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民族融合 推动文化繁荣——《北纬四十度》研讨会在京举行
10月24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北京作家协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和上海文艺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陈福民《北纬四十度》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宣部副秘书长郭义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等十余位专家与会。会议由北京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王虓主持。
出席陈福民《北纬四十度》研讨会的领导和嘉宾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讲话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充分肯定了这部作品的价值,指出贯穿《北纬四十度》全书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这条至关重要的地理带,既是在讲述历史,又代表了现代的关注。在观察中国历史时,北纬四十度线代表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来的动力结构,在这个区域内,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彼此交错、交融,历史上各种各样的民族在此交往,形成了风云际会浩浩荡荡的历史大洪流。《北纬四十度》给我们提供了历史写作的新的范例,代表了文学、泛文学的新的可能和更广阔的空间。
中宣部副秘书长郭义强讲话
中宣部副秘书长郭义强对《北纬四十度》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对出版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在发言中指出: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角度很新颖,很有创新。史料扎实,说理充分。同时在语言的生动性、描述的通俗性上下了很大功夫,我们现在同种类型的书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出版界也应该紧紧围绕“两个提高”,一个是提高质量,第二是提高效能。而《北纬四十度》的出版经验,值得出版界好好总结。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致辞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代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文艺出版社致辞,他在发言中提到:北纬四十度》的酝酿、策划、创作、发表、出版和推广,在各个环节都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心血,也体现了全国和上海出版界、文学界以及文学刊物对华夏文明、地理文化、传统历史文化、民族繁荣发展的热忱关注和高度关切。《北纬四十度》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作品,是第一次聚焦北纬四十度这条第五代文明发展的文化大散文,这部书将文学的细腻生动和历史的严谨真实融为一体,将历史回望和现实的探访融为一体,是对长城和中国北方中华文明的一次致敬。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致辞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致辞。他首先代表北京市文联、北京作协对中国作协、中宣部出版局长期以来对北京文联、北京作协的关心、爱护,对北京文学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对来自上海的“出版界的朋友”、“评论界的朋友”和“文学界的朋友”表示欢迎。田鹏在发言中指出:北京作协多年来采取用作品发现人、对作品签约扶持来推动文学创作,发现优秀人才。陈福民老师作为北京作协的理事,同时他创作出的《北纬四十度》这本书也是北京作协签约扶持的重要成果。
北京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王虓主持研讨会
专家白烨发言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在致辞中提到:陈福民的《北纬四十度》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特殊文本,其中有散文成分,也有论文成分,甚至还有史料考据成分,所以这个文本非常特别。其次,这本书专业性很强,非常具有可读性,可见他在写作的时候心里是有读者的。今后历史的会越来越热,在这时候已经写出很有影响的作品,不要罢手,要持续发力再写出更好的作品。
紧接着,与会的各位专家就《北纬四十度》这本书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专家孟繁华发言
北京作协理事、沈阳师大特聘教授孟繁华说陈福民是一个批评家,是一个学者,他的《北纬四十度》写得非常纯粹。谈历史的时候,孟子讲“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福民写《北纬四十度》的时候,用文学的方式同历史对话。历史和文学不一样,文学可以经典化,历史不能经典化,但历史可以经过历史化。历史化是什么意思?现在很多人谈历史化,他们对历史化没有搞清楚。历史化是永远的历史化,永远的历史化就是永远的对话,对话关系是历史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过程。不是时间越久越叫历史化,时间再久历史还是历史,只有新的不断对话,才能把历史更清晰的呈现出来。历史清晰了,我们对现实、对未来的认识也就清晰了。福民选择的这些人物,从帝王到重要的将领,文公武治的,特别是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对他们用文学方式进行讨论,生动地呈现出了这些人物的历史面貌。当然,这里肯定有文学的想象,有了文学想象之后会使这本书更好读,能让历史著作走近普通读者。所以说,《北纬四十度》这本书是近年来文化散文特别重要的收获。
