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协召开诗集《情满公交》创作总结会
2012年7月26日下午,北京作协诗歌委员会在市文联召开了诗集《情满公交》创作总结会。北京作协秘书长王升山,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黄殿琴,部分参加诗集创作的诗人关登瀛、陈松叶、陈满平、高若虹、马克、林贵、李志强等20余人参加。
诗集《情满公交》是北京作协开展“走转改”活动,践行北京精神的一个可喜成果。今年3月开始,北京作协组织46位诗人深入公交场站、车厢线路、保修车间等运营第一线,感受北京公交的发展变化,深入公交职工中间体验他们的生产生活,挖掘出首都公交战线劳动者践行北京精神的感人事迹,创作出了80余首歌颂公交、赞美公交、激励公交,反映首都人民和谐幸福生活的诗歌作品。6月19日,北京作协和北京公交集团公司联合举办了“《情满公交》诗集发布会暨诗歌朗诵会”,这部收录了北京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46位诗人作家为首都公交战线创作的诗集,正式与首都市民和十万公交职工见面了。
总结会上,诗人们谈到了自己在深入首都公交战线采访的过程和感受。大家一致认为,从最初的采访创作,到这部诗集的出版,对亲身参与整个过程的诗人作家来们说,是一种心灵的升华,人生的精彩体验。诗人们说,北京作协践行北京精神,开展走转改活动,组织诗人、作家走到群众中间,挖掘首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闪光精神印记,意义深远,希望多开展这样的活动,并坚持下去。
部分发言摘录:
林贵:
今年参加了作协组织的几次活动,深有感触。我认为不只是出了《情动西城》、《情满公交》几本诗集,这个过程和结果的意义比出书要大的多;作协秘书长王升山确实给诗人搭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诗人们特别欢迎深入生活的采风形式,有一种到家的感觉。我们诗人要是不写诗、不搞创作,干什么去啊?这次走进11万人的公交,就说干了一件很好的事情。黄殿琴老师干的这些事是我本人特别喜欢参加的,诗人这一辈子不就是多搞创作吗?通过采访也像社会学习了,在其中深受感动,采风创作出来的这些诗收到书里也好、杂志也好、报刊也好,把我们的爱好也用到正经地方了,给了我们用武之地,所以我认为这个意义不仅仅是在出书,挣点稿费创点收,而且还不仅仅是双赢而是多赢,我在公交分到的任务是“双层公司”,公司的工会关主席说:“您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往我们单位跑,真令我们感动”我说:“不是我感动了你们,而是你们把我感动了。”我到基层去,基层特别欢迎,用诗歌的形式把公交反映出来,公交特别感动:“这么些年,作家都深入到我们单位来了,跟我们畅所欲言,来采访来表扬我们歌唱我们,我们太欢迎了。”所以,作为一个老作者,几十年了,我认为这件事情简直是太有意义了。我特别愿意参加作协组织的这项活动。我也表个态,下一个任务我是采访大交委的“高速”,“首发”我也去采访了,稿子也交给黄殿琴老师了,我总感觉你们必须得把关,哪地儿改了以后,我一比较,这地方改的好,对我本身就是一个提高,改诗不是在于岁数,包括黄殿琴老师就是一个多面手,她改的好,对我就是一个提高。我参加了《情满公交》的首发式,刚才又放了现场的光盘,我特别受感动,我希望今后这样的活动应该坚持下去,刚才我跟黄殿琴老师说,这项工作一步一步来,北京市像交委这样大的单位多了,有我们写不完的东西,让我们在诗歌文学方面多留下一些鲜活的作品。
李志强:
今年时间过了大半,市作协做了很多工作,发展了很多会员还都是我的朋友,他们老说到王升山秘书长,秘书长可能对我不太熟,我说点实在的话,我觉得参加这次的创作有两点收获:一个是说,这个点子特别好;进入公交我写的是“1路车”,“1路车”走过的长安街是首都的发展之路,是面儿很宽的东西,对我自己是一种升华,到了1路,我接触了三个劳模,跟他们交谈了半天,这三个劳模的共同特点是眼睛都非常的清澈,他们干活不觉得累,心眼也好使,非常好,这种好法儿吧,还好像说不出来为啥,就是跟总理对话的常红霞,那个小姑娘的眼神特别透亮,干起活来,非常快乐;对我们诗人本身就是一种升华,跟人家一比,就能把我们心中一些庸俗的东西剔除掉,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净化的过程。我也表个态,下一个任务让我写地铁,我是干铁路的,人类的文明是在钢轨上延伸的,地铁与铁路是一脉相承的东西,它既是工业文明的符号,同时也是城市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坐在地铁上,就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关登瀛:
我感觉北京作协组织这些活动很有意义,北京作协办的这个实事很具体,我是大力支持这项工作的。黄殿琴这个人是,一句话就拍板,敢作敢当,我觉得非常好!我们做了这项工作,全国作协也好、省作协也好,包括市地的作协也好,都是一个启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在中国作协工作了十九年,我就深深感觉到,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的不多,不是那么让人感觉很贴心挺佩服,我觉得怎么样的去工作,怎么样的去扎扎实实的工作,很有启示意义;按说我是写儿童诗的,但我对现代诗歌也读了不少,这对我也是一个锻炼机会,我受益匪浅。
陈满平:
在公交我采访的387和快3,我跟他们说:我作为一个乘客,我经常坐你们387,从我家到城里来,到西客站到复兴门,这么多年来我要表达一个乘客的感激之情,向你们学习。在采访中我们配合的很好,公交特别重视,每次都陪着我去,单独派车去,我说不需要,我坐上快3路就到昌平了,这是起点站,下车就是我家。每次去都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回来认认真真的写。除创作态度外,不好好创作似乎都对不住人家的这份热情。诗作能够得到大家承认就是最好的肯定,今天能够好好总结一下是很有必要的,诗人们到一线去,能够写出这么多好诗,都是大家的成绩,这也是作协对以往工作的转变。
张虎:
我觉得北京作协在“走转改”当中,在群众心目当中,做的比较好;现在写个人的比较多,写爱情的比较多,写人民的比较少,北京作协的秘书长我接触了多少次,很随和没有什么架子,能做实事,带了支好队伍。能出版《情满公交》我觉得我们要谢谢普通的公交百姓,他们就是主流的东西,现在写老百姓作品的太少了,首先我要给北京作协投一个赞同票,我非常支持这样的工作。
曾凡华:
现在开车了,我以前也经常坐公车,把对公交的感受写一写,挺好;再写写大交通,更好;我觉得这个事情做到这么大,真的很好。
童道明:
感谢北京作协,谢谢小黄,给了我一个机会,通过这次出版公交诗集,我就从75岁的时候写诗了。我写过剧本、小品、相声等,但就是不敢写诗,想写又不敢写,诗歌是一种神秘的憧憬。让我写,我就试着写了写,很幼稚。这之后,我就从三月份到七月份,脑子里一直就在想诗的这一件事情。我第一次发表文章是1962年,那个时候是25岁,2012年又发表了一首诗,你们的功劳简直是恩赐于我了,我开始写诗了,所以我非常感谢,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