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研新见|“数码媒介环境的底层逻辑——新媒体文艺评论为什么要关注软件?”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
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大众软件已经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对于人类而言,大众软件是什么,又到底意味着什么?到底是“科技改变生活”,还是软件带来的“异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在今天这个大部分人都忙着低头干活的加速时代,对网络时代特有的文艺现象进行及时的文化反思尤为必要。
6月12日,“数码媒介环境的底层逻辑——新媒体文艺评论为什么要关注软件?”专题研讨会在京举办。此次研讨会由北京评协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共同主办。会议由北京评协副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主持,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出席会议。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
《文艺研究》杂志社编辑孙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耿弘明,《光明日报》高级编辑、文荟版副主编饶翔,《中国艺术报》记者蒲波,《文艺报》社评论部编辑教鹤然,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拓璐,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傅善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高寒凝,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薛静,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玊,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李强,山东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肖映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助理教授吉云飞,快看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内容策略架构师韩思琪,山东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王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秦兰珺,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讲师樊迎春等参加会议。
《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作者秦兰珺做主题发言
本次研讨会围绕《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一书展开,作者秦兰珺首先做主题发言。她从该书的写作缘起谈起,围绕新媒介文艺评论为什么要关注软件、软件是否能够拓展并且如何拓展新媒体文艺评论的向度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分享。与会专家借助审视《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一书,围绕如何认识大众软件、大众软件如何影响人和人的生活、如何看待大众软件批判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旨在为新媒介文艺研究和评论拓展新的维度和可能。
山东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王鑫
为什么要研究大众软件?
王鑫表示,软件是非常柔软的东西,只需要改变软件编码的逻辑就可以使它变成不同的软件。因此,她认为,我们始终处在跟随着有技术能力的编码人员的环境中,这令人无奈,但也是必然。关于要不要用软件、怎么用软件,她表示,“不管未来做网络文学还是网络文化,一定要深入现场,哪怕你不可能进入所有的现场,也一定要进入一个现场充分挖掘出你的体验。”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耿弘明
耿弘明指出,硬件是实存的物质,软件是一系列指令的结合,是非常柔软且具有流动性的。他结合个人的经历,认为软件不只是办公工具,它还可以是用来玩的。他认为,我们与软件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的羁绊关系。结合ChatGPT等人工智能新技术未来可能带来的文科领域的新挑战,他指出,“软件领域的变化太快了,人文学科的论文有没有可能像自然科学理论一样,这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问题。”
《文艺报》社评论部编辑教鹤然
教鹤然则对研究的目的进行追问。她坦言,在阅读《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时,她最大的疑惑是我们研究技术、研究媒介的最终立场是什么?是要研究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还是研究技术的使用者、研究人本身?例如,滤镜下的审美导向,是先有这样的审美趣味,还是先有这样的滤镜技术?底层逻辑是什么,是互相成就还是互相影响?这些都是研究者、读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玊
大众软件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与会专家基于自身生活经验,结合日常使用的各类大众软件,围绕大众软件对人们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一书认为,传统书写的人格性、创造性可能被计算文化的系统性、模块性所减弱。王玉玊对此持不同看法。她认为,“不管是数码人工环境,还是此前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学传统,本身都有很多系统性、模块性的因素,人类的创造性从来都是在以系统性、模块性为基础和约束的条件下发挥出来的”。她举例来讲,程序员写程序是可以有个人风格的,Instagram的使用者选择滤镜进行参数微调的时候也是保有个体的审美品位的。“这都是一些涌动的平凡创造力,只不过这种创造性的实现方式不是从头开始画。实际上原创性本来就是属于极少数人的”。
快看世界科技有限公司内容策略架构师韩思琪
韩思琪自封为每天“纺织”Word和PPT的“互联网女工”,对于如何看待大众软件,她更试图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理解。“对于我和我的同事来说,电子表格、Word更多是思维图,帮助我们整理逻辑,从现实的逻辑来说原创性是非常奢侈的”,她谈道。同时,她以网络文学的阅读网站为例,指出技术是绕不开的问题,技术不仅仅是技术,它决定了每天推送什么内容。大数据可以通过软件后台捕捉到人们的行为逻辑,比如可以通过完读率等数据观察到使用者的兴趣所在。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薛静
薛静指出,“微信运动将人在现实世界的行为和微信运动上的排名数字做出关联,从而通过一系列复杂程序把二维世界的管理延伸到三维世界中去,以此重新制定了评价人们健康状况的新的度量衡”。她认为,在使用大众软件的过程中,对于人们行为的规训、对于价值观的重新塑造也在同步发生。但同时,真实的用户对于软件对人的规训有很多反规训或者利用规则的有趣地方,“最精准的规则的利用是在粉丝领域,粉丝们对于各种社交平台如何计算权重都有独特的考量”。
如何看待大众软件批判?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
《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以“异化”理论和“软件研究”作为其学术谱系,将异化批判和软件研究相结合,进行大众软件批判的案例分析和理论反思。围绕其学术谱系和理论批判,专家们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邵燕君指出,我们做文化研究,研究的是中国当下的现状。我们目前引用的许多西方理论在中国并不适用,比如中国网络文学的批评就不能直接引用数字劳工的理论。谈及数字消费经济,她认为,爱好者经济的时代,中国百姓充分感受到消费者权利,在消费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一个从小在缺乏经济中长大的人,他对消费主义不一定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没有免疫力。这个问题是复杂的,也是变化的。”
《中国艺术报》记者蒲波
蒲波肯定了《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一书中清醒的反思意识和鲜明的批评精神,认为作者秦兰珺通过观察研究实践证明了中国人文学者具有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和潜力。她认为,“所谓的理论研究应该是与时俱进的研究、不断变化的研究,理论研究的存在可以让人类更加圆满和美好。”但她同时提醒,“一些西方的文艺理论之所以包罗万象、层出不穷,让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因为它们一直在建构”,“我们去学习各种各样前辈理论的时候,并不是说要依样画葫芦,而需要了解每一种理论产生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它的思维本身又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去改进。”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傅善超
傅善超认为,我们谈及的批评理论主要引用的是法国理论,法国理论是在冷战时期的特定历史环境下是有批判意义的,但如果放在今天看明显有许多问题。他认为,《编码日常:大众软件批判》一书在引用异化理论时,还应注意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关注和理解。
本次研讨会是北京文艺论热点现象研究系列研讨之一,也是北京评协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组织的首次学术研讨活动。北京评协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集合了从事网络文艺研究、新媒体文艺评论的优秀中青年人才,接下来还将充分调动专委会力量,紧跟新媒体时代发展步伐,密切跟踪网络文艺领域动态,开展更多具有前沿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的学术活动,更好地推动新媒体文艺评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