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北京市基层业余作家现状与问题 

[关闭本页]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1-29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北京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   李青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从“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出发,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北京作家协会会员构成重新做了一次调查统计,对在基层工作的会员进行了信函调查和重点访谈,深入了解了那些身处基层的业余作家们近几年的创作、发表、出版、获奖、参加文学活动等情况及他们目前的困难和愿望、需求。并在调查了解的同时按照“边学习、边实践、边整改”的要求对一些个体性问题随时进行处理,而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作协职权范围内可以解决的,我们已补充列入2009年工作计划,超出作协职权能力范围的,拟继续以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向领导部门和各有关方面呼吁,求得关注、支持和解决。

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归纳报告如下:

一、  北京作家协会会员的基本构成

截至2008年12月,北京作协在册会员共有1269人。减去已经去世的和出国失去联系的,目前实有会员1027人。

其中,工作关系在北京作协、人事关系在北京市文联的驻会作家9人(其中7人为1998年专业作家体制改革后聘任的“驻会合同制签约作家”),是所谓“体制内”职业作家;由作协聘任、不解决人事关系的“合同制签约作家”24人(每届、每年人数不等,其中大部分为有工作单位的兼职作家,少部分为无工作单位的职业作家)。此外,不隶属于北京作协的“体制内”职业作家,包括文艺院团和影视行业的职业编剧、已办离退休的作协驻会作家等,有29人。这几十名作家是创作条件相对最好,也是创作业绩相对最为突出的一部分会员。

在北京各高校工作的会员有138人,在新闻出版报纸杂志电视台等媒体工作的会员276人,在其他中央单位工作的会员149人,在军队工作的会员18人,加上在北京市级机关单位工作的会员,这部分人的人数占到会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强,是北京作协会员的主要成份。

在基层工作的会员有244人,分布在国企、民企、郊区村镇、中小学、区县以下机关(包括区县作协)等。这些会员是我们这次调研的对象。

二、  基层业余作家的创作状态与困难

我们通过信函调查,收到了31份会员个人回函;通过电话联系,普遍收集了城郊18个区县作协的会员人数、构成情况及创作现状;并先后到顺义区作协、昌平区作协筹备组走访,进行调研座谈。总体上看,我们的基层业余作家都很执着很顽强,在本职工作之余坚持写作。他们在创作上遇到的困难主要是:

1、时间少不够用。这是基层作家提得最多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所有非职业作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一个老问题。

2、作品发表、出版难。受报业改革大趋势影响,很多报纸大幅度削减或取消副刊版面,使业余作家容易完成的短篇作品不易发表,而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又增加了长篇作品的出版难度。很多人转向文学刊物投搞,但文学刊物容量也有限,稿件经常被积压;转向网络,他们基本上竞争不过网络写手。作品出版发表的问题近些年越来越严重,不仅仅是基层作家,其他作家也常常受此困扰,因此很多会员希望北京作协有自己的刊物、出版社,以培养扶植本地作家。

3、创作视域狭窄。基层作家受工作、生活条件所限,社会接触范围比较小,接触层次比较单一,阅历不足,信息量不足,知识储备更新慢。虽然他们对社会现实有很多直接体验,掌握着相当丰富的第一手素材,但在把握创作主题、处理素材时往往与社会和读者的需求有距离。他们迫切希望多参加交流活动,包括与同行的交流、与报刊出版社编辑的交流、与影视界的交流、与文学评论家的交流;希望作协多组织他们到外地、到国外采风,开阔眼界。

4、写作经验少。部分基层作家提出希望得到著名作家的具体指导,帮助审定、修改稿件。

5、所在地文学组织机构或社团经费稀缺。尤其是各区县作协(朝阳、海淀除外),希望直接得到我们的经费支持,或者由我们进行垂直领导,“条块结合”。

三、区县作协会员人数及构成情况

目前北京市18个区县除昌平区外,都已成立了作协组织,经调查了解,人数及构成如下:

房山区作协会员165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16人;

宣武区作协会员135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21人;

通州区作协会员113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10人;

海淀区作协会员102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16人;

密云县作协会员102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11人;

东城区作协会员100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22人;

