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文艺锐评

马季:网络文艺的审美特性与文化价值  

[关闭本页]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30

网络文艺的审美特性与文化价值

 

马季

 

回顾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每当它揭开新的篇章,总是伴随着媒体的进步,也就是说,文学艺术的变革总是和传播方式的革新密不可分。众所周知,最新的一次媒体进步当属互联网的出现,它的普及给艺术创造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进而深入影响到文艺生产机制,引发受众审美趣味变化。

1994年,互联网正式接入中国大陆,二十年来信息化作为一项国策,早已深入人心,今天的中国网民人数超过6亿,其中约有4亿网民经常性观赏与阅读网络文艺作品,涉及网络文学、网络电影、网络美术、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网络影像等。在这一全新领域里,网络不仅作为传播介质,而且作为创作手段,对文艺在新世纪的转型、发展与扩容,发挥了强大的催化作用。网络文艺创作的最大特点是平民化与互动性,因此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接地气,充满活力与朝气。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打破了创作与发表的壁垒,实现了“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的梦想,并由全体网民共建艺术评价体系,使得大众文化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极大的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开创了全新的文艺创造时代。

 

网络文艺的文化价值

 

机缘巧合,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恰逢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和变革期,人们生活节奏在变化,消费方式在变化,情感方式也在变化,尤其是价值观念在变化。这些变化所孕育的巨大能量,正好借助互联网这一新型传播方式得到了释放。在全球文化互动频繁的今天,网络文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展现了中国社会正在崛起的民间力量,民众广泛参与艺术创造,成为中国在全球文化交融中最显著的特色。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今非昔比。网络时代的到来,迫使我们对速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感知和要求。高速和爆炸的信息是网络时代的特征,是现代人的需求,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网络文艺是应当自豪的,它的高速生产和流通使它成为时代的宠儿。然而,不可忽略的一点是,节奏快并不等于质量差,这个时代的检验标准是双重的,是严格的,甚至是不近“人情”的,它既要求网络文艺超速度,又要求它高质量,否则就要对它有所蔑视,这恐怕是网络文艺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网络文艺以开放化的网络为载体,这就决定了它是借助现代科技面向大众的一种样式;而它的艺术内涵,决定了它是一种精神产物。可以说,网络是一座巨大的民间讲堂,网络文艺则是大众化的精神产物。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具体说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旨归;二是创作主体真正地属于大众。它与中国当代文艺新时期之前的“大众化”是有区别的。中国当代文艺新时期之前所提及和倡导的“大众化”,是那些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知识分子自上而下地以文化启蒙的方式“走向民众”,即利用通俗形式来传播启蒙新知识,具有比较浓厚的意识形态性。网络文艺所呈现的大众化对民众来说亲近得多。它面向民间,表现大众,并成为大众和民间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背景的一种生动反映,也是改变未来社会文化图景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对于网络文艺各种艺术形态的风靡,正如杰姆逊所说:“十九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然而,由于网络文艺是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必然会留有“后工业”文化的特征。资本的大举进入,使得文化生产与工商业联姻,形成所谓“文化工业”。网络文艺在这方面最突出的标志就是泛娱乐化,颠覆和搞笑成为通行的手段,价值消解成为时尚……如何继承传统,探索新型文艺样式的“中国化”之路?如何有效吸收西方传播学的合理成分,创造并总结出全新的中国本土经验?上述问题已在不同层面上浮出水面,直接影响着当代文艺的走向与审美判断。在波涛汹涌般的互联网文化现场,态度决定了方向,文化自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一整套价值系统。

 

网络文艺的审美特性

 

在泛审美意义上,网络是人类继广播和影视之后最具大众性的文化媒体,也是“读图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感官。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信息”,任何媒介都是“人的延伸”。那么,网络为我们“延伸”了些什么呢?很明显,网络对传统审美意义的解构,主要在于对所有艺术壁垒的摧毁,让艺术话语权回归民间,实现了艺术的返璞归真;网络的“赛伯空间”(Cyberspace)和“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使交往与对话跨越了物理空间的屏障,让大众文化狂欢得以用虚拟的“无我”的方式,表现最“真我”的存在。

