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故事|民协引领“葡萄常”重新走向世界大舞台
民协引领“葡萄常”重新走向世界大舞台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然而,受到过慈禧褒奖、得到过众多名人高度关注的“葡萄常”却差一点失传!
“葡萄常”创始人常在,并不姓常,是蒙古族,原名韩其哈日布。1894年隆冬,慈禧在颐和园庆贺自己的六十大寿,正准备听戏时,突然看到一架葡萄,娇翠欲滴,当即传旨采摘食用。太监回禀,这是玻璃葡萄。慈禧连连称奇,随即召见做玻璃葡萄的蒙古族工匠韩其哈日布,并赐匾“天义常”。韩其哈日布为表感恩,将自已姓名改为常在,“葡萄常”的称号也就传开了。
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曾经三访“葡萄常”,并为之题词一首:“常家两代守清寒,百年绝艺相传。葡萄色紫损红颜,旧梦如烟。合作别开生面,人工巧胜天然。从今技术任参观,比个媸妍。”寥寥数十字概括出“葡萄常”曲折起伏的传承发展史和不同寻常的文化意蕴。
作为常家后人的常弘,看到2003年12月20日出版的《京华时报》上的文章《“葡萄常”难寻,绒鸟不再》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这篇文章之后,还有一篇追踪报道,时任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的于志海在文后说:“如果有人能恢复这项技艺,北京民协将全力支持。”
看到这则消息后,常弘通过多方打听,联系到了于志海,并约定时间长谈一次。
那是一次令常弘终生难忘的见面。常弘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向于秘书长汇报后,于秘书长给予了充分肯定,说:“恢复‘葡萄常’是你们后人的责任,更是我们民协的责任,有困难请找民协,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娘家人!”
组织的关怀永远是最大的靠山,有了于志海的鼓励和支持,常弘就找妹妹常燕商量,常燕也正为这事内疚,感到作为常家后人,对于恢复“葡萄常”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两人一拍即合。
但制作葡萄的第一步工序“吹珠”,就让常弘姐妹犯了难。有句老话“葡萄像不像,还得看吹匠”。常弘清楚地记得,吹匠指的就是用玻璃料吹葡萄珠的李师傅。当年,李家吹珠,常家上色,两家是相辅相成的两个作坊。可是,当年会做的人要么已经去世,要么年纪太大无法做活儿。几经周折,她们打听到在河北定兴有个会吹玻璃的师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常弘一趟趟奔波往返于京冀之间。历经两个月的多次修改、完善后,终于成功吹出了第一批葡萄珠,300多颗。
2004年秋,常弘、常燕专程把做出来的葡萄送去给李淑惠老人看,她是“葡萄常”传人在世时唯一的外姓徒弟。老人看后,大为震惊,激动地说:“这俩丫头怎么琢磨出来的,从外形到颜色都那么像老物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民间艺术展上,姐妹俩将自己制作的玻璃葡萄展出了。展台前,人头攒动,啧啧称奇,人们大为赞叹,称之栩栩如生、巧夺天工。
老北京这传统手工艺又复活了!
从那以后,常弘、常燕经常参加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的活动,其作品也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2007年,葡萄常料器成为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1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弘还被推荐为首届中国民间杰出传承人。
采访结束时,常弘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林林总总,如果没有北京民协的帮助与支持,就没有我们‘葡萄常’的今天!”
作者:许震
“葡萄常”是以制作工艺品玻璃葡萄而闻名的手工艺家族,葡萄常料器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始人韩其哈日布,蒙古族,又名常在,其作品《子孙万代》收藏于故宫博物院。1915年,“葡萄常”的作品参加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金奖。第五代传人常弘、常燕为葡萄常料器的代表性传承人,常弘当选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其作品获北京市第三届工艺美术展“工艺杯”金奖,并参加上海世博会北京周展演等活动。
联系电话:(010)66039810 E-Mail:beijingminxie@163.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031
版权所有: © 2003-2015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和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