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涵:经久不衰的创作激情
2002年“非典”期间彦涵创作的木刻《白衣战士》
纵观彦涵传奇艺术人生,它有一股超强的探索激情。这种激情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打击中从不泯灭!他始终保持这种旺盛的创作激情。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1916年,彦涵出生在苏北东海县富安村,原名刘宝森。他经历了苦难的童年,在舅舅资助下他走进了国立杭州艺专的艺术殿堂。从此艺术成为了他的生命。
1938年,也是在舅舅的感召下,他与同学杜芬一起奔赴延安。在途中风餐露宿,杜芬开始动摇,而彦涵却鼓励杜芬坚持步行八百里终于到达延安。进入“鲁艺”美术系学习。在“鲁艺”学习三个月后,他便参加了由胡一川带队的“鲁艺木刻工作团”开赴晋东南抗日根据地,深入敌后,转战太行,经历了反扫荡生死战斗的锤炼。“血与火”的战斗生活激活了他的创作灵感,唤起了他强烈的创作欲望,他在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的《敌后方木刻》副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插图和装饰木刻作品,并首次以彦涵为笔名发表了这些作品。从此彦涵这个名字传遍了敌后根据地,继而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1944年彦涵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连环木刻由美国时代周刊以袖珍版本出版,发给在远东战场上的美军。
1945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彦涵的经典之作《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奋勇出击》 《不让敌人抢走粮草》 《农民诊疗所》 《民主选举》 。这些作品不仅唤起了中国人民抗战的热情,同时也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志。彦涵的“抗战木刻”不仅具有激越的“英雄”气概,而且还具有中华民族的审美情怀! 《狼牙山五壮士》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连环画形式,《保卫家乡》 《春耕大吉》 《军民合作》 《开展民兵爆破运动》等一批“新门画”“新年画”受到中国老百姓的喜爱。这一批经典作品奠定了彦涵在延安画派杰出的历史地位而载入中国近代美术史册。
彦涵有着与生俱来的敏锐洞察力。他能摸准时代的脉搏,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和形象。在河北涿鹿县贾家村体验“土改”的生活中捕捉到“豆选”这个题材,深刻而生动地表现出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和千百万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作品中的许多细节耐人寻味:文盲的农民背靠背地进行原始选举,村民慎重地在候选人的碗中丢下自己的一颗豆子,一个妇女俯身去捡掉落在地上的豆子。这种瞬间细节,表达出原始选举的公正性以及村民对自己民主权利的珍惜之情。 《豆选》 《诉苦》 《审问》 《法网难逃》 《向封建壁垒进军》 ,这一系列反映农村社会转型的作品,贯穿着彦涵一贯的战斗精神,奏响出一首高亢的英雄交响曲!
彦涵经久不息的激情来自于他把自己融入人民火热的斗争生活,成为一名自觉的战士。
1953年,彦涵以记者身份奔赴朝鲜,实地体验了战后的生活。回国后立即创作出《刚刚摘下的苹果》 ,这幅套色木刻刻画了一位骑马的志愿军通信兵路过苹果园与一位朝鲜少女相遇。少女捧着刚摘下的苹果送给这位志愿军战士。这一充满人性的瞬间被彦涵刻画得情谊浓浓……
1957年,他又接受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委托的创作任务,完成了《八路军东渡黄河》 《窑洞战》这两件油画巨作,之后又以充沛的精力创作了数百副木刻小品和插图。
改革开放后,彦涵的艺术再一次焕发了青春的活力,进入了他的又一个新的转型期。从《春潮》 《向大海握手》 《天山牧歌》到《人面鸟》 《礁石》 《烧荒》 《闪电》等一系列创新之作,从写实转向“象征” “寓意”和“抽象” ,他还以惊人的勇气和激情表现“战争与和平”这一重大题材。晚年的彦涵已进入一种自由探索状态,他把内心的悲愤、郁闷,兴奋、美好,全部倾注在他的作品中。
晚年我经常到他的“鲁谷”画室参观。每次我都仿佛走进了当代青年人的画室。墙上挂满了“板块架构”“扭曲架构”的作品,从油画到水墨画琳琅满目。他愿与年轻人一起分享他探索的快乐,对往昔的时光又侃侃而谈。彦涵,是从科班出来的艺术家,他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朱德群、吴冠中都是他在杭州艺专的老同学。他原本也有去法国当一名油画家的念头,半个世纪之后他与朱德群相聚在法国。彦涵对朱德群说:“我并没有后悔,你在法国有你的成就,我在国内有我的历史价值。 ”彦涵在艺术上坚信: “中国人的气质是摆脱不了的,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任何刻意添加的所谓‘中国元素’都是愚蠢的。 ”在他心目中,惊涛骇浪里的礁石意味着英雄的刚毅,而扬帆远航是他对自由的眷恋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