由于技术的介入,工具被纳入了网络文艺审美的视野。不论创作工具还是阅读工具,都具有了自己的审美特性。技术含量的高低,无疑已经成为评价作品的尺度之一。对于传统文艺的观赏和阅读者来说,这是个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相对于传统文艺,网络文艺不仅实现了审美立场的突破,而且还实现了审美方式的转换。传统的审美是精英化的审美,即以极少数人的审美代替大多数人的审美,以极少数人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经验替代所有人对生活的感受、体验、经验。而网络文艺创作更注重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无须求证他人,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审美过程。在传统文艺作品中,文本是读者判断与欣赏一部作品的唯一途径。而在网络文艺的世界里,人们更多关心的是作品的个体风格,除了艺术语言之外,还有网页的设计、音乐的安排、视觉的变换等等,而不仅仅是作品叙事或抒情风格。网络信息的极大丰富甚至超载过剩,逼迫人们习惯于观赏和阅读言简意赅、节奏明快、冲击力强、生活气息浓厚的作品;而排斥那些拖沓迟缓、冗长艰涩、琐碎描述、婉转抒情的作品。网络观赏和阅读作为一种精神消遣和时间消费,更注重作品与自我的关联程度,更注重观赏和阅读之后的快感获得或能量释放,而很少将其作为一种思想教化或审美沉醉。由此,网络文艺的审美由想象性的体验快感变为了享受性的经验快感,由纯粹精神性的美感变为了器官感觉的舒张。这说明随着网络文艺的高速发展,现代受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早在1936年,本雅明就在《讲故事的人》一文中对现代技术社会里交流我们自身经验的能力表示怀疑,在他看来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经验的贬值、叙事能力的被剥夺,正在加剧并且不可逆转。在网络传播介质中,文学艺术无论如何不可能保持原有的样子,本雅明的观点用来解释今天网络时代的文学变革仍然适用。换句话说,中国网络文艺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实践,对21世纪全球艺术审美的变化、发展是具有探索价值的。

艺术的综合性也是网络文艺审美的重要内容,网络文艺可以充分运用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关联,文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提升文艺作品的内涵,丰富文艺作品的形式。网络文艺推动各种艺术走向融合,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它还实现了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说,网络的出现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方式、欣赏方式、传播方式,甚至影响到艺术创作的思想观念,势必会引发美学观念的转变。

 

文艺创新的一片沃土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文化心理、审美趣味必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处在大变革时代,短时期里甚至会出现差异大于认同的现象。如果差异双方的话语地位悬殊,自然就会形成主流与边缘的关系。目前,网络文艺仍然只是相对于传统文艺而存在的概念,在创作形态与艺术审美上与传统文艺存在的明显差异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经过上个世纪90年代商业大潮之后,中国至今没有出现过新的“文艺思潮”。当前,中国人受惠于网络,纠结于网络,甚至狂喜于网络,悲愤于网络,其震荡与感怀、超拔与包容所唤醒与昭示的生命自觉,既可以用理论进行阐释,当然也可以用文艺作品去表现。看不见的网络能够被触摸,有血肉、有温度、有脉动的一面:它寄予了人类对灵魂归属的探寻。这或许已经超越了我们对文艺思潮的一般性理解。回到现实当中,无论在思想观念层面,还是在媒体技术层面,网络愈来愈清晰的指向一个目标:创造一片全新的文艺创作沃土。各种艺术形式在网络这个辽阔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极大的丰富、满足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需求。

