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5周年特稿丨探索版权融合发展,香港电影将在更高维度再出发
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今年有望达到14.76万亿元,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自粤港澳“9 2”城市群启动建设以来,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3年多以来,大湾区建设日新月异,不断加快“硬联通”和“软联通”,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新路径,重大合作平台、利好政策层出不穷,也不断丰富着“一国两制”实践内涵。
回归25周年以来,通过对粤港澳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架构的重新梳理,港澳地区如今正深度参与和有机融入到国家的总体发展格局。而保持粤港澳区域的长期政治稳定,提升粤港澳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进而为国家的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强劲动能,势必还需要对粤港澳区域的版权等文化架构这些“软联通”进行进一步的重新规制。这一时代性的大变革,对于重新梳理我国的大众文化结构,重新调整我国的文化产业格局等,显然都有着长期、深远的复杂影响。
众所周知,自上世界7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形成以制作商业类型电影为特征的“新浪潮”以来,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在这近半个世纪以来,香港电影的发展不但折射出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变迁,对内地和华语地区同样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数字化革命浪潮席卷了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工业,好莱坞的数字特效及其制造的种种视觉奇观经过《侏罗纪公园》《玩具总动员》《泰坦尼克号》等的累积和跃迁,在上世纪80年代的《星球大战》系列之后再度收割全球电影票房,美国电影年度票房冠军的全球票房总额也拉升到了10亿美元的门槛。以港式警匪片、港式武侠片、港式喜剧片、港式爱情片等为代表的香港电影,自然失去了上世纪80、90年代这近二十年间在内地、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所开拓的票房疆域。迄今为止,6000万港币一直都是香港本地电影票房的“天花板”,香港电影也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应对数字化革命后好莱坞数字特效视觉奇观大片的有效策略。
可见,重新调整其在中国电影版图中的坐标和定位,回归祖国怀抱,集体性的“北上”是香港电影事实上的唯一选择。只不过在回归之后的10年左右时间里,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并不顺畅。由于内地在2002年开始实行彻底的院线制改革,电影市场的规模、体量发生了爆炸式的增长,在票房平地惊雷式的迅速攀升至世界第二的同时,中国电影版图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发生着跨时代的阶跃,内地的电影观众也由传统的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一二线城市,开始向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和更为辽阔的众多县级市扩散,这一切都远远超出了香港电影在上世纪80、90年代所积累的行业经验。因而,港式警匪片、港式武侠片、港式喜剧片、港式爱情片等曾经屡试不爽的各式香港商业电影类型,在回归后的最初十年反而在内地电影市场不断碰壁。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远不如想象中的一马平川。
直到2005年之后的《神话》《宝贝计划》等影片的出现,香港电影才开始稳住阵脚,并逐渐找到适应内地电影市场的共振节奏。经过随后《霍元甲》《投名状》《十月围城》等影片的不断探索,2013年,真刀真枪地处理内地公安题材的《毒战》的出现,标志着香港电影开始真正有机地融入到中国电影的内部结构。一直号称要“北上”的香港电影,还是通过其最为擅长的港式警匪片类型找到了突破口。从目前看,在完成了持续10年左右的阶段性调整之后,依托内地的巨大市场空间,以港式警匪片、港式武侠片、港式喜剧片、港式爱情片等为代表的几种成熟的香港商业电影类型,开始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和路径。近几年来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非凡任务》《红海行动》等新变周期的主旋律影片,在吸收了香港电影的成功商业电影类型元素之后,反而可以更好地讲述当代中国故事。不知不觉间,在中国电影票房的前300名当中,由香港电影人主导的影片,已占据了高达20%以上的份额。
然而,由于近年来积累的一些社会问题,一段时间以来以香港电影为表征的当代文化想象,也局限在港式警匪片、爱情片等有限的商业电影类型,不仅不再开发携带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港式武侠片等类型电影,甚至开始妄图以抽象的语音、语调等语言元素,来对抗以普通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这种实质上是脱胎于冷战意识形态的“本土意识”对香港电影的想象力、创造力已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绑架,并已经内化到香港当下的文化政治和文化身份认同斗争中,这不得不令我们高度警惕。
所以,最为首要的是,应将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置到整合香港回归前后的文化记忆、文化身份认同的中心线索位置,充分调动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将香港回归前后的历史纳入到改革开放的历史格局,纳入到现代中国争取自由、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以电影领域为表征,内地与香港也应建立起更为紧密的文化合作关系,让更多的香港普通民众,都能分享到内地文化领域市场化、产业化改革的时代红利,进而与内地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更多共同的文化经验。在此基础之上,不仅是新的香港电影,更包括成熟、理性、进取的文化意识,也会在此基础上得到培育和生发。
为此,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去年就明确表示,香港电台作为公营广播机构,根据其《香港电台约章》所订立的公共目的,须提供让市民了解社会和国家的节目,培养市民对公民及国民身份的认同感。她指出,港台电视在“国剧830”时段,已播放内地剧集《号手就位》,未来港台电视会继续播放更多相关电影和剧集,加深市民对国家的认识。据透露,港台电视会与中央电视台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积极配合相关工作,推出及寻找更多合适的内地节目,帮助香港市民认识中华文化及国家的发展现况。而今,随着全面深入实施香港国安法,对公营广播机构进行调整,加深其与内地电视台的合作,引进内地影视节目,培养市民国家身份认同,已然是香港社会拨乱反正的非常关键的一步。
上世纪80、90年代,以电影、连续剧为代表的香港大众文化之所以在内地及港澳台地区获得巨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同属中华民族骨肉同胞所拥有的共同文化经验。遗憾的是,通过对澳门、香港青少年一代的相关调研可以发现:如果打开一个澳门青少年的手机,我们会发现它包含的应用程序(或其国际版本)与内地青少年所使用的高度接近;而在大多数香港青少年的手机上,则基本是美国、英国的应用程序。当青少年一代看着不同的电影、连续剧和综艺节目,玩着不一样的游戏,也就是说缺乏大众文化意义上的共同文化经验时,就难免会产生文化经验上的隔阂,并影响到文化身份认同。正如林郑月娥所强调,香港的公民及国民身份认同感还远远不够。更何况,港澳台地区如果始终都无法享受到内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优秀成果,本地又没有产生足够的文化内容产品做支撑,就不可避免的会导致其媒介信息的获取源头被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所把持,甚至恶意操控。
我们应看到,在现行的版权体系下,从电影、连续剧、综艺到游戏、动漫、等不同媒介形态的,在内地已经产生积极文化效应和社会反响的很多优秀文化内容产品,尚无法在港澳台地区通过正规渠道同步落地。因此,探索“一国两制”下文化治理的新模式,更好地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软联通”,首先要找到香港、澳门与内地的版权融合发展路径,进一步开拓新渠道,包括但不限于报刊、电台、电视台,电影、连续剧、综艺、游戏、动漫、音乐等,利用内地融媒介发展的纵深优势,全方位传播、构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共同文化经验和文化身份认同。具体而言,可通过相关版权政策的扶持,鼓励平台型文化企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企业,主动向港澳台地区输出、传播精品文化内容,通过一些企业先行先试的渠道和内容探索,在进一步积累相关经验的同时,也积极调动全社会的热情和力量。
总之,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对于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而言,重新接续香港“新浪潮”电影所依托的历史文化源头,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进一步释放以香港电影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想象力、创造力,进而建构出面向未来的国家文化身份认同,已经是首当其冲的当代使命。以版权的融合发展为抓手,以香港电影为代表的香港大众文化势必会将在更高维度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市文联2021年度签约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