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与文艺:2014·北京文艺论坛”在京召开
11月20日至21日,“梦想与文艺:2014·北京文艺论坛”在北京市怀柔区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北京作协副主席邹静之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北京市文联副秘书长张恬宣布论坛开幕。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曾庆瑞、孟繁华,副秘书长解玺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张清华、周星,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陈福民,《诗探索》卷主编、《诗刊》编委林莽,北京评协理事、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陶庆梅,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杨庆祥,空军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简宁、作家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北京作协理事兴安,《十月》杂志社副主编宁肯,《当代》杂志社社长助理石一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林荣,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友军,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刘晓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涛,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话剧》主编颜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赵晖,北京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许苗苗,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黄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鹏等各艺术门类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各门类研究生近70人出席会议。
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致辞
北京作协副主席邹静之致辞
北京市文联副秘书长张恬宣布论坛开幕
分论坛之一:邹静之——一个文学家的艺术梦想
话剧《花事如期》演员现场表演话剧片段
论坛现场
“2014·北京文艺论坛”以“梦想与文艺”为主题,旨在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论坛通过各艺术门类专家学者和文艺评论家的理论研讨,更好地凝聚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共识,更好地服务于市文联宣传和弘扬中国梦的中心工作,使文艺评论工作在阐释与弘扬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引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为了响应这一号召,“2014·北京文艺论坛”开设了分论坛之一——“邹静之:一个文学家的艺术梦想”,以邹静之的文艺创作为中心,对邹静之在文学、戏剧、歌剧、电影、电视等方面取得的艺术成就,首次进行全面综合的理论研讨,结合艺术家创作活动的个案研究,从艺术创作经验、创作方法的角度,从具体的文艺家和文艺作品出发,讨论文艺家个体的艺术梦想与中国梦的融合,“见其小以观其大”,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把文艺家追梦筑梦的奋斗展现出来,以一个文艺家的创作道路为例,揭示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道路,对年轻的文艺创作者起到示范作用。
本届北京文艺论坛分论坛之二的主题为“青春与文艺”,将文艺评论工作与市文联宣传和弘扬“中国梦”的一系列文艺创作和文艺演出活动相结合,以文联在文学、戏剧、音乐、影视、美术、书法、曲艺等各个艺术门类丰富实践为基础,从理论上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文联职能,进一步推动文艺评论发挥“引领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繁荣文艺创作,离不开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2014北京文艺论坛搭建理论交流平台,使各领域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就中国梦与艺术梦的融合进行深入对话、交流和研讨,探讨当下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中面临的新机遇,秉承文艺评论为文艺负责、为大众负责的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推动文艺家将个人的艺术梦想融入中国梦实践,共同推动首都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据悉,“北京文艺论坛”由北京市文联于2005年创办,至今已举办9届。论坛宗旨是“整合12个艺术门类文艺资源,搭建理论交流平台,打造文联文艺评论品牌,强化桥梁纽带作用”。历届论坛分别以“市场经济与文艺”、“传媒与文艺”、“批评与文艺”、“传统与文艺”、“现实与文艺”、“网络与文艺”等内容为主题,从文联工作的角度,提出有现实针对性的话题,以引起社会各界的进一步关注,为首都当代文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增强文联在文艺理论评论方面的导向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