从创作人群来看,网络文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70%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80后是主力军,85后是后备军,这说明网络文艺培育了自己的继承者,没有出现断代。其次,创作者分布广泛、遍及全国,其主体生活在二三线城市,这和其他领域人才的分布状况显然很不一样,它将是中国文学艺术在未来保持旺盛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其三,网络文艺作品具有明显的跨界特征,很有可能开辟中国文艺走向世界新的路径。其四,作者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将为文艺创作产生新的造血功能。更重要的是,网络文艺的主流创作人群是国家体制改革走向纵深的产物,是思想多元化的产物,是文艺回归民间的产物,他们以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独立,展现了新一代艺术家群体的形象。

早在2000年,北京音像网曾经策划了我国第一部互动式网络电影《天使的翅膀》,网站先将故事情节在网上公布,动员网友参与从修改剧本到影片创作的每个环节,网友可以自荐当演员,影片边拍摄边播放,互联网使观众成了编剧、导演和演员。还有在成都拍摄的网络原创电视剧《幸福女孩》,也采用了同样的网民参与和角色表演的方式。这种把编、导、演的主动权交给网民的做法,体现的不仅是网络活性审美艺术范式,更有后现代文化权力的变迁。近年来,类似的网络艺术作品已经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2013年6月17日,土豆网在上海举行了文艺电影频道上线仪式。这是继土豆网娱乐、音乐、动漫、综艺、电视剧、纪录片等多个频道改版后,又一大胆尝试。此前,土豆网已在北京举办了“土豆映像节颁奖盛典”,在盛典中,85后 青年导演大放异彩。这说明青年一代艺术家,已将网络作为自己的用武之地,知名导演贾樟柯表示:“土豆网正成为‘中国年轻人最喜欢的视频网站之一’。近期土豆又推出‘播客分成计划’,将部分广告收入反馈原创作者,我们欣喜的看到,土豆网已然成为国内文艺从业者的培养土壤,让他们有机会在这里生根、成长,为中国的电影业崛起,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能量。”土豆网每月覆盖2.4亿人群,其“文艺电影频道”还将与豆瓣网合作,为用户提供“线上观影、在线互动、快捷购票、线下活动”等跨平台、一站式服务。而散落在各个视频网站、社区的微电影则犹如雨后春笋数以十万计,内容丰富,题材十分广泛。

在当今工业化的文化变迁中,当代网络音乐和网络歌曲从其社会存在特征来看,更多的是从个体出发,满足个体的情感要求,体现的是非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它以个人的感觉作为评判标准,竭力缩短审美心理距离,追求即兴冲动,同步反应和本能共鸣,并以多种多样的形态和风格深受大众喜爱。网络音乐中FLASH音乐、MIDI音乐、电子贺卡音乐、网络游戏音乐、网络广告音乐、网站背景音乐、网络MP3音乐、视频音乐、彩铃音乐等丰富多彩;在音乐形式上,它囊括所有了音乐类型,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舞蹈音乐、器乐曲、声乐曲、通俗音乐等。网络歌曲则分为三大类,即网友的原创、翻唱、改唱。当前,网络歌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成为流行乐坛的一大特点,甚至是一大亮点。虽然社会各界对网络歌曲的看法和评价不尽相同,但应该肯定的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为音乐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网络歌曲以其崭新的面貌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2005年1月,网络歌曲掀起第一波高潮,三首由平民歌手创作演唱的歌曲红遍网络,从此打开了网络歌曲的大门,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们是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庞龙的《两只蝴蝶》和唐磊的《丁香花》。后来的旭日阳刚、西单女孩,也都是借助网络的传播产生了社会影响,网络传播的草根性获得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网络动漫、网络游戏作为新型的大众文艺样式,同样借助网络传播获得了惊人的增长。2006年初,中国动漫网站只有1.5万个,动漫网页数约为5.7万个,2013年中国动漫网站已经超过10万个,网页数量增加到5亿个。手机动漫的发展速度同样惊人,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动漫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超过40%,中国移动动漫基地于2010年4月26日落户厦门,2011年8月用户已达650万人,2013年8月用户超过1600万人。网络游戏用户人群更为广泛。

但网络文艺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如原创能力不足、作品盗版严重、内容不健康等现象,迫切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的网络文艺标准体系进行行业规范,逐步形成一个具有前瞻性、适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使这片沃土更加有利于网络文艺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网络实现平民文学梦想

