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凹小说集《神医》与房山文化研讨会在京召开
5月18日,“凸凹小说集《神医》与房山文化研讨会”在中国作协召开。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作家出版社、北京作家协会及房山区委宣传部联合主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高洪波,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何建明,北京作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青,房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佳琛出席会议并讲话。何向阳、王升山、白烨、孟繁华、贺绍俊、陈福民、何镇邦、王干、崔道怡、胡殷红、邱华栋、徐怀谦、彭程、刘铁梁、宁肯、张梦阳、解玺璋、舒晋瑜、陈戎、李静、魏晔玲、刘泽林等作家、评论家、学者及房山区宣传文化系统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胡平主持。
凸凹,原名史长义,系房山区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他的小说,多发表于《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著名刊物,曾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选载。其中,长篇小说《慢慢呻吟》被评论界誉为“突破宏大叙事的窠臼,用简洁诗性的手法表达重大主题”的文本;长篇小说《大猫》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提名奖;长篇小说《玄武》获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长篇小说优秀奖。他的散文,深刻典雅,有数十篇作品入选《今文观止》、《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散文》、《百年美文》、《名作欣赏》、《中华活页文选》、《读者》等权威选刊选本及大中学教材,并获第三届青年文学奖、第二届汪曾祺文学奖金奖、《中国作家》优秀散文奖,是具有影响的作家。
研讨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凸凹的创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凸凹的中短篇小说集《神医》描绘了北京京西的历史、风情和传奇,以历史的审视和批判为底色,既描摹世相,又揭示人性,深刻地表现了民间的生存状态、情感样貌和生活智慧,呈现出文化眼光、温暖叙事和人性关怀的艺术品质。是解读乡土中国,对国民性进行反思的形象读本。
与会者还认为,凸凹对建国以来中国乡土文学的创作脉络有清醒的把握,努力超越“匍匐于乡土,醉倒于村俗”的叙事姿态,也避免“俯视”乡土的主观评判,而是进入土地内部,以文化理性和悲悯情怀进行关照,让大地上的物事自己言说,因而打破了田园牧歌式、阶级斗争式等传统的乡土文学写作模式,创造了一种立足于大地本真的新的乡土文学范式,具有重要的文本意义。凸凹作为北京的本土作家,所呈现出的“符号”价值,使他成为继浩然、刘绍棠、刘恒之后,北京农村题材创作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凸凹的创作也引起专家学者对京西乡土文化底蕴的探讨,尤其是房山这块培育作家的土地。专家学者认为,房山作为北京的历史文化、山水风景大区,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承托起作家凸凹的文学创作,不论是作者的宏大叙事,还是精细描绘,都浓缩了房山的民俗风情,呈现了房山人民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当代80多万房山儿女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始终折射出房山的文明传承与社会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神医》是房山人民对中国乡土文学的一份贡献。凸凹也因此成为房山文化的一张名片和一面旗帜,为房山区争得了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