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原伦:互动、多元的网络批评
互动、多元的网络批评
蒋原伦
这里说的网络批评是相对于两种形态的,即第一,网络批评相对于纸媒上的文艺批评;第二,网络批评作为一种大众批评,它相对于学院和某些机构的专业批评,这两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觉得在网络批评和纸媒的专业批评背后还有一种状况应该得到揭示,那就是现代专业批评是有某种形而上的力量为其底蕴的,这就是两百多年来的西方美学思想,与此不同,网络批评的背后的支撑力量虽然没有如此精深,没有历史和传统作支撑,但是网络批评也有强大的支撑,这就是当下的流行趣味和社会时尚。
说到纸媒上的专业批评,我会想到韦勒克,他的《现代批评史》讲的是1750年到1950年这一时段文学批评,而在这一时段中,是美学思想得到极大丰富的时期,西方美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几乎全部登场,美学虽然和文学或文艺批评属于不同的学科领域,所讨论的问题和对象也不同,但是在文学批评的发展中,美学思想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是美学给了文学和文学批评一种道义上的力量,因为据说审美判断力是联结知识与道德,必然和自由之间的桥梁。十九世纪由于宗教的衰落,宗教的道义力量,被美学所替代。美以及和谐的情感是现代社会的认同和粘合剂,因此文学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而不是消遣时间的闲书(这有点像香农提出了“信息”概念,给了传播学的建立以正当性,传播学到底在搞什么,传播什么?传播信息啊,这就使传播学有了存在的依据)。
和纸媒的专业批评不同,网络批评的动力是来自社会时尚和流行趣味,网络批评最重要的功能不是为了准确地权威地读解作品,挖掘其美学价值,而是最直接地反映出接受者的当下感受并表达个人意见。
因此在网络批评中,最能透视出文学与社会之间有着互动关系,由于这种关系,文学发挥着社会情绪的调节和宣泄的功能。
在网络上,我们读到的许多批评尽管是情绪性的,只言片语的,但是我们总能发现在这些情绪性的表达背后有极其精彩的,出人意料的论断。在我看来网络批评至少有这样一些特征;
- 紧密结合当下语境
网络批评和专业批评的最大区别就是,网络批评和社会当下的语境结合最为紧密,这里所谓社会当下语境是批评者的境遇直接相关的。例如,在豆瓣网上,有关于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的评论,就很能说明问题,这里不是要说这部经典作品有怎样的生命力,而是说,当代读者会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和这部作品相遇,这些评论写得很生动精彩,这些带着写作者体温的评论,都在网上,我就不摘录了,听听篇名,就知道这些网络批评与我们的距离是那么近,如《我都成了那么牛逼的人了,可我还想要个妞儿》、《代表月亮消灭央视》、《亲爱的,我是鲸鱼,可惜你只能给我一台饮水机》、《艺术家只是一个孩子》、《过自己想要的日子》等。这些批评基本是感悟批评,不长,都是从自己在某一个方面受到小说的触动谈起,如生活与欲望、生命的意义和创造力,现实生活与艺术、人生与追求等等,听起来是很抽象的,但是都是从具体的生活境遇中,不管毛姆这部作品离我们多么遥远,人们都有本事将它们直接拖入自己的生活之中。而且不需要事先作任何铺垫。当然,网络批评经常是移情批评,我们能意识到这一批评在情绪调节和情感宣泄方面的作用,当这些短小的批评集合在一起时,我们就感受到了文学与社会互动的巨大力量。接受美学作为一种理论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接受美学真正得到体现,是在今天的网络批评中,相比较其他情形而言,在网络批评中,我们似更能了解,文艺作品广泛的接受状况,这种接受状况包含着种种内在的矛盾。