朝阳区文学创作协会会员90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10人;

石景山区作协会员90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7人;

西城区作协会员82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28人;

顺义区作协会员78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13人;

崇文区作协会员75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23人;

平谷区作协会员72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15人;

门头沟区作协会员65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6人;

怀柔区作协会员50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1人;

大兴区作协会员42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9人;

丰台区作协会员42人,其中北京作协会员5人;

延庆县作协会员人数不详,其中已有北京作协会员6人;

昌平区将于2009年成立作协,现已有北京作协会员7人。

根据以上数字统计,目前区县级作家协会会员应有1400余人,减去已加入北京作协的226人,也有1200人左右,超过了北京作协的会员人数,是不可忽视的一支文学创作力量。

四、改进工作的几点思路和想法

自2004年,我们开始注意基层业余作者和区县作协所属作家的状况,不仅在每年发展新会员时“向下”倾斜,而且在举办第一(2004)、二(2005)、三(2007)届“北京文学节”时均设计了与区县作协或民间文学社的联合活动,比如开设名作家讲座、组织乡村文学讲习所、召开朗诵会、研讨会等。现在看来这些还不能满足基层作者的需求,活动的覆盖面还不够广,需要新的思路和办法。

1、关于扩大视野,组织采风。我们已经在今年12月组织小说作者“河北2日行”的采风活动中安排了20余名基层作家,并为个别经济有困难的基层作家解决了深入生活差旅费。计划明年根据作协经费情况专门组织1——2次区县作家与编辑、评论家同行的采风活动,以后每年都至少组织1次这样的活动,先国内采风,条件允许后再考虑国外采风。如果没有我们邀请,有工作单位的会员请假出行是相当困难的,而利用个人年假随团出行,只有在机关工作的人能够办到,这一点我们过去注意得不够。

2、关于开展更多的创作交流。我们设想在市文联文艺中心开办一个沙龙式的文学交流场所,固定场地,定期举办主题性活动和讲座,会员自由参加,并重点安排基层作家参加。准备积极争取09年落实。

3、关于作品的出版、发表。由北京作协开办出版社,现行政策不许可,办文学刊物也有难度。但文学产品的出路问题已成为制约文学创作发展的瓶颈,我们从08年起一直在争取先办一个试刊,面向区县作协和基层作家,以季度选优的方式选发稿件,推广好作品,扶植基层作家。对基层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家,在聘任作协合同制签约作家时要加大扶持力度,给予更多关照。

4、关于区县作协与市作协的关系。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目前仍需遵行国家关于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管理规定,遵行北京市财政专款管理规定,不能对区县作协实行直接领导,也不可直接下拨经费(况且我们自身经费就十分有限),而应继续以联合组织活动的方式帮助区县作协,这一点需要向区县作协解释清楚。但区县作协拥有的庞大队伍是我们的基础力量和后备人才库,对区县作协的工作应当成为北京作协今后工作的重点。

基层作家创作时间少、与本职工作产生矛盾的问题,其实是基层作家普遍面临的最大苦恼,也是职业作家愿意努力成为“职业”的主要原因,这个困难的解决只能靠作家自己。请名作家具体指导的问题,我们曾倡议过“一帮一”,响应的人太少,没有做成。从本质上说写作不是“教”出来的,主要靠“悟”和“熏”,做为作家之家的作协,它的工作主要是提供“悟”的条件和“熏”的机会。

除基层作家外,网络写手和北漂作家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出现的两大文学群落,是另一种基础性文学队伍,成份和状态更加复杂,变化大,不确定,难以调查清楚。现在,网络写手中“80后”的一些优秀者已开始向北京作协靠拢,有的已经成为我们的签约作家,更多的人正在主动申请加入作协,他们的创作状态和困惑将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的。

尽管现在文学已经褪去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那眩目的光环,回归本来位置,但是把文学做为毕生追求的人依然为数不少,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精神创造需求更加旺盛,因而新的文学创作力量也不断生成,成为我们文学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这次调研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2008年12月   

CopyRight © 2008~2013 版权所有北京作家协会
地址:北京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31 E-mail:bjzx@vip.163.com 京ICP备09025795号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