专家梁鸿鹰发言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说我认为《北纬四十度》这本书有一种无畏艰难的精神。作者陈福民是正面强攻的,他从整个根脉从头理,知兴替、看过往,我们能在其中看到人物性格、作者情怀。同时,这个作品有很强烈的故土情思,我昨天晚上特意看了他写母亲的那篇散文,我对照起来读,感受到他对右北平和整个家族故乡的情怀。“右北平的秋天,一点都不安静,也不悲凉,相反那是闪耀着金黄色的欢快、爽朗和热烈。”这些段落希望能更多一点,更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
专家贺绍俊发言
北京作协理事、沈阳师大特聘教授贺绍俊说《北纬四十度》在当下的散文创作中,可以说这本书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因为在散文创作领域,历史文化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点表现非常突出,一批书写历史和追问历史为主题的散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还创造历史文化的大散文的概念,也出了一些历史文化散文的大家,比如刚才孟老师提到的余秋雨、王充闾等等。随着历史文化大散文的流行,一些作家把历史文化散文写作当成一种捷径,在历史书籍中找一些材料,这就造成历史文化散文的泛滥。这一类散文的问题,要么是将历史直接化,只是从历史中取一些片断,然后任意发挥,缺乏对历史整体的关照,要么就是过份追求文学性,历史本身的面貌被虚构、抒情所遮蔽。
专家黄德海发言
专家李林荣发言
专家刘大先发言
专家木叶发言
专家宁肯发言
专家潘涛发言
专家王继军发言
专家乔叶发言
专家徐刚发言
专家杨庆祥发言
专家杨早发言
专家岳雯发言
专家张定浩发言
专家钟红明发言
专家周晓枫发言
陈福民《北纬四十度》研讨会现场
与会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北纬四十度》的文学和历史价值进行研讨,认为《北纬四十度》是一部历史史实与文学抒情相结合、历史回叙和现场感并重的文化散文佳作。既是个人的历史记忆对宏大的民族集体记忆的呼应,又是对两千年的文化冲突与文明融合的呼应。北纬四十度并不是保守的、固步自封的地方,而是各民族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伟大创造,是为了彼此共同的生存空间而产生的文化与文明的冲撞的结果,这是北纬四十度特殊的魅力。
《北纬四十度》作者陈福民发言
《北纬四十度》的作者、学者、批评家陈福民表示,这次写作不仅是对过往经验的回顾,也是对长城、中国北方和中华文明的致敬。从公元前300 年的赵武灵王直至十七世纪尾声的康熙皇帝,以“北纬四十度”为标志的地理文明带意外地拓宽了中国,围绕着长城所展开的冲突、沟通与交融,为竞争双方打开了更加意外也更加辽阔的新世界。当商人创造历史的时候,丝绸之路上赶骆驼的人们都知道,他们将从中国出发走向整个世界,再从世界回到中国,文明的步履因此艰难而络绎不绝,而当用文学去打量和描述这一切的时候,《北纬四十度》是她跨越时空而来的一次回响。
《北纬四十度》是第一部围绕北纬四十度进行探究民族融合与民族历史的文化大散文,也是文学创作的细腻笔法与历史研究的严谨姿态的一次完美结合。本书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经,以北纬四十度地理带为纬,绘制出一幅“参与性”的千古江山图。北纬四十度是一条与万里长城生死相依、彼此成就的地理带,它的南北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族群与生活方式,在它的南方,定居民族修城筑寨,男耕女织;而它的北方,游牧民族骏马驰骋,开疆拓土。长城内外,不同的民族互相打量、彼此想象,深情凝视了几千年,最终完成了不同文明类型的竞争与融合。《北纬四十度》一书既重新塑造了千年时空中已被充分想象过的历史人物,打开了曾被遮蔽的历史面相,又在这种重构和再次对话的过程中,在不同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塑造的大背景下,呈现出饱含人文关怀和文学深情的历史价值观。《北纬四十度》出版以来,频繁出现在各大图书销售榜单、媒体文学排行榜和文坛活动中,入选“中国好书”月榜图书、光明书榜月榜、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第三季影响力图书。
本书出版以后,社会各界都给出了高度关注。上海文艺出版社在天府书展举办了“站在北纬四十度遥望最壮丽的中国山河”新书发布会活动,为现场的读者们讲述两千年来的华夏文明、历史与民族情怀。现场读者反响热烈,踊跃提问,遨游在北纬四十度搭起的历史长河之中。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举办“走进历史寻访文学新的可能”,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交流互动。大同市图书馆举办“在北纬四十度上看见中国与世界”主题讲座,在北魏平城遥望远去的文明。作者前后考察和写作历时四年之久,兼具文化寻根与精神还乡的理想,在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之间从容切换,既钩沉了那些长年沉潜在民间的独特段落和瞬间,又为这些段落和瞬间找到合适的呈现形式,从而让人获得一种“精神发现”,这种“精神发现”又往往是非历史的,是在野的、异质的、民间的,只有它能有效地联结历史和作家之间的精神通道,抵达历史的文明深处。
北京作家协会一贯坚持为作家服务、为创作服务的宗旨,《北纬四十度》正是北京作家协会的签约扶持作品,在作家创作之初,北京作家协会便给予了立项扶持,并会在今后重大奖项的评选中积极推介,让更多读者了解这部优秀作品。
一直以来,上海文艺出版社都将“精品意识”体现在长期规划中。《北纬四十度》的酝酿、策划、创作、出版,凝聚了方方面面的心血,也代表了上海出版界、文学界对华夏文明和民族繁荣的热忱关切与高度关注。上海文艺出版社将携上海文化出版社及《故事会》《咬文嚼字》,与社会各界加强合作,继续聚焦上海乃至全国文学的出版高地建设,积极探索文艺传播的创新形态,进一步聚焦对现实有强烈关照、对时代有热烈回应的现实主义佳作,全力打造体现上海特色、代表当代中国一流水准的文学创作出版高地;抓好重点产品,切实加强重大文艺成果和重大主题图书的宣传推广工作,让上海的文学创作出版更有标识度、更具影响力,使“上海文学”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中更好发挥源头性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