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协会动态

回眸2022北京文艺论坛|专家观点精萃(下)  

[关闭本页]
来源:京艺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1-21

  “新时代北京文艺的价值向度与艺术创新:2022·北京文艺论坛”圆满落下帷幕。30余位文学、网络视听、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的文艺评论家、创作者和管理者深入新时代文艺现场,探讨北京文艺的创新发展路径,共绘北京文艺未来发展新图景,为加快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专业建议。


第四单元 乐舞流芳与诗意北京


 

肖向荣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以人民视角谱写新时代的北京故事》

  作为创作者、教育者和国家重大文艺实践的执行者谈人民视角,分享导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以及舞剧《冼星海》的幕后故事和感受体会:好作品是打磨出来的,人民并不是抽象的概念,比如冼星海,既是儿子,也是丈夫、战友,还是艺术家,是多重合体出现的人物。怎么用现代化的手段和现代性的精神,重新阐发中国式的精神,在他身上树立起来?答案是中华美育的精神,是我们民族基因里蕴藏已久的文化精髓。

 

徐秋

北京评协副主席、中国文联杂技艺术中心原副主任、《杂技与魔术》原副主编

《技艺风采,礼赞时代》

  熟悉传统文化,捕捉当代人心里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点或者共情点,把握新的物质技术,将以上三点结合起来进行中国故事时代性的表达,这样的杂技作品更能走入当代人的心里。从主旋律作品创作和主题性革命历史题材,到现实英模事迹题材,杂技剧呈现了一种新的舞台表达,极具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从艺术表现上实现了杂技的突破和发展。同时,我们不能放弃原来的表现和发展的路径,要把好的东西挖掘出来,进行时代感的表现

 

金浩

北京评协理事、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教授

《坚持以人民至上的新时代舞蹈创作观》

  舞蹈界始终坚持以人民至上的新时代舞蹈创作观,作为前进和发展航标。举例而言:当代舞剧《冼星海》以现代的、国际的舞蹈语汇展现冼星海丰富强大的精神世界;舞剧《五星出东方》以艺术形式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尝试以文物讲述故事,向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迈进了一大步;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既有浑厚苍劲、明朗清晰的“刀木之味”,又富含陕北乡土气息的别致韵味,“艺术家”在人民群众中寻找到了文艺创作的意义所在。

 

宋青松

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馆员

《歌诗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担当》

  歌诗有悠久的历史,也担当了时代的重任,那我们今天如何实现“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呢?具体到歌诗的创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也可以简称为“五个度”: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站位,提升思想和作品的高度;二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筑牢创作的根基和深度;三是紧随时代、保持激情,让作品有温暖有热度;四是扩大视野、拓宽题材,增加作品涉猎的广度;五是善于观察、发现创新,找准作品切入的角度。


第五单元 墨韵丹青与色彩北京


 

李树峰

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新时代摄影与影像艺术创作的着力点》

  探讨新时代以来摄影艺术的变化和在当下如何确立的问题。摄影大众化和日常化之后,影像生产力得到解放。人们被影像所包围,影像化虚拟的第二现实已越来越被习惯性地当做第一现实来认知。新时代现实世界、文字话语世界和影像世界组成了人们现在生活的三重世界。摄影的技术壁垒被打破后,它本身的能量和属性不应被忽视。要通过影像的方式建构历史与现实,运用影像建构国家记忆和民族记忆。积极树立新的大历史影像观,以人民为主体,用影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史诗。

 

田伯平

北京书协副主席

《新时代为书法文化注入新动力》

  书法的时代性以及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讲好中国书法的故事。作为书法研究者,有责任和义务讲好中国书法故事,让大家了解书法,写好中国字;要向世界讲好中国书法故事,将中国书法与中华文明推向全世界。三是思考如何弘扬中国书法。好的书法具有共性,要广泛学习借鉴。笔墨当随时代,要将个人对名山大川、祖国建设的理解融入到书法中去,在共性中展现个性,使中国书法绽放出绚丽光彩。

 

宛少军

中国油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

《新时代的脉搏——十年来主题性油画创作略观》

  介绍中国历史画创作的发展情况。历史画从新中国建立起受国家高度重视,成为油画创作主流。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革命历史画塑造了党的光辉历史,成为艺术经典和创作高峰。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画创作相对弱化,以油画本体研究为主。新时期以来的两次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及中国美协、中国文联多次组织的学术研讨会,为历史画的创作、研究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国家需要以更宏大的历史叙述过去和当代,需要通过历史画记录国家历史和国家建设,鼓舞民族更好地前进。

