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对话”第11期:聚焦“文学的光芒与批评的温度”
9月19日下午,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文艺评论系列学术对谈“坊间对话”第11期——“文学的光芒与批评的温度”在北京坊举办。青年作家、青年批评家以及来自高校、研究机构、新闻媒体、文化单位的文艺工作者近50人现场参与活动。活动由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主持。活动在腾讯会议、微赞直播两个平台同步播出,累计观看人数近2万人次。
与谈现场
北京评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赖洪波主持活动
优秀的作品具有伟大的力量,文学的光芒照亮人们的精神世界。优秀的批评让思想彰显,引创作风潮。本期“坊间对话”邀请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杨庆祥担当学术主持人,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崔曼莉,70后小说家、中国人民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硕士赵志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秀涛参与对谈。对谈嘉宾结合当下文学创作现状,围绕新时代青年写作、作家培养、国内高校文学教育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学术主持 对谈嘉宾
“流动性是青年写作很重要的特征”
——探讨新时代青年写作景观
崔曼莉认为,青年写作有两个宝贵的特质。一是所有的青年作家都怀揣着文学梦想,对文学写作抱有极大的热忱。这种青春热血的特质,使得青年写作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也带来了写作技巧、文学表达方面的鲜明风格;二是青年写作不仅为每一位青年作家在未来的岁月当中提供了一个最初的自己,同时也为一代又一代作家们提供了启发性的内容,更为整个文学创作提出了一个最初的自己的群象。
赵志明认为,流动性是青年写作很重要的特征。网络普及之后,空间的概念被打破,人们生活的流动性大大增强。郭爽的《换日线》、周嘉宁的《浪的景观》、郑在欢的《驻马店伤心故事集》等作品中,对生活流动性都有很好的表达。这些青年作家对当下现实生活有很强的感受力,能够跳脱自我束缚,抓住生活的痛点,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充分的表达,从而影响更多的读者,形成破圈效应。
杨庆祥认为,青年写作不仅仅是从年龄上来界定,作品是否有足够的气场、有足够震撼人心的力量,是更重要的一种青春性。对于作家而言,在这个流动性的时代里,是否有足够的敏感性能够捕捉到时代正在变化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如果还是按照“坐慢车”的节奏写故事,那故事就失去了价值或冲击力。作家要在时代的新景观中发现属于你我、属于每一个人的故事,形成故事的共情、形式的共情,这也是优秀青年写作的可贵之处。谈到如何体验生活,他认为当代生活最重要的是深度,而不是广度。在这个流动性的时代,作家要超越单一性的生活,去发现更丰富的生活。
王秀涛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青年写作。他认为青年写作把成熟学者的研究方式抛在了脑后,他们的视野、关注的问题以及对于以往研究范式的突破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他指出,青年写作确实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之前文学经验、学术经验的推进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但对于青年的帮助和扶持,还要有比较客观、清醒的认识。青年作家、青年学者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这样好的环境,关键是沉下心来继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写作和研究方面不断寻求突破。
“作家是不能培养的,作家更像是一种命运”
——围绕作家培养和高校文学教育展开对话
杨庆祥认为,真正杰出的作家是没有办法培养出来的,创意写作训练只能培养基本功,训练作家的思维、文字和表达能力。作家要忘记文学教育所带来的既定观念和思想,获得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写作天地,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作家还应该对自己的作品有反思能力,这样才能够走得更高、更远。
崔曼莉认为,作家是不能培养的,作家更像是一种命运。所谓命运,就是一种作家生活,是无时无刻的,包括阅读、交流、观察、思考、写作和实践,需要作家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寸皮肤、每一根汗毛都以一种沉浸式的方式来实践。她认为,在人大创意写作专业的学习,就是一种作家生活的具体化,而且这个具体化是质量很高、很有营养的。
赵志明回忆在人大创意写作专业的学习,认为高校通过各种课程、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使作家从自发创作进入到自觉创作状态,形成对个人写作版图的规划,同时也引导作家对个人写作形成了全程、全方位的审视,让作家看到局限性、突破点和可能性,使写作具有了长足的内在生命力。
王秀涛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作家培养模式的发展变化。上世纪50年代,作协和各刊物通过招聘文艺通讯员的方式来培养作家。80年代,文学标准被提高到很高的层面,鲁迅文学院培养了莫言、王安忆等一批优秀的作家,但这种培养还多是以短训班的形式。新世纪以来,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开始设立创意写作专业,依托高校资源和教育体制,把文学教育推进新的阶段,从根本上改变了之前教育模式。他认为,高校的文学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学员都培养成优秀的作家,但如果作家经历过高校的文学教育,那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作家。
观众提问
互动环节中,参加对谈的青年文艺评论家纷纷提问。对谈嘉宾围绕如何处理自身经验和写作思路在创作者、批评家、研究者等不同身份之间的转换、如何看待最新的艺术形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当代文学作品经典化建构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解答。
“坊间对话”学术对谈活动于2021年创立,是北京市文联的新创文艺评论品牌,已成功举办11期。活动突出对话性、时代性、综合性,邀请不同门类的文艺家、评论家开展理论对话,对当下优秀文艺作品、重点文艺现象和重要文艺思潮进行深入、专业的解读,让文艺评论走进大众生活,成为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下一步,北京市文联还将邀请戏剧、音乐、电影、电视等不同艺术门类的资深评论家进行“坊间对话”,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参与进来,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