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故事|飞向世界的哈氏风筝——记哈亦琦
飞向世界的哈氏风筝——记哈亦琦
“这是细致活儿,勾线、着色、一层一层渲染,一幅画得画8-10天。这是留给后人们看的,马虎不得……”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哈亦琦认真地说。
2020年上半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哈亦琦不得不取消了好几项公益讲座活动,便安心在家画哈氏风筝画谱。几个月时间,他完成了16幅画谱的绘制,每一幅画谱都配一张制作示意图和一个文字说明。这套画谱系列哈亦琦利用业余时间已经画了近10年,完成了190多幅(其中100幅已于2016年11月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他计划总共画250幅,将全部捐献给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7年9月23日至30日,他受邀参加北京市文联组织的赴西班牙进行“奥运向北京走来”文化交流活动。其间,他制作的一件名为《苍龙训子》的哈氏风筝,和另外几位艺术家的作品一起被主办方赠送给了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萨马兰奇愉快地接受了作品并合影留念,并对中国的民间传统工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先后举办的2个月时间里,哈亦琦和北京另外7名民间艺术家一起受邀来到奥运村驻地的民俗店,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和政府官员展示哈氏风筝的制作流程,他的作品被几十个国家的奥运冠军当场收藏。在奥运会结束、奥运村民俗小屋关门的那天,他制作的由那届205个奥运参会国和地区的旗帜连成的风筝在奥运村上空放飞成功,盛况空前,诸多报刊相继给予了报道,哈氏风筝足不出户就走出国门,走向了国际,声名再次远播。
“国家给了哈氏风筝多大的荣誉啊!其实,我就是一个民间手工艺人……”哈亦琦每每说到奥运,都发出这样的感慨。
哈亦琦出身于北京有名的回族风筝世家。从偶学技艺的曾祖父哈国梁到哈亦琦,哈氏风筝已经传了四代,在制作工艺上,从最传统的大沙燕儿风筝,发展到微型风筝、巨型风筝和后现代感十足的异型风筝,以及相关的70 多种文创产品。
“再传统的东西也得创新,也得跟上时代,得学习……”哈亦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制作的风筝更加注重传统风格和现代潮流的相互结合,在继承哈氏风筝美学特征的前提下,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同时,他还率先将风筝转入镜框,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以观赏为主要功能的风筝艺术品。不过,哈亦琦走南闯北之后,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一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做到最中国,才能做到最世界。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哈亦琦先后奔赴南水北调库区慰问表演,为当地群众现场讲解示范哈氏风筝制作的工艺,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风筝这门民间奇艺。2015年,他跟随北京市文联组织的“结对子,种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远赴新疆,教授当地各族群众风筝制作的技巧,并多次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邮寄风筝制作原材料。
同时,哈亦琦还把一项重要任务摆上了工作日程,那就是寻找接班人。
哈亦琦先是说服了自己的侄子作为家族衣钵的传承人,然后又找到了一位清华大学毕业生:“知识水平越高,就会给这项传统民间工艺带来越新的发展思路。”
他已经有了4个徒弟,其中一位是远在库尔勒华山学校支教的美术老师高雅娜。现在,高雅娜经常在库尔勒举办风筝制作学习班,教孩子们学做风筝。每年春天,孩子们做的哈氏风筝都在库尔勒的天空翱翔!高雅娜高兴地说,哈氏风筝真的实现了文化传播。这让66岁的哈亦琦感到欢喜和欣慰。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哈氏风筝制作的诀窍,除去口传心授的讲解和培训,哈亦琦先后整理出版了《中国哈氏风筝》,并配合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计划,完成了《哈氏风筝口述史》。在这两本书中,他不但梳理了风筝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价值,还毫无保留地把哈氏风筝制作六艺——“扎、糊、绘、放、风、线”的每一步流程、每一项技巧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了描述和讲解。
“传下去,是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事儿了。”
作者:王海滨
哈亦琦(1954年3月—),男,回族,民建会员。哈氏风筝第四代传人,北京一级民间工艺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凤蝶》《百米龙头蜈蚣》《喜庆》等在国内外风筝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在荷兰、比利时等国举办哈氏风筝展览,与其父哈魁明合著《中国哈氏风筝》一书。2005年获北京市第二届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2007年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联系电话:(010)66039810 E-Mail:beijingminxie@163.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95号 邮编:1000031
版权所有: © 2003-2015 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和镜像