;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视野,对文学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敏主持

 

观众提问

  “大家小课”是“文学京彩季”系列活动的重要板块,自2022年创立以来,成功举办27期,邀请了众多知名作家、评论家、名刊编辑进行授课,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不同体裁。活动采取专题授课与现场交流、线下小班授课与线上同步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为文学创作者提供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帮助和指导,受到广大文学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认可。接下来,北京作协将充分运用首都高校学术资源,不断拓展课程讲授领域,计划邀请小说、儿童文学、非虚构、戏剧影视文学方面的专家,为不同领域文学创作者提供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创作水平的“文学课堂”。


第1期《浅谈诗歌写作的语言问题》合影


第2期《诗和身边的事物》合影


第3期《诗的问与答》合影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