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韩小蕙《协和大院》研讨会在京举行 

[关闭本页]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9-18

韩小蕙《协和大院》研讨会在京举行

 

9月16日,由北京作协签约扶持、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散文家韩小蕙著述的纪实散文集《协和大院》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刘恒,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等二十余名专家出席研讨会并发言。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场
会场

 

构建一个北京城里的“故乡”

“协和大院”,是1917年随着北京协和医院的建立而修建起来的花园式大院,如今地址在北京市东城区外交部街59号院。一百年来,这里居住着协和医院的医生们,被称为北京新30景之一。作者韩小蕙在协和医院出生,在协和大院长大,在“见面尽大医,往来无白丁”的环境熏陶下,铸成了这部作品。

“在当前文学的话语体系中,大家谈论故乡特别多。而故乡通常指的是乡土性的故乡,这样使得我们生于城市的作家显得有些‘来路不正’。《协和大院》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北京城里的‘故乡’,构建了作者韩小蕙自己精神的故乡。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变化太快,我们所能抓住的,是一片地方像下雪一样层层叠叠累积起来的记忆和经验。”李敬泽分析道。“我愿意把这本书看作她的精神上的自传,一个说我是谁、我怎么成长起来,哪些阳光雨露、风雨雷霆构成了我生命因素的生命之书。而这个生命之书又非常独特,它打开了北京那样一个院落、一个街区丰富、复杂的面相,人生之百态、世事之沧桑,各种各样的命运在那里上演,从而可以透视整个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李敬泽说。

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美文杂志主编贾平凹的贺信中谈道,“《协和大院》首先在《美文》上刊发,连载一年半,共十八期,每期一万五千字左右。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版面,是《美文》创刋以来没有过的。每期我自己看,也推荐给朋友看。这是一部厚实的书,写的扎实,密实,有细节,有人物。容量也大,很充沛,最难的是把史实史料与今天的现实融汇贯通着写。这部书对当下的散文写作,有突破价值。”

 记录一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史

《协和大院》以第一人称的亲历、所见、感受、思考,记述了包括美国医生在内的5代居住者,描绘了一大批协和医院大师级的名医,如李宗恩、聂毓禅、张鋆、林巧稚、黄家驷、吴蔚然等。他们的人生精彩纷呈,很多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在作者偏重日常生活和人格品行的讲述中,呈现出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

刘恒(左)、李敬泽
刘恒(左)、李敬泽

 

“凡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会在这个小小的大院里看到自己的大院、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感受感同身受的幸福感和痛苦感。”刘恒谈道。他认为,《协和大院》恰如其分地记录了知识分子的命运史。“过去几十年的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以阶级斗争为纲。书中写了大师、高级知识分子,真正的贵族、精神的贵族,还有一些平民,甚至还有一些准暴民,适度真实的记录了这段历史的痕迹。”令刘恒感到高兴的是,书里对“文化大革命”所持有的是批判立场,认为“文革”是一场浩劫。

北京作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认为:协和大院作为一个被现代化的缩影、一个标本,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当下的历史书写,一般是显性的,《协和大院》为隐秘的、私人化的历史书写,提供了参照。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是非观念非常鲜明,对文革持有批判意识,带有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届高考入学的那拨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以朗健的、开阔的、非民族主义视角来看待我们的民族历史,是这本书最感人的地方。

“给中国最高医疗机构和其中的知识分子立传——大医大爱的理想、名医名家的学养、救死扶伤的精神,大院里的科学精神、包容精神,随时准备挺身而出的牺牲精神,是作者在字里行间始终寻找的东西。”《文艺报》总编辑梁红鹰评价道。“此外,任何好的文学作品里都应该有一种命运感。《协和大院》就写出了物事与人世的命运感。那些楼、那些院落、那些户主们的变迁,关于花草、树木、鸟草等等,在时代大的风云裹胁之下,是如此的难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有的被传承下来,有的失落了,有的斯文犹在,有的斯文不复存在,对它们流逝的感叹和惋惜构成了文本当中很重要的元素。”

作者韩小蕙表示,这是她几十年来一直想写、一直在做全方位准备的一部书,很幸运地成为“北京作协签约扶持原创作品”以后,动力倍增,抓紧写作,终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帮助下正式出版。她希望以此书,见证天地之间有大美、大德、大人格存焉。

韩小蕙
韩小蕙

 

创造一种特别的“画框式”写作方式

邱华栋认为,《协和大院》的写法极其独特,他将它命名为“画框式写作”。“请大家试想一下,墙上有五六幅画,每幅画都有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一个景深,让人可以深入进去,了解其内在。这种画框式结构能够打破时间限制,也能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让叙事既有眉目又不刻板,让协和大院这么一个丰富题材的外延和内涵都可以拓展开来。这种写法,能给当代写作者提供启示。”

邱华栋
邱华栋

 

“小蕙的语言,无论是新闻,还是文学,都是率性的、自然的、豪不做作的、绝无八股气的语言,读起来平易、亲切,用时髦话说是有温度、有感情、有筋骨的文字,也不追求时髦。我想这是她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散文学会会长王巨才评价道。

北京作协理事、评论家孟繁华认为,协和大院地处北京中心地段,和故宫、中南海一箭之遥,因此它的文化和北京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大院它又有着独特的地方,它是优雅的、温良恭俭让的文化,是中国高级文化的一种形态。《协和大院》是这种文化形态的书写者,与此同时,还是北京文化的地理志。许多北京文化地标,在作者的不经意讲述间表达出来,使这个作品增强了它芳华四溢的品格。“韩小蕙是散文家,她优雅讲究的语言是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 孟繁华说道。

“《协和大院》是纪实文学和散文的合体,一种交响。作者写来没有束缚,我觉得非常好。她娓娓道来的风格也让我印象深刻。此外,《协和大院》还是一次有感情、有温度的写作,读起来会被作者的文字所打动,被她那种真挚的情感打动。”北京作协理事、评论家贺绍俊谈道。

田鹏最后总结说,文学和评论是相互依存、相互生长的,一部好的作品创作出来,对它进行深入评论是推动文学发展的一种很好的形式,这种评论必定促进对文学写作的深入发展,保证它的正确方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作协、文联工作的支持,我们今后将继续花大力气扶持优秀作家,促进文学精品的产生,把北京的文学事业推向更高的高峰。

田鹏
田鹏

 

研讨会由北京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联合举办。北京作协副秘书长王虓主持研讨会,出席会议并发言的领导、专家还有周明、何启治、陆建德、白烨、李建军、阎纯德、彭程、李林荣、刘琼、王国平、饶翔、谢欣等。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