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文联组织召开“服务人民 书写时代”首都文学工作座谈会
2014年12月15日,北京市文联组织召开“服务人民书写时代”首都文学工作座谈会,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座谈会上,与会作家交流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展望了未来的工作。在此前结束的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有五位北京作家同时获奖,这在北京还是第一次,获奖作家孟繁华、贺绍俊、格非、周晓枫、徐则臣分别发言,畅谈自己的获奖感受。
李伟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做好新时期文艺工作的重要遵循,北京作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把讲话精神贯穿融入到创作中,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时代的精品力作。他希望作家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中国精神的灵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创作出更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文艺作品。
首都文学工作座谈会上五位作家畅谈感受
深入生活服务人民 热情书写伟大时代
2014年12月15日,北京市文联组织召开“服务人民书写时代”首都文学工作座谈会,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孟繁华、贺绍俊、格非、周晓枫、徐则臣畅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感受。
服务人民的写作观成为作家、评论家的共识。作家徐则臣认为,要服务人民,就要求作家写好与大时代有血肉关系的小人物,写出他们最根本、最迫切的想法,他们的情感、焦虑以及日常的困境,只有把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书写好了,才能把大时代写好。
文学评论家孟繁华表示,当下文学,有作家、有作品、有社会问题、有故事,但就是没有这个时代表征性的文学人物。“当下文学虽然数量巨大,我们却只见作品不见人物。‘底层写作’、‘打工文学’整体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但它的影响基本是文学之外的原因,是现代性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我们还难以从中发现有代表性的文学人物。”他认为,当下文学如何创作出具有典型性的人物,是作家面临的重要问题。
服务人民,作家就要深入生活。作家周晓枫认为,深入生活、扎根生活,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空间上的成本,但这应该是写作者的内心需要和文学的内在要求,而不是走马观花的造型设计,否则就会沦入急功近利的漩涡之中,反而会失去稳定的方向感。“但愿我们从容,不迫,更深地埋藏自己的根系,才能更丰繁自己的枝叶。”
保持独立的写作人格也被作家们所呼唤。孟繁华说,总书记关于文艺不要成为市场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的论述,给他带来很大触动。“古今中外伟大的文艺作品,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成为市场的奴隶,这一要求对改善当下中国的文艺生产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评论家贺绍俊则认为,过去我们将文艺评论定位成法官和裁判,但随着文学创作的丰富和时代的发展,文艺评论更需要互相对话,这样既激发了评论家的思想,也激发了作家的创作。他希望文学界能够有更好的对话条件和交流渠道,促进文学创作和文艺评论的发展。
服务人民,书写时代,需要更多年轻作家的加入,更需要帮助更多年轻作家的成长。徐则臣认为,如今社会呈现多元化,这让不少写作者会耐不住寂寞,文学变得越来越边缘化,年轻作家的成长变得更艰难,“建立年轻人的培养机制,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让他们一起抱团取暖,在当下也显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