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对话”第29期:小空间中的大格局——潮流化的演艺新空间
对谈现场
2023年,“打造‘演艺之都’”首次写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市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印发。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北京演艺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趋势,去年有超300个演艺空间开展营业性演出。小剧场、演艺新空间等多元空间创新业态融合,全新的演艺场景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剧场的沉浸式观赏体验,引发新的文化消费热潮。
活动现场
5月15日下午,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活动坊间对话第29期——“小空间中的大格局——潮流化的演艺新空间” 在市文联艺术工坊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市文艺研究与网络文艺发展中心承办。京艺苑视频号、新浪新闻等多个平台对活动进行了网络直播,91.7万人次在线观看。
本期坊间对话由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胡娜担任学术主持,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北京评协艺术产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张朝霞,北京儿童艺术剧院院长王东,北京市曲剧团团长崔迪,青年戏剧导演、《大真探赵赶鹅》导演张肖参与对谈。
学术主持人 与谈人
如何理解“演艺之都”建设背景下的北京演艺新空间?
张朝霞提出“大者趋大,小者趋繁”的概念,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演艺之都”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精品艺术作品填充主流演艺市场。在“大者趋大”的社会背景下,年轻人更喜欢追逐与众不同的东西,演艺新空间恰好契合年轻人对于艺术市场和艺术产品的审美期待。所以大者趋大,小者趋繁。一方面有利好政策的推动,另一方面受众有强烈的观演需求,引发对观众审美趣味及观演方式的创造性改变。
王东以南锣剧场为例分享了他对“大格局”的理解。他表示,北京儿艺之所以将“七色光剧场”改成“南锣剧场”,就是要将其置于南锣鼓巷所衍生的北京文旅消费场景中,赋予其更丰富的文化价值。“大戏看北京”概念中的“大戏”并不是指投入的多少,而是格局的大小,是文化产业复合度的大小。在未来剧目创作中,他们也会更注重对剧场演艺新空间与受众接触点的挖掘,联结起周边更多可供利用的场地景观及资源,增强观众的线下体验感。
崔迪分享了作为北京唯一地方戏的北京曲剧,是如何开启沉浸式演出之路的。早在2018年,北京曲剧团就尝试将《茶馆》进行了沉浸式演出,虽然最初只是通过让演员与观众一起演来打破传统的观演关系,但也算先试先行。如今的沉浸式曲剧《林则徐在北京》,则充分考虑场景,将观众、演员融入到三进院空间场景中进行演绎,增强了沉浸式的体验感。她认为,对沉浸式戏剧而言,只有符合“表演空间新”“观众互动新”和“传播推广新”这三个条件,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下观众审美的作品。
对于演艺新空间如何在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兼顾创作的艺术性,张肖认为作为创作者一定要秉持对观众和出品方负责的原则,同时尽可能结合个人的兴趣和喜好进行艺术创作。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年轻人可能也会喜欢,要坚持创作的“初心”,要对得起观众,把第一部戏做好了,才会有第二部、第三部。
演艺新空间对戏剧生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胡娜指出,演艺新空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壮大必然会对整个戏剧生态、文化体制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北京拥有众多的国有院团,他们在面对新现象、新热点时也在反思如何应对市场的变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
作为第一家经历了体制改革的文艺院团的管理者,王东认为,文艺院团在推动演艺新空间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市场意识,要时刻关注现实,洞察市场的变化和受众的需求,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磨炼,找准院团的定位和目标,才能实现双效统一。
崔迪表示,自己的成长是与演艺新空间发展同步的,在演艺新空间的探索中不断深入了解曲剧剧种,了解自己的优长。曲剧在宣传推广上有一定的难度,传承传什么?守正创新创什么?第一个传,是院团一定要出精品;第二个传,是传人才、出戏本;第三个传,是传播推广,用好网络新媒体,实现口碑相传,才能真正让中国戏曲活起来。
张朝霞认为,新空间带动了新业态,新业态带动了新人才。无论一个演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不论演出空间的大小,艺术最本质的还是创作者怎么去表达,必须要有一种很巧妙的互动方式,与物理环境进行碰撞,实现更高质量的、更有创造性的艺术呈现。
张肖认为,戏剧永远都是为影响人而存在的,作品强大的社会性完全可以超越戏剧本身的价值。新空间与传统剧场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叙事结构,新空间戏剧创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快节奏的表达方式,应接不暇的感觉可以使观众在离开剧场后仍能保留更多的记忆与思考空间,引发观众对生活、工作的思考。
如何为演艺新空间未来发展注入人才力量?
胡娜强调,我们在理解演艺新空间的时候,不要只把它当成实体空间,它是一个更大的空间概念。空间概念既有建筑的概念,也有社会学的概念,还有意义和价值的概念。建筑空间、实体空间是有限的、受制约的,但是“大格局”一定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北京在推进演艺新空间、建设“演艺之都”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艺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观众群体的培养,将产、学、研相融合。
张朝霞认为,演艺新空间的开拓为观众触达艺术的价值提供了更多的路径。艺术需要人和人之间的灵魂观照,新空间弥补了我们传统艺术形态与观众之间的先天隔阂,近距离的接触让一切虚幻的东西无以遁形,我们从中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艺术闪现的灵光。观众是需要培养的,我们近年来一直坚持做的“观众拓展与教育”,也是希望培养更多懂艺术、有文化、有审美的大众。
演艺新空间有助于观众的培养,而王东正在做另外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那就是审美教育。观众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当下的仪式感,而需要更多的沉浸感。沉浸式演出使观众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这种“忘路之远近”的心境和审美趣味就是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当下审美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喜欢艺术、懂艺术、与艺术一生相伴,永远和文艺在一起的普通人。
对于文艺院团如何做好培养人才,崔迪认为要秉承三条原则。第一是做学习型的剧团,要通过不同的课程,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升从业者的艺术修养;第二是开放型的剧团,积极接纳新的事物;第三是有特色的剧团,保持好自己的艺术特色和传统。
张肖表示,演艺新空间对于青年创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创作者们需要持续学习钻研,付出大量努力以形成自己的导演风格。与此同时,在新的时代、新的风潮引领下,可以让真正有才华、热爱戏剧的青年人有更多机会留在舞台上,创作出心中“最好”的艺术。
观众提问
现场交流环节,观众踊跃提问,围绕北京演艺新空间的个性化发展等问题,与嘉宾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坊间对话”于2021年创办,目前已成功举办29期,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吸引了众多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的线上线下参与,为文艺创作者和评论家搭建了对话交流的桥梁,为文艺受众搭建了艺术品鉴与欣赏的平台。
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