与网络批评相比专业批评也有自己的语境,专业批评的语境,是来自于长长的历史和学术传统,专业批评立意高深,其出发点就要远一些,如可能从一百年前毛姆刚刚出版这部小说说起,从古今中外的人们怎样看待毛姆的小说,或者再地道一些,先从19世纪英国文学说起。因此,要进入专业批评的语境有较高的门槛,严格一些说,从专业批评的角度,批评家应该至少用英文来阅读英国文学和与此相关的文献。可以说专业批评的所有条件几乎都是为了将批评与当下语境隔离。
- 对一部作品,作出最简明的价值判断。
任何一部稍微有点影响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在网络上总是得到最迅速的反映,这种反映体现在评分标准上,网络评分与学理判断无关,基本是一种好恶判断,而且是一种综合判断,例如,它不是奥斯卡电影奖式的评价,将视觉效果、音响效果、摄影、服装等分门别类作出精准的等级判断,而是有一个情感总评分。
有关好恶的价值判断是最本初的批评,但是在时下的专业批评中,学理分析和阐释性批评几乎取代了这一判断,许多专业批评被一大堆学术话语所掩盖,不怎么对于作品下最简明的判断。在某种意义上,下简明的判断是一种非专业的作法,往往不够客观,不够全面,然而,复杂的学术话语是将人们引入另一条路途,不是为了客观,而是为了展示,比起网络批评,专业批评更像是学术话语游戏。而从实用的目的出发,人们观赏电影之前,或选择购买那本文学作品之前,首先就要听听口碑。网络批评中作出价值判断是简明的,往往是几句话的短评,一个分值,就代表着一种口碑,但是其形成的态势却不是简单,它包含着一个时代的欣赏水平和趣味走向,这一趣味走向有时就体现在打分制上,如刚才提到的毛姆的作品,豆瓣网上的打分是9分。一部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的好作品未必会得到高分,然而一部缺少内涵的作品,在网络上是很难得到高分,例如最近的好莱坞大片《地心引力》,得分7.9分,虽然是一个不低的分值,但是与同期的《无人区》相比,要低了0.5分。许多观众认为该片子在有关太空的特技上给人以震撼,但是关于人物和故事的内涵较单薄,所以给了这样一个接近8分的分值。考虑到中国年轻观众的口味是跟随好莱坞大片的,可以说,在我看来这个分数还是有点高。
3,网络批评体现社会风尚
前文说过,网络批评基本是移情批评,因此无论在作品的分值上,还是只言片语的评价上,都能反映出一个时期的社会情感和社会风尚。说到社会风尚,不是只有一种风尚,互联网时代,风尚是多元的,有什么样的人群就会有什么样的风尚,有什么样的风尚就会有什么样的网络社区。多元的风尚在网络批评中保持着某种平衡,例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咱们结婚吧》,讲了“恨嫁女”与“恐婚族”男女之间跌跌撞撞的爱情故事,传递了那种将结婚看成是修成人生正果的价值观和风尚,这种风尚似乎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同,但是在微博上也有大量的质疑,认为这么优秀漂亮的女主角,怎么就要为自己的婚姻前途如此担忧,似乎女性没有自己的独立价值,找个人家嫁出去就是价值,而且这一价值与年龄成反比。
一部有较大反响的文艺作品,往往有一定社会风尚作背景,而这一背景的成分尽管复杂多样,但是在网络批评中必定能透露出部分原因,所谓价值多元的网络批评是指其既反映时尚,也追随时尚的变化,其实经常上网就是一种时尚行为,由于网络上有巨量信息,这就决定了网络批评必然会反映出这些信息经过筛选和过滤的内容,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自己的价值尺度。这就是多元互动的结果。由此,网络批评的社会学意义大于其文艺学意义。
当然不要以为网络批评是不学无术,既然反映社会时尚,就得向时尚学习,因此网络批评在赶时髦理论方面比专业批评毫不逊色,人们能在网络批评中窥到最新锐的西方理论家的身影,如齐泽克、朗西埃、阿兰巴丢、阿甘本等等,当然他们的出现是“拿来主义”式的,即他们的理论必须符合当下的语境,他们是为批评服务的,而不是批评服从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