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山乡巨变文学书写的新范例——刘庆邦长篇小说《花灯调》研讨会在京举办
7月17日,刘庆邦长篇小说《花灯调》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艺术工坊举办。此次研讨会是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4精品研推工程第一期,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作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作家出版社承办。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白烨,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洱,《小说选刊》主编徐坤,《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教授刘大先,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张鹏禹,作家出版社编辑向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胡诗杨参加会议。本次研讨会由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周敏主持,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担任学术主持。
长篇小说《花灯调》
《花灯调》是作家刘庆邦最新长篇力作,讲述了驻村第一书记向家明的下乡“探险”历程,她与广大村民齐心协力,从“走新路”到“闯新路”再到“致富路”,共同书写了高远村脱贫攻坚的华丽“变形记”。作品取材于遵义地区真实事件,小说原型用7年多的时间、2700个日夜的坚守,与父老乡亲共同见证了乡村旧貌换新颜的蜕变。刘庆邦被原型人物的事迹所感动,深入当地体验生活、调查采访,调动了“一生的准备”,创作推出了这部脱贫攻坚主题的长篇小说。作品得到了文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
吴义勤对《花灯调》的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这是一部真正胸怀“国之大者”的文学作品,是一部用心用情用功之作,具有鲜明文学特色。作家采用朴实的写作手法,展现生活的丰富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让时代、生活和人物本身呈现力量。他认为,这部作品是中国作协“新山乡巨变计划”的重要收获,为乡村题材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
陈宁指出,当前主题创作要重点解决主题先行、缺乏文学性的问题。“主题创作是硬的,我们要用文学的语言、文学的形象、好的故事去柔化它”,这是刘庆邦对主题文学创作的理解,《花灯调》这部作品正是他对这一创作理念的生动实践。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原会长白烨
白烨认为,《花灯调》用现实主义的笔法细致描绘了极度贫困山区脱贫脱困、走向振兴的全过程,作品中江书记、夏支书、周志刚等各色人物都塑造得很出色,尤其主人公向家明充满了党性、女性、母性的光辉,是新时代基层女性干部的典型形象。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
何弘指出,这部作品是中国作协两大文学计划的重要成果,无论是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同类题材创作中,还是在刘庆邦个人创作中,这部作品都显得尤为独特。作品没有刻意铺张矛盾,没有刻意拔高人物,比较全面完整地呈现了脱贫攻坚进程,也是对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真实写照。
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
潘凯雄用“四个有”来分析《花灯调》的可贵之处,他指出,这是一部有理想、有人物、有冲突、有质感的小说,这“四个有”是当下山乡巨变题材小说所缺乏的,而在这部作品里都得到了非常艺术化、非常得体的呈现。
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洱
李洱指出,将故事发生地安排在贵州遵义的意义在于,我们党从建立以来、从共产主义理想确立以来,就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将革命理想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是这部作品的艺术逻辑。他认为,这部作品的政治逻辑、生活逻辑、伦理逻辑是统一的、同质的、和谐的,构成了温暖向上的美学特征,为当下主题创作提供了很多成功经验。
《小说选刊》主编徐坤
徐坤认为,刘庆邦那代人对童年饥饿和贫困的记忆伴随终身,当亲眼目睹由饥饿到温饱再到富足的山乡巨变时,他的感慨是巨大的,赞颂也是由衷的,他描绘了新山乡巨变的过程,也贡献了新时代的李双双式的女性典型,一位有家国情怀、勇挑重担、身先士卒、不辞劳苦的基层工作者的形象。
《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
“所为难得是情愿”,程绍武认为,“情感先行”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点,对乡村的深厚感情、对脱贫攻坚刻骨铭心的感受,是作家内在创作动力,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重要前提。作品真实全面地写出了脱贫攻坚取得成就的现实逻辑和政治逻辑,为脱贫攻坚历史壮举留下了坚实的、独特的、留得住的文学样本。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
张亚丽提到,山乡巨变这个选题不容易写好,很多作家容易写得概念化、套路化、刻板化,刘庆邦用深厚的写作功底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对这片土地、对这些人物、对脱贫攻坚注入丰沛的感情,他是真诚地、发自内心地用文学为时代发展鼓与呼。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教授刘大先
刘大先指出,刘庆邦是形象特别鲜明的一位作家,从早期写煤炭到后来写乡村,再到现在写脱贫攻坚,他始终着力描述环境变迁、社会变迁,其创作的重要意义在于,除却文学价值以外,他的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史料价值,我们从中收获很多其它社会学科里学不到的感性细节和质感经验。
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
杨庆祥认为,政治、经济、情感三位一体的结构是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的一个传统,《花灯调》恰恰暴露出这种三位一体的文学想象和实践已经成为乡村题材写作的症候性问题,而如何在政治、经济、伦理的纠结之处建构人物、展开叙事,是当前作家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
岳雯认为,这是一部有着显性文本和隐性文本的小说,显性文本是以《花灯调》为题,延续了由左翼小说革命叙事传统而来的乡村叙事;隐性文本是以原名《泪为谁流》为题,讲述了潜藏在农村物质贫困深层的精神性贫困,延续了启蒙叙事的传统。她认为,挣脱模式化的叙述套路,把不同的叙述传统融为一体,是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
宋嵩认为,真诚是这部作品最大的优点。在人物形象方面,除了主人公向家明以外,次要人物的塑造也很出色。周志刚、齐天星等新时代老农民形象,是同类作品中未曾出现过的。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张鹏禹
张鹏禹指出,这部作品既没有回避国家意志在深度贫困地区实现脱贫之路上的重要性,又彰显了国家行动下的个人意志。作家大胆采用外部视角,向家明作为外来者与高远村之间的冲突构成作品隐性张力,而最终她在带领高远村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也由此走出“闯入者”的身份,与当地村民和这片土地建立血肉相连的关系。
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
张莉认为,这部作品非常深刻地展现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如何影响每一个人的生存。在人物塑造方面,作品跳离了过去无所不能的基层干部形象,塑造出一个内心脆弱、处境艰难、喜欢流泪,以情化人、用柔软方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层女性干部,为我们这个时代贡献了新的女性形象。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胡诗杨
胡诗杨梳理了刘庆邦长篇小说创作的三个阶段:1985年至2000年,确立了乡土和煤矿两大创作题材,形成柔美和酷烈两种个人写作风格;2001年至2013年,以《红煤》《遍地月光》等作品为代表,创作更直面生活的复杂性、人性的复杂性;2014年至2024年,推出了《黄泥地》《花灯调》等长篇小说,创作题材不断丰富、拓展和深化。
作家出版社编辑向萍
作为责编,向萍分享了编辑这部书的感悟。她指出,这是作家用历史、现实和切身的饥饿、苦难经历说服自己,用一生做准备而创作的作品。书中那些令人感到陌生甚至难以置信的部分,可能就是很多人的真实处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品从文学的角度填补了历史史学方面的小小空白。
作家刘庆邦
刘庆邦对与会专家的发言表示感谢,对专家们就《花灯调》提出的意见建议也作出了回应。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
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周敏
“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精品研推工程”是北京市文联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策划组织的文学品牌活动,自2022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5期作品研讨会,深度研究和重点推介文学精品,引导北京作家提高创作质量、更好地表现时代精神,打造发现精品、研究精品、推介精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