 

由于受众人群的广泛,在网络文艺的各种艺术类别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网络文学。15年来,网络上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如今何在的《悟空传》,江南的《此间的少年》,萧鼎的《诛仙》,燕垒生的《天行健》,以及猫腻的《庆余年》,梦入神机的《佛本是道》等,它们都有明显脱胎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痕迹。《悟空传》直接取材于《西游记》,《此间的少年》则是金庸小说的青春校园版。奇幻小说《诛仙》和《天行健》运用西方奇幻手法描述异类空间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同样结合了大量东方神话元素。穿越小说《庆余年》显示出作者对古代白话小说、诗词歌赋的浓厚兴趣,甚至将《石头记》的全文搬到了虚拟空间的某一点。仙侠神话小说《佛本是道》受到《封神演义》影响,糅合了中国古代大量的神怪故事,描绘出一个独特、完整的庞大的仙佛世界系统。可以说,绝大多数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核是东方化的、中国式的,显然,网络作家们试图在古老的文化传承中找到自己的精神源头。

当然,网络文学的表现手法和价值观是多元化的,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传统审美习惯,显示出追求另类、奇异、怪诞的当代文化特征,以及某些逆传统的特性。由于网络浩瀚如海洋,网络作家们希望自己的作品免于被淹没的命运,于是选择求新求异之路,逐步形成了网络文学创新求变的新传统。这并不让人觉得奇怪,所有新的文化样式在其诞生之初,都会有一段排他期,要允许新事物成长、变化和发展,要用长远的眼光来对待网络文学。总而言之,网络文学的审美标准是在承袭古老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紧密贴合受众文化心理与审美趣味,经过读者筛选与自我评价逐渐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

网络文学的发展与创新不仅仅表现在内容、艺术表现力与体裁上,其艺术形式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关于艺术形式,人们往往将之视为区别网络写手与传统作家的一种标志:网上写作很自由,对形式持宽容的态度;传统作家比较严谨,更注重整体结构。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很多不同之处。然而,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其在题材和创作手法上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两者之间出现了相互融合和互补的可能。

回顾一下不难发现,20世纪90年代末的网络文学,形式单一,题材狭隘,缺乏想像力与张力,大多是个人情感的书写,在质量上与传统媒体发表的作品有一定距离。2000年之后,出现了像《瘟疫》、《佛裂》这种表现未来社会的科幻类和灵异类小说,还有像《茶家庄》、《花焚》、《飞翔》等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小说,又有《大嘴、三刀、四眼神枪以及五娼》等内容糅杂的作品,以及《尘埃之上》、《灰锡时代》等后现代主义色彩浓厚的小说,以及现实感强烈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等现实主义小说。由于资本的介入,2004年网络文学出现了商业化的趋势,类型化小说得到迅猛发展,很快形成了历史架空类、玄幻科幻类、都市青春类、官场职场类、游戏竞技类、灵异惊悚类、新军事类和新武侠类等三十多种类型,说明网络文学已经趋于独立成型。应该说,网络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色彩纷呈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网络文学前进过程中的外部要求。作为隶属于文学范畴的网络文学,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相对应的是,接受群体需求的日益丰富,即接受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需求大大提高。

由于网络写作者的身份千差万别,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多样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写作与以往的体制外写作,在书写方式和人群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依靠网络写作生存的网络职业写作者队伍已经超过了各地作协的专业作家队伍。网络写作的速度和数量是惊人的,写作者依靠文学网站的运作,获得不菲的收入,无论怎么讲,这都是时代进步的结果。百万业余写作者不断耕耘、相互切磋,在传播文化和推进时代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能量。