 

吕晓

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从<首都之春>到<北京大运河画卷>》

  展示和介绍北京画院创作的两幅重要创作:第一幅长卷绘画《首都之春》是为迎接建国十周年的献礼之作,展示了长安街沿线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画家对工业建设场景的真实记录,颇具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时代感与革命性,展现当时的首都时代风貌与风土人情。第二幅《北京大运河画卷》由北京画院副院长郭宝君为首的山水画家团队创作,将山水和城市历史文化、名胜古迹相结合,以空中俯瞰的形式描绘,视野更加宏阔。期待这幅作品早日绘就,成为新的经典。


第六单元 青年新力量与新思维


 

徐刚

北京评协理事、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自我与世界的辩证法——观察青年写作的一种视角》

  首先,肯定城墙等旧北京文化符号,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要解决数字平台的公平性,需要关注平台背后的“人”的问题。再次,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加强了人物的流动(从乡村到城市,从中心到边缘)。除了个人经历与自我记忆,青年作者应不断探索自我与世界之间更加复杂的辩证关系。第四,虚拟偶像粉丝群体营造的众创乌托邦的环境是否会被资本过度操控,值得后续不断探讨。

 

黄悦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

《记忆与想象:跨文化书写中的“北京城墙”》

  北京居民与外来者对北京文化形象存在视觉差异。“游记和旅行指南”可以综合构建出外来者对北京的想象。通过阅读瑞典学者喜仁龙所著的《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可知,喜仁龙带着“浪漫主义想象”所描绘的北京城墙,与当时真正的北京市民、知识分子的感受是不同的。他跳出了政治文化语境,试图在城墙中延续西方话语中古老的乌托邦化的北京形象。如何消解外来者对新北京的抵抗,更好地向世界打造、传播北京形象,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的议题。

 

张慧瑜

北京评协理事、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

《数字时代的新文艺与新形态》

  随着广播、电视、文学的数字化,网络文学、游戏、短视频等新文艺形态出现。借助手机等“小屏”,每个个体都拥有了一处虚拟“洞穴”,并与外界建立各种关系。数字化传播一方面以平台算法为支撑,建立用户画像,引导粉丝更好地消费;另一方面又无可避免地承接了算法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运用法律手段规范粉丝行为、协调算法规则、完善算法推荐机制,不断推进数字平台的公共性和社会性,使更多群体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文化资源的均等化与普惠化。

 

岳雯

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

《青年作家“在世界中”》

  青年作家在世界中写作已成为潮流。原因可能有三点:一是如今的青年作家有了更广阔的世界,愿意将行旅中所感受到的异域文化的冲击、触动表达出来。二是媒介的更新迭代,许多作家笔下也有了更多的视觉故事。三是北京这座城市具有世界性的面向,帮助作家更好地拥抱世界。“逆全球化潮流中,作家们正通过新路与世界产生连接”,在这一情境下,青年作家更应在回溯中华文化传统、感受异域文化的过程中,使“折旧”的语言重新焕发活力,不断创造出新的语法。

 

祝鹏程

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从六十余年前的两次北京民间故事搜集说起》

  通过阅读两次采录的“四个文本”,可以对从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21世纪北京民间传说故事的采录和型塑有更深入了解。北京民间传说不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造的文学,更体现了编写者对新主权与新社会的认同。在未来还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编一本更完善,更具可读性,且更能体现北京历史文化传统的传说故事集;二是如何发挥北京市文联特色资源,展开有关民间文艺历史的研究。三是如何将北京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融合到故事文本之中。

 

薛静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文化项目主任

《众创乌托邦:虚拟偶像粉丝群的新生态》

  “一个在物理上虚假的事物,如果其价值上能满足需求,未必不能作为另一种情感的真实而被接受。”虚拟偶像便是如此,成为了新的情感投射的对象。虚拟偶像的粉丝群有三个特征:一是积极与虚拟偶像互动、拥有内容创造力;二是聚合一群志趣相投的同龄朋友;三是为粉丝的二次创作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虚拟偶像的粉丝不仅源于二次元文化,更是与官方内容合作的桥梁。多种文化、多种次元的交流加强,将为新生文化拥抱主流文化带来更多可能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