网络文学受到普遍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其他艺术样式的源头性作品。近年来,影视、动漫、网络游戏、纸质出版,甚至高雅的舞台剧,都纷纷在网络文学中“淘金”。就拿影视作品来说,自《蜗居》《杜拉拉升职记》《和空姐一起的日子》等被改编后,网络文学迅速成为聚焦的宠儿,其后的《遍地狼烟》《失恋33天》《裸婚时代》《甄嬛传》《步步惊心》《金太郎的幸福生活》《白蛇传说》《倾世皇妃》《千山暮雪》《帝锦》《搜索》《我的美女老板》《别再叫我俘虏兵》等一批作品乘势而上,使网络文学影响力急剧扩大。近两年完成拍摄的《涩女日记》《刑名师爷》《浪漫满厨》《盛夏晚晴天》《第一最好不相见》《前妻来了》《小儿难养》《绣里藏针》等,正进一步推动网络文学进入主流阅读人群的视野。

 

文艺新格局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艺术领域,我们常常被那些蕴含深刻的文化积淀,展现丰富的思想情感、民族风俗,渗透崇高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的作品所打动,进而产生心灵的共鸣。而网络文艺是在现代科技和商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艺术审美上还有很多欠缺,最主要的是人文精神的匮乏,有的作品过度追求故事的猎奇性,使人产生在文化遗传上的陌生和疏远。

从理论上说,数字化时代,人有可能变身为阅读机器的零部件,一些网络文艺作品里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简单的升级模式,大量刻意而无谓地人物行为和动作的重复,以及在艺术结构上的简陋,在细节处理上的随意性,极大地损伤了艺术审美趣味,与文艺作品所追求的表现人物的复杂性、精神高度等旨趣背道而驰。人人取而用之的手法,受众耳熟能详的语言与结构,无法产生具有独特性的作品,更罔论风格的形成。碎片化阅读模式容忍了浅阅读的滋生和存在,势必构成对新一代读者审美趣味的损伤。

特别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在网络文艺创作过程中,作为创造主体的艺术家,其主体性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这也是网络文艺创作往往难以体现艺术家个人思想的重要原因之一。从内部条件看,艺术家的主体性首先建立在其独立思考与丰富的精神资源上,而网络文学艺术家在这方面的储备并不充裕。从外部条件看,一方面受众诉求与市场推动等对创作者形成了强大的“干扰”,另一方面过度追求创作速度和娱乐功能,也使创作者的主体性受到了制约。上述矛盾还有可能进一步产生冲突、裂变并进行整合,网络文艺的发展也会因此而出现高潮和低谷。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网络文艺新格局?新世纪以来,网络文艺处在不断扩容的动态之中,理论批评却相对处于静态,并未产生相对应的变化,客观上与创作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落差。因此,建构网络文艺理论批评体系,推动网络文艺产生符合时代精神的佳作,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与时俱进,实际上也是应对新世纪文化战略课题的必然选择。网络文艺自身必须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吸收不同文化的养分,逐步克服虚拟创作环境带来的过度自由主义;充分运用各学科领域的相互补充、借鉴,结合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丰富网络文艺创作的思想内涵与表现形式,才能使网络文艺作品具有饱满的艺术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网络文艺面临的问题。

 

结语

 

由于中国社会内部仍然在不断积聚和释放巨大能量,因此,以表现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展现人的精神诉求为己任的文艺作品,必然再次走到国家话语的前台。科技进步为传播提供了新路径,信息传播介质变化推动的文化融合共振效应,撬动了话语秩序和审美范式的杠杆,为网络文艺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无限宽阔的空间。就文艺创作本身而言,中国本土迅速成长的网络文艺,及其不断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如何融入世界文学艺术的洪流,并参与全球文化新格局的建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作为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它无疑是中国在国际社会塑造和展示自身形象最重要的契机。

 

 

 

 

作者简介:马季,男,1964出生。江苏镇江人。文学一级。现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任中国作家网副主编。“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主持人。历任镇江市文联《金山》杂志主编、吉林省作协《作家》杂志编辑、《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助理。中南大学兼职教授。第二、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委。社科院《中国文情报告》编委。著有理论专著《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十年史》《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从传承到重塑》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